(共34张PPT)
第六讲:描写
在记叙文写作中,通常是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和议论、抒情。如果单单只有记叙,这样的文章就宛如一怀白 开水,淡然无味。一篇富有感染力的作文就应该是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议论抒情会使你的文章感情强烈,主题明确,增加文章的深度;而描写则会让你的文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学会描写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
描写分类
1、人物描写
2、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
4、细节描写
5、正侧面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
一、人物描写
1、外貌描写
人物设定
人物身份
人物性格
根据人物设定进行外貌描写,详写一两个方面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小说《故乡》的杨二嫂
身份:农村经济十分
萧条的小市民
性格:尖酸、刻薄
人物设定
外貌描写
鲁迅小说《故乡》的中年闰土
人物设定
身份:旧社会被压迫的农民
形象:穷困、迟钝、麻木愚昧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外貌描写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鲁迅散文《藤野先生》的藤野
人物设定
身份:教授
形象:生活朴素、治学严谨
2、语言描写
1)、根据人物的身份与形象设计语言。
情景:你考试失败后的谈话或鼓励你认真读书
或让你不要沉迷手机游戏等。
一个没有读过什么书的奶奶会怎样说?
一个是大学教授的妈妈会怎样说?
一个蛮横粗暴的爸爸会怎样说?
2)要写出人物说话的具体内容
情景:妈妈批评我玩手机
概括地说:
吃饭的时候,我还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妈妈骂我玩手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了,没有一点心思学习,连吃饭的时间也不放过。
具体的说:
妈妈板着脸,大声说:“成天就知道玩手机,连吃饭都不放过,真是废寝忘食呀!这哪有去心思学习!以后别读书了,专门玩手机算了!”
平铺直叙,枯燥乏味,人物象不突出。
妈妈严厉的形象跃然纸上
3)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甚至动作)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的《孔乙己》
通过说话的内容与神情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被人揭穿伤疤时内心的痛苦与喜欢卖弄学问的迂腐形象。
3、动作描写
1)选取恰当贴切的动词表现人物动作。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2)抓住身体部位,写出连贯动作
他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她端起碗,拿起筷,夹了菜放进嘴里,吃起来。
壮汉与淑女:
这样写,不见其“粗”,也不见其“淑”
原因何在?
淑女的吃相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地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
连贯动作
粗汉的吃相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
连贯动作
二、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 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 物、 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 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
1、什么是细节描写?
2、细节描写的作用
1)、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2)、细节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4)、细节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
鲜明生动 感染力强
细节描写能使
文章生动起来
细节描写的作用
母亲
每一位母亲都疼爱自己的子女,我的母亲也不例外。我的母亲每天早起晚睡,辛苦操劳,对我关心备至,呵护有加。在母亲的怀抱里我感受温暖,在母爱的光辉里我健康成长。天地之间,母亲最伟大;万千情感,母爱最无私。
《母亲》歌词
你入学的新书包,
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
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
有人(她)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
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同样写母亲,效果如何?
3、感受细节描写作用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大侄子赶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儒林外史》
4、细节描写方法
1)细节描写要为中心主题服务。
与中心主题关系密切的地方,即可采作细节描写,凡与中心主题无关的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节描写。否则会冲淡主题,导致主题不突出和详略不当。
朱自清《背影》中望父买橘一段的细节描写,就是为了突出父爱这一主题的。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动作细节描写
1、只听见一声枪响,各国的跨栏运动员们便狂奔起来,我国运动员刘翔奋力的跨过一个又一个栏杆,把其他人都甩在了后面,最后刘翔冲到了终点,夺得了中国第一枚跨栏金牌。
2、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的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
动作细节描写
2)放大局部、细化过程
仔细观察,对下列四个小男孩进行细节描写
坐在山地上的四个小男孩,年龄不大,身材瘦消,皮肤有些黑,穿得很差。他们坐成一排,分别用手揪住同伴的耳朵,脸上露出微笑。
放大局部
一般叙写
①“小”到什么程度?
②怎么个“瘦法”?
③穿得有多“差”?
④笑容是怎样的?
坐在山地上个子不等的四个男孩,看上去八九岁光景。中间两个瘦成了皮包骨,竹竿般的身躯让人心疼,不知他们多久不曾吃饱过一餐饭了。有的光着上身,有的穿着褴褛的衣裤;他们坐成一排,分别用手揪住同伴的左耳朵在玩耍;那脏兮兮黝黑的脸上竟然还绽放出无比灿烂的笑容。
细节描写
外貌神态细节描写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
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如《孔乙己》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得了90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的面前说了许多讽刺的话。我下决心要把语文学好。
3)变空洞为具体
成绩公布了。哈哈!90分,万岁!我真想叫出来、跳起来!有几个同学走过来,我正微笑着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串嘲讽:“瞧那模样,麻雀变凤凰了!”“哼,抄来的分数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我头皮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子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金凤凰!
增加了恰当的语言和心理描写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4、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A、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藤野先生》)
B、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环境细节描写
实战演练
对下列几幅图片内容进行细节描写
阳光下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