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黄继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爸爸最近在工作上忙得不可开交。
B.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C.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D.成成入迷地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上去失魂落魄,连旁边同学的呼叫声都没有听见。
2.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A.突然而猛烈 B.凶狠残酷 C.显示出来
3.下列名言与“珍惜时间”无关的一项是( )
A.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与“惊慌失措”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你推我搡 D.从容不迫
5.下列词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激烈 占岭 凶猛 枪弹
B.注视 全部 任务 紧屋
C.手雷 消息 炮弹 浓烟
D.匍匐 重任 冰苞 晕倒
二、填空题
6.比一比,再组词。
役( ) 屡( ) 摧( ) 膛( ) 爆( )
没( ) 缕( ) 催( ) 蹚( ) 暴( )
7.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再填空。
1.他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
2.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
从这两句话中,我体会到了黄继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根据语境及提示描写人物的语言。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安静地等着上美术课。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美术老师还没出现,教室渐渐热闹起来。这时,班主任吴老师匆匆走进教室。
(1)她微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生气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清脉络,内容梳理第三步。
1.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了在__________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事迹,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去参观黄继光纪念馆,面对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下一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倾听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我去关照一下,让他不要让水流下来?”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先生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好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0.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钢琴声优美的句子。
12.旅客为什么不让服务员打扰贝多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楼上滴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14.请你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15.“啊”“突然”写出了黄继光在负伤后站起来有些_______________并且他是在暴风雨一样的____________中站起来的。这一动作描写,表现出了黄继光__________的精神。
16.画线句的“猛扑”写出了黄继光____________敌人枪口的情景,从他的这一行动中我们感受到了黄继光那种强烈的___________精神。
17.如果你是和黄继光一同作战的战友,看到此情此景,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略
2.A
【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暴风雨”意思是突然而猛烈的风雨,在句中指子弹如暴风雨一样,来得突然而猛烈。“暴”的意思是突然而猛烈。
3.D
【详解】
考查名人名言。
A项意思是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光,永远一事无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B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一句俗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C项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是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
D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意思是求学问道的方法在书读百遍,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此为勤,如百川赴海,日进不已,此为学海无涯,那样作学问须用耐心,此为苦当舟。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4.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惊慌失措”指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心急如焚”的意思是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焦躁不安”指着急而烦躁,心神不定。“从容不迫”指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由此可知,“晾慌失措”与“从容不迫”的意思相反。
5.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有误,占领:指用武装力量取得(阵地或领土)。故“占岭”的“岭”应该是“领”。
B.有误,紧握:指紧紧地拿在手里。故“紧屋”的“屋”应改为“握”。
C.正确。
D.有误,冰雹:是一种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或冰疙瘩,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直径一般为5-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形状多数为球形。冰雹也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枝叶、茎干和果实产生损伤,造成作物减产或歉收。故“冰苞”的“苞”应改为“雹”。
6. 战役 屡次 摧毁 胸膛 爆炸 没有 一缕 催人 蹚水 暴露
略
7.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略
8. 同学们,美术老师临时接到通知要去开会,这节课我来上。 一点规矩也没有!这节课就不上美术课了!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题时,要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以原文为起点炸开充分的想象,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9.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上甘岭战役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生命 黄继光大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黄继光叔叔,您和您的战友付出生命,换来了现在和平安定的生活,我要以您为榜样,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略
10.贝多芬弹琴
11.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12.旅客不想打扰贝多芬练琴,并且想亲自看看贝多芬是怎样弹琴的。
13.贝多芬为了冷却自己弹得发烫的手指,把手放在冷水里冷却,由于太紧张匆忙,导致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略
14.英勇献身
15. 出人意料 子弹 为了革命胜利英勇献身
16. 冲向 爱国主义
17.示例:黄继光,放心吧!我们会为你报仇的,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14.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练习,给文段起一个合适的标题,要结合文段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选择合适的标题,结合本段内容是围绕黄继光英勇牺牲来描写的,所以题目可以叫“英勇献身”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啊”“突然”写出了黄继光在负伤后站起来有些出人意料,他是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的。这样的动作描写,更突显出黄继光为了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精神。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从“猛扑”可以看出黄继光冲向敌人枪口的情景。从他的这一行动中我们感受到了黄继光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7.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答案即可,注意要对黄继光的说的话要符合题干要求的人物身份,是作为和他一起奋斗的战友。答案要符合逻辑和语境,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偏题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