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稽首( ) 木梗( ) 国殇( )
鞭挞( ) 诡谲 ( ) 瘦削( )
伫立( ) 睥睨 ( )( ) 镗鞳 ( )( )
非难( ) 景仰( )
2.写字形
3.明词义
(1)__ __: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2)踌躇:__ __。
(3)俄顷:__ __。
(4)__ __: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5)污秽:__ __。
(6)__ __: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4.填词语
(1)他那种高高在上、__ __(睥睨 监视)一切的神态,使人非常不愉快。
(2)她以__ __(尖利 犀利)的辩护词驳斥得对方辩手哑口无言。
(3)这部电视剧不错,看了后没有__ __(哗众取宠 实事求是)、矫揉造作的感觉。
5.记常识
《屈原》是一部__ __剧。作者郭沫若,原名__ __,四川乐山人。诗人、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__ __》,历史剧《__ __》《__ __》。屈原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中的名言“__ __,__ __”表达了他争取自由、反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基础达标
1.(2021·甘肃庆阳质检)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 )镗鞳鞳的páo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huì、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 )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A.tānɡ 咆 秽 hé
B.tānɡ 咆 秽 hè
C.tánɡ 泡 毁 hé
D.tánɡ 泡 毁 hè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只不过是上晚自习时与同桌小声说话的小事,班主任老师非要叫家长来签保证书,未免小题大做了。
B.坚决肃清懒政怠政、哗众取宠方面的恶劣影响和思想遗毒,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C.下了几天的雨,操场上拖泥带水,泥泞不堪,体育课又泡汤了。
D.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2021·内蒙古质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哭,哭有什么用 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
B.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C.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4.(2021·甘肃武威中考)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5.(2021·甘肃武威中考)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能力提升
6.(2021·青海质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端午节是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__ __
(2)请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宣传。
包粽子 赛龙舟 敲锣打鼓 念故人 庆佳节 万户千家
上联:__ __
下联:__ __
PAGE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稽首( qǐ ) 木梗( ɡěnɡ ) 国殇( shānɡ )
鞭挞( tà ) 诡谲 ( jué ) 瘦削( xuē )
伫立( zhù ) 睥睨 ( pì )( nì ) 镗鞳 ( tānɡ )( tà )
非难( nàn ) 景仰( yǎnɡ )
2.写字形
3.明词义
(1)__睥睨__: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2)踌躇:__犹豫;停留,徘徊不前;得意的样子__。
(3)俄顷:__很短的时间__。
(4)__哗众取宠__: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5)污秽:__不干净的东西__。
(6)__拖泥带水__: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4.填词语
(1)他那种高高在上、__睥睨__(睥睨 监视)一切的神态,使人非常不愉快。
(2)她以__犀利__(尖利 犀利)的辩护词驳斥得对方辩手哑口无言。
(3)这部电视剧不错,看了后没有__哗众取宠__(哗众取宠 实事求是)、矫揉造作的感觉。
5.记常识
《屈原》是一部__历史__剧。作者郭沫若,原名__郭开贞__,四川乐山人。诗人、作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__女神__》,历史剧《__屈原__》《__虎符__》。屈原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中的名言“__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__”表达了他争取自由、反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基础达标
1.(2021·甘肃庆阳质检)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 )镗鞳鞳的páo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huì、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 )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A.tānɡ 咆 秽 hé
B.tānɡ 咆 秽 hè
C.tánɡ 泡 毁 hé
D.tánɡ 泡 毁 hè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只不过是上晚自习时与同桌小声说话的小事,班主任老师非要叫家长来签保证书,未免小题大做了。
B.坚决肃清懒政怠政、哗众取宠方面的恶劣影响和思想遗毒,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C.下了几天的雨,操场上拖泥带水,泥泞不堪,体育课又泡汤了。
D.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3.(2021·内蒙古质检)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哭,哭有什么用 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顶多让你们哭出几笼湘妃竹吧!
B.你们滚下船来,你们滚下云头来,我都要把你们烧毁!烧毁!烧毁!
C.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4.(2021·甘肃武威中考)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5.(2021·甘肃武威中考)下列书法作品都是描写端午香粽的诗句,对字体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图1是小篆,字形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
B.图2是隶书,字形多呈扁宽,蚕头燕尾,将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相对平直方正的笔画。
C.图3是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分明,干净利落,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
D.图4是草书,字形端正,笔意行云流水,笔画连绵,结构匀称,潇洒畅达。
能力提升
6.(2021·青海质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端午节是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答:__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我国民间的一个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__
(2)请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宣传。
包粽子 赛龙舟 敲锣打鼓 念故人 庆佳节 万户千家
上联:__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__
下联:__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