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8 17: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命题: 审阅:
(本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书写2分)
一、基础选择题(3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倩影(qiàn) 城隅(yú) 巷道(hàng) 云翳(yì)
B.田埂(gěng) 坍圮(qǐ) 衣袂(měi) 袅娜(niǎo)
C.戏谑(xuè) 回溯(sù) 剥(bō)蚀 颤(chàn)动
D.天籁(lài) 绮丽(qǐ) 禅(chán)机 聒噪(guō)
2、下面各组词语中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点缀 缥缈 沧桑 没精打采
B.璀璨 作揖 嬉戏 慢条斯理
C.慈详 挎包 座落 游哉优哉
D.炫耀 迄今 泄漏 依马可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他拒不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批评帮助,多次 安全操作规程,最近受到了公司的严重警告处分。
②电视剧《亮剑》在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很快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③我们发场民主就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决不允许任何忽视   压制批评的现象出现。
A.违反 大肆 以致 B.违反 大事 以至
C.违犯 大事 以至 D.违犯 大肆 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在年轻时那段生活艰难的岁月,还是幸福的晚年,他都和老伴相濡以沫,牵手走过来了。
B.面对着风景秀美的黄山,我不由得感叹起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来。
C.在本届艺术节上,高二(6)班的同学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表演得栩栩如生。
D.一个人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B.实行股份制是筹集资金和监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企业机制的转变。
C.诚实与否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保证。
D.李时珍的一生不辞辛苦,坚持实践,终于编成了伟大的《本草纲目》。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诗305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从手法上分有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B.《离骚》是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C.毛泽东诗句“唐宗宋祖略逊风骚”中的“风骚” 是“文采、才情”之意。其实它分别源于《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风、骚”还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D.北朝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它与南朝的《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8、下列对“相”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儿已薄禄相:相貌 B.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这里指代仲卿
C.叶叶相交通:相互 D.嬉戏莫相忘:互相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爱而不见 B.指九天以为正兮
C.躬自悼矣 D.终老不复取
10、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 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B.自名秦罗敷 名:用作动词,取名,名叫
C.足以荣汝身 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荣耀”
D.三岁食贫 贫:形容词用作名词,可译为“贫苦的生活”
11、下列诗句翻译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翻译: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B.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翻译:多多感谢后世的人,鉴戒谨慎不要忘记!
C.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翻译:我本来就知道正直敢言会造成祸患,(但我)忍耐(祸患)不能停止(忠谏)!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我曾经)长久地被囚禁在牢笼里,(今天)才得以回到大自然。
二、古诗文阅读、默写(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2分)
与元微之书①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②,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问,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③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注]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②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③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
12、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阔:离别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方寸:指心绪
C.其余食物,多类北地。 类:种类
D.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殚:尽,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门内之口虽不少
B.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C.爱不能舍,因置草堂。 于今无会因
D.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流水周于舍下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闻君谪九江”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C.自居易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忧望”的良苦用心。
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笼鸟槛猿”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译文:
(2)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
译文:
(3)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译文:
16、断句,请用“/”标示(4分)
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17、正确补出下列空缺部分。(共10分)
(1)自牧归荑, 。匪女之为美, 。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3)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18、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1)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共17分)
小河殇 舒婷
①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做了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县插队外,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②河嘛,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踩在卵石上跃纵而来。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身顺手牵鱼。知青点里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星,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况且僧多鱼少。小妹便脸上很光彩地给我们氽鱼汤。
③春水泛滥,河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垮。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④门前下几级石板,顺着碎石拼凑的小堤坝走两步,就到了河心。早晨我们在这里漱洗,淘米洗菜。下午收工以后团一把稻草刷锄板,颠晃着簸箕。簸箕里的番薯红艳艳,萝卜白生生,芥菜“生动活泼”。吃过晚饭冲过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又下到河心,洗汗酸的衣服。邻队的知青在桥头拨吉他,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哩。
