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3-08 17: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语文科试卷
命题:高二备课组 教研组长: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共24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飨士卒xiǎng 目眦zì 啖之dàn 门衰祚薄zuò
B.险衅xìn 床蓐rǔ 盘桓huán 隽永jùn
C.纰漏pī 耳濡目染rú 骁勇善战xiāo 人才济济jǐ
D.赝品yàn 谥号shì 针砭biān 暴殄天物ni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去年春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风云变幻,有的晴空丽日,有的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B.《谍影重重3》所创造的完美境界,彻底颠覆了传统的间谍电影,不少影迷对伯恩顶礼膜拜,认为伯恩的表演比邦德更胜一筹。
C.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单是政府的事情,环保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善待大自然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和责任。
D.生活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完美,只要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全神贯注,做得入木三分,对自己来说就已经是完美之极了。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如果天天都熬夜看奥运会,精力不济,影响工作,那么我们就应该及时向他提出意见甚至警告。
B.9月21日12时35分,执行“神七”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将在这里进行适应性训练和心理调整,为太空飞行做好最后的准备。
C.“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根据中方要求,世卫组织总部正在开展三聚氰胺的毒性研究,目前已进入动物测试,但在最终研究报告出炉之前尚无法对三聚氰胺的毒性进行明确定义。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爆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低级趣味。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人书多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二、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每小题3分)。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报任安书》
5、下列各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曩者辱赐书 辱:使……受了耻辱 B.若望仆不相思 望:怨恨
C.幸勿为过 过:过错 D.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稽:考订
6、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仲尼厄而作《春秋》 D.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7、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B.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C.重为乡党所笑 D.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况。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自然现象与政治社会的关系,通晓历史的变革,形成自己的见解。
第二部分(共126分)
三、本大题3小题,共23分。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画线的句子断句(4分)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http://21世纪教育网/。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②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6分)
(1)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游褒禅山记》)
(2)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
(4)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夜雨寄北》)
四、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传统文化 邸永君
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选自《阅读与作文》2008年第七期,略有删改)
1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5分)
A.围棋中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体现出人类的终极目标和平等价值观念。
B.象棋中马、炮地位相等,开局时炮优于马很多,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不少。马可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二者各具威力。
C.围棋的构思设计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象棋的理念则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D.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以全局形势为依据判断胜负。而下象棋只考虑统帅的存活,受限制多,没有主观能动性。
E.围棋和象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有不同,但围棋体现的平等理念、民主精神与象棋体现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13.下列有关“象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象棋的胜负只取决于将帅的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下象棋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死对方的将帅。
B.在象棋中,将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最为无能;车乃棋中至宝,地位最高,本领最大,万不可轻弃。
C.本领有限,作用不彰,前景黯然,结局惨烈的兵卒,是等级社会中处于最底层的人的生动具体的体现。
D.下象棋要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一切只为保老帅,这种游戏规则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14.结合全文内容,试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分析了围棋与象棋的不同点。(4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的含意。(4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现场目击:“嫦娥”飞天一刻群山颤抖
秋日的余晖洒向川西大凉山静谧的峡谷,凉爽的晚风将层层鹅黄渲染在黛色的山峦。一切宛若一幅气定神闲的水粉画,令人丝毫不能察觉一场惊天动地的卫星发射正在逼近。10月24日17时,虽然天色明亮,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发射场所有灯火已亮起。3公里外的山头上,数以千计的人们都在翘首观望,等待“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瞬间的到来。
记者置身距离发射塔800米左右的观察点上,望着耸入云霄的发射塔,禁不住为它的奇伟而骄傲。
在西北方向约200米的地下室里,就是“探测一号”卫星发射的最前沿阵地——发射控制室。此时,技术人员已全部到位,一个个神情严肃,气氛显得有些紧张。作为今年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篇章,人们都明白,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发射。
17时39分,发射塔架已经全部打开,火箭全部露出。秀丽、挺拔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犹如擎天之柱,高高矗立在发射台上。在火箭上端,“中国探月”蓝色粗体大字在现场灯光映照下,格外醒目。包裹在火箭顶部整流罩中的,就是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2350公斤的“嫦娥一号”。
17时50分,“呜呜……”发射场上再次响起警报。工作人员陆续下塔、撤离现场,环抱火箭的工作平台一层一层缓缓打开……
“5分钟准备!”扩音器里传来指挥员清脆有力的口令声音。所有人的心都收紧了,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注释着火箭,旁边的空气也似乎凝固。
