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 基础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 基础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08:11:50

内容文字预览

第六单元
20 曹 刿 论 战
核心回顾
1.一词多义
(1)故:故克之          ( )
   公问其故 ( )
(2)从:战则请从 ( )
   民弗从也 ( )
(3)何:何以战 ( )
   又何间焉 ( )
(4)以:何以战/可以一战 ( )
   必以分人 ( )
   必以信 ( )
(5)之:肉食者谋之 ( )
   忠之属也 ( )
   登轼而望之 ( )
   公与之乘 ( )
   故克之 ( )
   小大之狱 ( )
   公将鼓之 ( )
(6)其:公问其故 ( )
   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 ( )
   其乡人曰 ( )
2.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 (古义:__ __;今义: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玉帛 (古义:__ __;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古义:__ __;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古义:__ __;今义:隔开,不连接;时间或空间)
3.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__ __。)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__ __。)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__ __。)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__ __。)
(5)下视其辙 (名词作状语,__ __。)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__ __。)
4.填名句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 __,__ __”。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 __,__ __,__ __”。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 __,__ __,__ __”。
(4)曹刿判定敌方确实溃败的依据是“__ __,__ __”。
(5)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等来取得胜利,曹刿对他的这种做法的评价是:__ __,__ __。
5.记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 __,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__ __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根据鲁国国史__ __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 __”。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鄙(bǐ)   旗靡(mǐ)   小信未孚(fú)
B.遂(suì) 曹刿(ɡuì)  夫战,勇气也(fú)
C.竭(jié) 登轼(shì) 小惠未遍(piàn)
D.辙(zhé)  败绩(jì) 又何间焉(jiàn)
2.(2021·青海质检)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关心)
B.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C.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D.小大之狱   (诉讼事件)
3.(2021·甘肃定西质检)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编者加的,曹刿,春秋时鲁国人。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
C.《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
D.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双目失明,曾任鲁国太史。
5.(2021·宁夏质检)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能力提升
6.(2020·西宁质检)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上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__ __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__ __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__ __
7.(2021·云南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①颀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③徇:追求。④假:看待、对待。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__ __   
②小大之狱       狱:__ __
③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博:__
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望:__ 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__ __
②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译文:__ __
(3)认真阅读 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
__ __
(4) 文中特别写到了曹刿和乡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__ __
PAGE第六单元
20 曹 刿 论 战
核心回顾
1.一词多义
(1)故:故克之          ( 因此,所以 )
   公问其故 ( 缘故,原因 )
(2)从:战则请从 ( 跟随 )
   民弗从也 ( 服从,听从 )
(3)何:何以战 ( 什么 )
   又何间焉 ( 为什么,何必 )
(4)以:何以战/可以一战 ( 凭、靠 )
   必以分人 ( 把 )
   必以信 ( 根据,按照 )
(5)之:肉食者谋之 ( 代词,代迎战齐军这件事 )
   忠之属也 ( 代词,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登轼而望之 ( 代词,代齐军撤退的情况 )
   公与之乘 ( 代词,代他,指曹刿 )
   故克之 ( 代词,代他们,指齐师 )
   小大之狱 ( 助词,的 )
   公将鼓之 (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
(6)其:公问其故 ( 这样,如此 )
   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 ( 他们,指齐师 )
   其乡人曰 ( 他的,指曹刿 )
2.古今异义
(1)小大之狱 (古义:__指诉讼事件__;今义:监狱,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玉帛 (古义:__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__;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 (古义:__讨伐,攻打__;今义:砍伐)
(4)又何间焉 (古义:__参与__;今义:隔开,不连接;时间或空间)
3.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__赐福,保佑__。)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__击鼓__。)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__尽力做好分内的事__。)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__乘战车,坐战车__。)
(5)下视其辙 (名词作状语,__向下__。)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__失败__。)
4.填名句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肉食者鄙__,__未能远谋__”。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小大之狱__,__虽不能察__,__必以情__”。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__夫大国__,__难测也__,__惧有伏焉__”。
(4)曹刿判定敌方确实溃败的依据是“__吾视其辙乱__,__望其旗靡__”。
(5)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等来取得胜利,曹刿对他的这种做法的评价是:__小信未孚__,__神弗福也__。
5.记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左传·庄公十年》__,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__编年__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根据鲁国国史__《春秋》__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齐师伐我__”。
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鄙(bǐ)   旗靡(mǐ)   小信未孚(fú)
B.遂(suì) 曹刿(ɡuì)  夫战,勇气也(fú)
C.竭(jié) 登轼(shì) 小惠未遍(piàn)
D.辙(zhé)  败绩(jì) 又何间焉(jiàn)
2.(2021·青海质检)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又何间焉   (关心)
B.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C.牺牲玉帛   (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D.小大之狱   (诉讼事件)
3.(2021·甘肃定西质检)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编者加的,曹刿,春秋时鲁国人。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
C.《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
D.左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双目失明,曾任鲁国太史。
5.(2021·宁夏质检)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C.本文刻画人物精练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能力提升
6.(2020·西宁质检)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上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答:__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以强凌弱,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献计于庄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最终大败齐军。__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__敢说敢做有担当__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__曹刿论战无愧匹夫之责__
7.(2021·云南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颀然①已有公辅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虽对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毁誉⑥不动,得丧若一,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事君者。
(节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注】①颀然: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③徇:追求。④假:看待、对待。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间:__参与__   
②小大之狱       狱:__诉讼事件__
③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也 博:__广博
④则颀然已有公辅之望 望:__声望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译文:__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__
②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译文:__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__
(3)认真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
答:__曹刿与乐全虽出身平民百姓,地位低微,但他们都以国事为己任,具有卓越才能,勇于担当的品质。__
(4)【甲】文中特别写到了曹刿和乡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请简要分析。
答:__揭示了鲁国当权者鄙陋寡见、尸位素餐的情况,为后文鲁庄公在战斗中瞎指挥做了铺垫;显示了曹刿关心国事,同时也暗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谋的人。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