⑤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⑥中秋那天队里杀了猪,我们匀到两斤肉。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在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把小葱。大家团团围坐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忽发现不知何时我们中间少了一人。
⑦拉开咿呀小木门,踱到晒坪上,听到河边苇丛有一支不成调的口哨。那个来河边寻求安慰的同伴刚刚失去了父亲,除了感情上的重创之外,他还面临经济来源的断绝,从此他连八分钱邮票的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⑧悄悄坐在他边上,我们无言盯着河面。那时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河风经苇叶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如碎钻般晶莹。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曳。
⑨这才知道什么是夜清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把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
⑩深山砍柴或出墟,农民总告诫我们:若是迷路了,只要侧耳听到水声,找到山溪或小河,顺着水流的方向,就能找到人家。当我孤身翻山越岭去邻县找同学,一二十里路鲜有人烟。只听见汨汨溅溅的水声,有时在足下,有时在肩旁,有时在涧草葳蕤的谷底。老朋友“左右逢源”,给我壮胆又解我途中辛苦和寂寞。
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小河小溪应是一方风水。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在河两岸生养的人们展示给我们的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正是沿袭了这一自然法则。
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因为水不仅仅是水。
很多年以后我回到河边。老房东烧的是蜂窝煤,村民都到新掘的井挑水吃。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了。枯瘦如斯,污秽如斯,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
[注]知青:我国六七十年代下乡务农的城市知识青年。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判断,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
A.小河清澈、剔透、晶莹,能安慰人,能使人心情开朗,过去现在都如此。
B.在桥头一遍又一遍地唱歌,反映了知青们的思乡之情。
C.“眼似秋波横”的比喻,暗指小妹与准妹夫的隔河相望。
D.“老朋友‘左右逢源’”指的是老同学照顾周到,无微不至。
E.“因为水不仅仅是水”,第一个“水”是广义的“水”,可以是河水、井水等;第二个“水”指“水龙谁”。
20、第③段中划线句子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不超过25字) (4分)


21、按照“河是我们的避难所”的形式,总结一下全文的内容,再列出四个方面。(每条不超过10字)(6分)
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最后一句“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表达了什么感情?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这是华语传媒为史铁生颁发“杰出成就奖”的一段颁奖词,引发很多人对自身内心的观照和所处境遇的关怀。
请以“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宿构和套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级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1.B 坍圮(pǐ) 衣袂(mèi)
2.C慈祥 坐落 优哉游哉 D.倚马可待
3.B违反:不符合;不遵守。 违犯:违背和触犯。 “违反”与“违犯”意思相近,但“违犯”情节较为严重。
4.D(A“幸福晚年”与“相濡以沫”不符;B巧夺天工是人工胜过天然。C应为“惟妙惟肖”)
5.B( A项搭配不当,“节奏”不能“看”C项是两面和一面的问题 D项“的”字应去掉。)
6.B(残雪→雪下→春意更浓→春满人间)
7.D 北朝的《木兰辞》、南朝是《孔雀东南飞》
8.D项偏指一方解释为“我”。
9.C(“见”通“现”,“正”通“证”,“取”通“娶”。)
10.C(“荣”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荣耀”)
11.A
二、12.A(相同)
13.B.副词,相当于“暂且”。 (A.第1个指示代词,译为“这样”;第2个结构助词,译为“的”。 C连词,第1表顺接,译为“于是”“就”;第2,名词,译为“机会”。D.介词,第1“对”,第2表示处所,可译为“在”)
14.B(“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有误,应为“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
15.(1)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或意译为:何况我处在这样的心境中呢!)(3分。其中“尚”1分,“闻”1分,“仆”1分) (2)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3分。每句1分)(3)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3分。每句1分)
16.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错漏2处扣1分)
【参考译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微之啊微之!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此怎么办呢!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我收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短信,信上说: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一些文章,封起来,在它上面题字:“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悲伤啊,微之对待我的情意,就是像这样的深厚啊!又看到您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灯油将尽,灯火将灭,映照得人影摇摇晃晃,在这样的夜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看着夜风吹着冷雨进入寒窗。”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是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大致谈谈我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至于家里的人,幸好都没有什么疾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还有弟妹六七人互相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有瘴气引发的疾病。湓江的鱼很肥美,江州的酒极醇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但只要酌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衣服,口中吃的食物,暂且还不用求助他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妙绝伦,天下无双,非常喜爱,留连忘返。于是在这里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千余竿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爬满墙垣,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草堂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前往,动不动一位就是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了。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件写信告知您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老朋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虑,此时突然产生。我被作诗的习惯牵动,写成了三韵六句诗:“回忆从前写好给你的书信的夜晚,是在天色欲明时的金銮殿后。今夜写好书信又在何处?在庐山草堂拂晓的孤灯前。虽然身似笼中的鸟、栏里的猿,但都还未死,不知人世问你我相见是在何年!”微之啊微之!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乐天叩首。
18.(1)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我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也可以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必须自圆其说)
三、19.A、D
20.(1)拟人,(2分)把惊险的情景游戏化,富于情趣 。
21. 河是爱情的摇篮; 河是我们的望乡台
河是我们的方向标, 河是品格教育所 。(意思对酌情给分)
22.第1:反思人类对小河的污染,希望人们珍惜保护环境;珍惜小河带我们的美好情感,珍惜小河的文明与文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