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21:2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青山不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课文以“青山不老”为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题,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出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B.体现了老人生命的意义在他创造的茫茫青山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青山表面上是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象征着老人执着的精神就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将时代流传。
D.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老人终有一天会离去,但青山不管怎样都永远不会消失。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3.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搭配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蕴含奥秘 放射光辉 拜访朋友
B.发表赞叹 吟诵小诗 撑开巨伞
C.环境美满 计算周到 云雾轻快
D.细致观察 轻易尝试 异常强烈
2、下面近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
A.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B.颇负盛名-享有盛名
C.万古长青-昙花一现 D.风平浪静-水平如镜
3、下列词语中全是描写人物外貌的一组是( )
A.温文尔雅 虎视眈眈 引人入胜
B.骨瘦如柴 苍颜白发 老态龙钟
C.销声匿迹 彬彬有礼 衣衫褴褛
D.风度翩翩 笑容可掬 喋喋不休
4、把下列句子中读法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地球,这个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朗读时要用( )
A.惊叹的语气 B.赞美的语气 C.愉快的语气
4.下列词语的书写以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肆虐(nuè) 绿州   不紧不慢
B.栽树 淤(yū)泥 风雨同舟
C.宏伟 恭警 波光粼(línɡ)粼
5.下面画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盘踞(jù) B.肆虐(nuè)
C.擎天(qíng) D.铁锹(qiāo)
二、填空题
6.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地残杀或迫害。( )
2.非法占据;霸占。( )
3.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4.一再,屡次。( )
7.看拼音,写词语。
yáo wànɡ kuànɡ wù jié zhì kū jié
( ) ( ) ( ) ( )
yí mín shènɡ jié zī rùn zī yuán
( ) ( ) ( ) ( )
三、语言表达
8.达标训练
我们把这位可敬的老人推荐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请你替他填一份简历。
姓名 ___ 性别 ______ 年龄 ____
住址 _____________
主要外貌特征 ______________
生活习惯 ___________
主要感人事迹 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文理解。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0.老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自己的价值的。
11.他将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为什么说“青山不会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①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②当你走进森林,会感到这里的空气清新,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为什么在森林里会有这种感觉呢?原来森林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来到这座工厂自然就会感到舒心、惬意。据测算,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千克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
③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感到城市里的噪音越来越大。森林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还有组成森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也有一技之长,它们都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有人测验,一公顷柏树林一昼夜内可以放出五十千克植物杀菌素,所以森林内的细菌就很少,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多则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空旷地方每立方米空气就有细菌三四万个。
13.短文主要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写了森林的作用。
14.“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具体说明了森林替人类________________的贡献。
15.请你用波浪线画出写森林是净化城市的功臣的句子。
16.根据短文给森林补充美称。
(1)天然的______器   (2)生物的______机
(3)防______的卫生员  (4)______的消声仪
(5)二氧化碳的________者
17.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森林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课外内容理解。
“青山不老”主要是要体现出,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总之是这位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病修改,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渐渐突然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渐渐”和“突然”矛盾,去掉突然。
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前后语义矛盾,去掉“不”即可。
C选项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逻辑不当,改为:他对自己能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3.1.C 2.C 3.B 4.B
【详解】

4.B
【详解】
A.绿洲  C.恭敬 波光粼粼(lín)
5.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肆虐”的“虐”正确拼音是nüè。
6. 肆虐 盘踞 同舟共济 再三
【详解】
对学生解词能力的考查。解释词语的方法有:组词法;分合法;近义词替换法;反义词否定法;抓关键词法;描绘法;比喻法;语境联系法;联系上下文法;结合生活实际法;展开想象法等等。
7. 遥望 矿物 节制 枯竭 移民 圣洁 滋润 资源
【详解】

8. 喜增 男 八十一 中国的晋西北 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平凡的老人用勤劳的双手,以顽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将黄山变成了绿州,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生命奇迹.他的灵魂与山川同存、与日月同辉.他的精神将永远感召我们,他怎能不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候选人呢?
【详解】
本题考查写简历的能力。
简历是对人物的一份简要介绍。书写内容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荣誉与成就等。
本题将这位可敬的老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如实的写出来,将老人的主要外貌特征简单的介绍出来,将老人的生活习惯写出来,将感人的事迹写出来,所写的内容符合“感动中国”的主题即可。
9.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留下了深深的岁月痕迹;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别人,只是面对烈士陵园,凝视着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10.在恶劣的自然条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
11.“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老农创造了这片绿洲,事实上包含着他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和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精神
12.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10.
本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先根据题干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定位到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可知本题问的是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然后联系全文,《青山不老》一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块绿洲的感人故事。可知,句中的“就这样”指的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
11.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另一种东西”出现在选文的第一自然段,表面指的是老人通过种树创造了绿洲,事实上还指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即与环境斗争崇高的精神和为子孙造福的精神。
12.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根据题干中的“青山不会老的”定位到选文的最后一段,联系全文,可知“青山”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老人的高贵品质和精神。“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这片青山以及他崇高的精神会永垂不朽。
13.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14.消耗二氧化碳
15.森林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
16. 灭菌 制氧 污染 噪音 消耗
17.保护森林,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13.考查短文中心句。通过读文,我们可知短文都是在写森林的作用。所以开头:森林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是文章的中心句,短文都是围绕本句来写。
1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读文可知森林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也是二氧化碳的巨大消耗者。人们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了”说明了森林替人类消耗二氧化碳
15.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随着工业发展,城市人口猛增,人们感到城市里的噪音越来越大,而森林具有吸收噪音、消除污染的作用,所以它又是净化城市的功臣。
1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森林作用的描述,可知森林有消耗二氧化碳,吸收噪音、消除污染、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的作用。根据其作用起相应的美称。
17.考查设计宣传标语的能力。可以围绕爱护森林方面来设计,设计要语言简练有深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