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3.1.1 地球圈层机构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3.1.1 地球圈层机构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24 17: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资源信息表
标 题: 地球圈层结构 (教学设计)
关键词: 地球 圈层 结构
描 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验证地球是圆形的。掌握地球的六大地球。初步了解组成地球各个圈层的基本概况。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和讲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是需要证据的意识。
学 科: 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三章 语 种: 汉语
地球圈层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验证地球是圆形的。
掌握地球的六大圈层。
初步了解组成地球各个圈层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和讲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是需要证据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推测地球是个球形结构。
2、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
难点:
如何建立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
与地球相关的多媒体材料、篮球、铅笔、不同内部结构的球体。
教学组织 
1、教学流程
2、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设计说明
导入 将课前收集关于地球形成方面的资料在班内演讲。 教师在学生演讲前进行指导。 常规知识演讲引出课题。
学生根据先前已有经验进行发言,谈一谈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 教师对学生表述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 学生在此环节一定要说到“地球是圆的”,为下面的讲解做好铺垫。
活动1 找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学生同意地球是圆的。学生会提到在海边看到水天相接或看到远去的船先是船身“消失”后是船的上部“消失。” 教师通过“天方地圆说”引导学生:你是怎样否定它的呢? 承上启下,同时指出科技在进步,我们要不断保持上进心。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模拟实验。 教师拿出了铅笔和一个篮球,能不能模拟演示远去的轮船? 科学的探究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现象。 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实验观察和之前提到的现象总结得出“地球是球体”的结论。 教师可指出地球其实是椭球形的。 尊重事实。
活动2 探索包围在地球外部的圈层。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出地面以上的所有物质。 教师指导学生初步归纳地球外部的圈层。 学生可能提到高山等,那也是地球上的结构,要强调是地球以外的物质。
地球以外的物质从大体上可包括:生物{动物植物}、空气、各种水。 教师指导归纳。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指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讲述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讨论各层次的关系。 知识的相关性和统一性。
活动3 探索地球内部的圈层 学生思考并初步猜测。 教师提出地球内部是统一的还是分层的问题。 学会猜测。
是分层的。 地球半径有6千多公里,人类发明的最先进的钻机只能到地下1万多米怎么知道分层? 提示选西瓜。
学生通过体验不同?内质?球来设计方案。 教师大胆鼓励学生去想。 超范围,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教师提供相关信息。
总结
作业
【建议】: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猜测”,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的结构(如:同种物质的实心球体、球形分层、上下平行分层、各种物质混合分布等)。教师再根据有关事实提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以上意见供参考。
活动1
找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
活动2
探索包围在地球外部的圈层
找出所有外部物质,归类相关信息
活动3
探索地球内部的圈层
提出假设,设计模拟实验,进行相关信息探究
地球的形成、基本概况
导入
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基本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