18时04分,进入一分钟倒计时准备,液氢燃料不时地从火箭上挥发,飘起白色烟雾。这时,记者身边的观众有的不由自主地举起双手捂住双耳。
“5、4、3、2、1”
“点火!”“起飞!”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力直刺苍穹。一瞬间,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翘首仰望,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犹如仙女抛出的长绢,当空飞舞。
那一刻,记者一周来的疲劳顿时一消而散,脑海中全都是“嫦娥一号”卫星和火箭的雄姿,耳鼓里全是那激动人心的轰鸣。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挺直脊梁,托举着“嫦娥一号”在云雾中穿行,大团大团的火焰染红了浓雾,映红了人们的脸庞。人们依稀可以看见火箭的雄姿。很快,火箭就变成了一条橘红色的火龙。它欢快地在云雾里腾挪,忽隐忽显;一会,又顽皮地钻入更加稠密的云雾层里。
人们连火龙也看不见了。唯有那震天动地的呼啸声,还在持续,还在人耳。
这时候,各个观看点尖叫声此起彼伏,很多人激动地拥抱到一起,有的还燃放起鞭炮,庆祝这一伟大的时刻。群山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似大海波涛,似空中惊雷,久久回荡在大凉山峡谷中。
快报特派记者 刘向红
16、新闻开头写道“秋日的余晖洒向川西大凉山静谧的峡谷”,“静谧”一词用得是否准确贴切?为什么?(4分)
17、文中为什么要准确地记录4个具体时间?(6分)
18、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人说本文客观地记叙了“嫦娥一号”发射的过程,但还穿插了描写、抒情等文字,这些文字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分)
六、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19、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21世纪教育网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
图书状况
完好无损
损坏较轻
损坏较重
损坏严重
图书数目(册)
20000
25000
40000
15000
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1)
(2)
20、根据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40字以内)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有些错过的,就永远错过了,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终将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而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添光彩。
其实,每个人对人生中的错过都会有独特的体验和真切地感受。请以“错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1世纪教育网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④不少于800字。
东厦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 语文科 试卷答案
1、B (床蓐rù 隽永juàn)
2、C (休戚相关:指彼此间忧喜祸福紧密关联.A望文生义.风云变幻:像风和云那样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定,复杂多变.B感彩不当.“顶礼膜拜”比喻对人无限崇拜,多用于贬义.与此语境不相吻合.D使用对象有误.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雄健、有力;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3、B (A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到“他”之前;C句式杂糅,可以说“靠的是……共同奋斗”,也可以说“是……所取得的”;D成分残缺,在“动物测试”后加上“阶段”)(3分)
4、答案B.②③⑤ 这段文字开头说“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作者要强调的显然是“少读”而不是“多读”。第一处横线后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与“少读如果彻底”一气贯通,而多读与“深思熟虑”之间就隔着一层。所以,①②之间应该选②。这样,B、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再看第二处横线后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其中“十里洋场”旧指上海,是旧中国繁华热闹之所、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的温柔富贵乡。“珍奇满目”“眼花缭乱”都暗含有“多”的意思,如果选④,显然与文意不合。“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现多指读书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可见,读书“不求甚解”也与读得“多”具有内在的联系,所以,③④中只有选③才符合上下文意。这样,C项又可以被排除。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这是对那种读书“只为装点门面”的现象进行嘲讽和批评。而⑤⑥两个选项的区别在于,⑤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中有“许多读书人”,着眼点是“读书人”,而“读书人”指知识分子,也有一些地方指学生。从上下文看,作者主要是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选⑤更符合上下文意。
5、B (过:责备) 21世纪教育网
6、C(表承接;ABD表转折)
7、D(不是被动句,其余为被动句)
8、B(据文中“则仆偿前辱之责”可知B项中“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9、(1)断句。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2)翻译。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②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1)至于《诗经》三百篇,也大都是圣人贤者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创作出来的。
(2)于是他们就回家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愤懑之情,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10、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21世纪教育网
1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君问归期未有期 却话巴山夜雨时
12.CE (A体现人类早期的目标而非终极目标;B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D说下象棋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依据。选对2项给5分,选对1项2分)
13.B (象棋中帅地位最高,车本领最大。)
14.(4分)棋子分类、胜负标志、产生时间、游戏规则、文化意义。(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四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15.⑴下围棋就是保有地盘,使地盘连成一片,而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这折射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
⑵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
⑶围棋表明中华文化体系存在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象棋则表现出先人的爱国情操和忠君行动,反映先人的群体理念和牺牲精神。(第1、2点各1分,第3点2分)
16、“静谧”一词用得准确、贴切。写出发射前,场景庄严肃穆;一切发射准备都已做好,人们也是静静地在等待那个伟大时刻的到来,同时也与“嫦娥”飞天那一刻群山颤抖,人的欢腾对比,以突出人们的欣喜与自豪。(4分)
17、“嫦娥一号”升天的时刻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作者精确记录下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4个具体时间的活动,反映了其发射的全过程,同时也紧扣标题《现场目击:“嫦娥”飞天一刻群山颤抖》。(6分)21世纪教育网
18、不同意,穿插描写和抒情,更有利于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场景,也客观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以感染读者。本文作为一篇特写,作者对发射环境、发射过程和人们的欣喜神态的描写,无不融入了欣喜与自豪的情感,这深深地感染了读者,也增添了特写的艺术表现力,扩大新闻价值和传播力。(5分)
19、(1)阅览室的图书8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20、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