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12《祝福》(课件2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12《祝福》(课件2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18: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祝 福
鲁迅
一、教学目标
(一)语言构建与运用
品味小说的语言,感受其中丰富的内涵与深厚的韵味。通过对眼睛、神情的描写,寥寥数语,便表现出祥林嫂内心的悲苦。
赏析小说的修辞手法,体会比喻、拟人、反语等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赏析不同句式的特点,分析其效果。
(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思考造成她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
分析鲁四老爷、柳妈等次要人物,看看他们在作品的“环境” 中起到什么作用。
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从而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审美与创造
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现创作意图,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能够借鉴小说的技法进行创作。
(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能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社会现实,关注作品的批判性。
生活当中学会做一个温暖的人,不仅照亮自己,而且普照世界。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
确定教学目标时,以语言文字为依据培养学生的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归属感,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活动
(一)导入
《祝福》是鲁迅先生以妇女命运作为题材的一篇小说,因为篇幅较长,所以先通过导学案设置重要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一)导入
从小说的要素入手:
梳理小说的情节,
分析小说的人物,
鉴赏小说的环境,
探究小说的主题。
(一)梳理情节
学生可以自己用喜欢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
如:祥林嫂的一生、祥林嫂的生活片段、祥林嫂的故事、祥林嫂的悲剧……
也可以结合小说的一般结构做梳理:
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
(二)分析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
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分析
找出文中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看看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二)分析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
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分析
这三次肖像描写可以看做是祥林嫂生活的一个标本,可以看出人物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时间 年龄 服饰 面貌
初到鲁镇
再来鲁镇
临死之前
(二)分析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
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分析
找出文中细致描写眼睛的地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安分、善良
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述悲剧 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喜捐门槛 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祝福梦灭 失神、窈陷 再受重击
流浪行乞 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活僵尸
求证灵魂 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二)分析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
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分析
动作描写:从文中找出体现祥林嫂“反抗”的内容,谈谈自己对这些反抗的认识。
性格的不屈和顽强,
也有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更是对封建礼教的遵从。
(二)分析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
次要人物分析
除了祥林嫂,文中还有哪些人 他们各有怎样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三)鉴赏环境:自然环境
找出文中的四次对雪花的描写,分析其作用?
【例析】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三)鉴赏环境:社会环境
认真阅读文中对“祝福”的描写,思考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环境 小说的标题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祭祀、“年终的大典”、“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忌讳极多”、“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三、重点问题
谁杀了祥林嫂?
(二)分析人物:谁杀了祥林嫂?
主要人物祥林嫂的分析
从人的角度出发。
勤劳善良,朴实顽强,她触犯了封建礼教的种种忌讳,也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压垮了,这是她悲剧的根源。
明确一点:同情。
(二)分析人物:谁杀了祥林嫂?
次要人物分析 —— 鲁镇的人
鲁四老爷——理学的老监生、迂腐、死板。
鲁妈、柳妈其他人——她们恪守着封建礼教要求的一切,同时也不容许别人破坏这一切。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性格当中也有软弱、圆滑的一面。
(二)分析人物:谁杀了祥林嫂?
次要人物分析 —— 卫家山的“人”
前夫家“婆婆”——精明,心硬,或许多年前她就是祥林嫂
贺家大伯——赶人收屋,薄情寡义。
(二)分析人物:谁杀了祥林嫂?
鲁镇、卫家山的人,她们的态度共同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环境,对这个不幸的女人没有任何的温暖,反而我们看到的是人心的丑恶、自私。
祥林嫂生活在这样一个封建礼教无处不在的社会里。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恪守这一切,而对于其中的异类、不祥者,自然是不能相容的,所以,祥林嫂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探究主题
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实质,对中国文化有鞭辟入里的解读。他正是通过展现这样的社会现实和人情百态,希望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深刻感知生活的美好,生活中做一个温暖的人。
感谢您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