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回顾
1.注字音
唐雎( ) 怫然( )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 ) 专诸( ) 韩傀( )
2.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__ __”同“__ __”
(2)仓鹰击于殿上 “__ __”同“__ __”
3.古今异义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__ __;今义:容易。
(2)大王加惠 古义:__ __;今义:增加。
(3)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__ __;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常与“但是”连用。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古义:__ __;今义:因为。
(5)非若是也 古义:__ __;今义:对,正确。
(6)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__ __;今义:成直线的。
4.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__ __
(2)轻寡人与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__ __
(3)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__ __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伏,流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__ __ __
(5)且秦灭韩亡魏 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__ __
(6)与臣而将四矣 数词活用为动词,__ __
5.一词多义
6.记常识
本文选自《__ __》,是一部__ __体史学著作,又称《__ __》。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 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__ __和__ __。也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由西汉__ __编定,共三十三篇。
基础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易安陵(交换) B.因使唐雎使于秦(派)
C.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D.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2.对下列各句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寡人与(“与”同“欤”,语气词“吗”)
B.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苍茫)
C.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D.故不错意也(“错”同“措”,安放;错意,在意)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 B.秦王怫然怒
C.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D.天下缟素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所恶有甚于死者
5.(2021·宁夏中卫质检)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的过程,最终使秦王折服,唐雎完成使命。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一个委婉的反诘句,也表示了唐雎对秦王强烈的轻蔑。
C.衬托手法的运用,一是表现在用安陵君衬托唐雎上,二是表现在用秦王衬托唐雎上,通过层层衬托使唐雎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D.文章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其作用是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能力提升
6.(2021·甘肃天水质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
__ __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 __ __ __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词。(50字左右)
江新波,男,85岁。2009 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 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
【颁奖词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词)
__ __
7.(2021·青海质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战国策》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大王加惠 万钟于我何加焉
B.且秦灭韩亡魏 河曲智叟亡以应
C.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亦免冠徒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环滁皆山也
B.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乘奔御风
C.受地于先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徒以有先生也 投以骨
(3)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几乎全由对话构成,只用很少的叙述语言作简略的交代和描写。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B.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外交使臣,面对强悍的秦王,他英勇无畏、应对自然,表现出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士人品质。
C.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秦王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从正面突出了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D.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质疑,有成熟,有判断,有斩钉截铁之决然,又有柔中带刚之委婉。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__ __
②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__ __
8.(2021·内蒙古包头质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①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 ②发:拆封,启封。 ③岁:指年成。④无恙:此处指年成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使者不说 ( ) ②不然。苟无岁( )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__ __
(3)读完短文,你觉得赵威后的看法合理吗 说说理由。
__ __
PAGE10* 唐雎不辱使命
核心回顾
1.注字音
唐雎( jū ) 怫然( fú ) 免冠徒跣( xiǎn )
以头抢地( qiānɡ ) 专诸( zhū ) 韩傀( ɡuī )
2.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__错__”同“__措__”
(2)仓鹰击于殿上 “__仓__”同“__苍__”
3.古今异义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__交换__;今义:容易。
(2)大王加惠 古义:__施与__;今义:增加。
(3)虽然,受地于先王 古义:__即使如此__;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常与“但是”连用。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古义:__于是__;今义:因为。
(5)非若是也 古义:__这样,如此__;今义:对,正确。
(6)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__只是__;今义:成直线的。
4.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__增广、扩充__
(2)轻寡人与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__轻视,看不起__
(3)天下缟素 名词用作动词,__穿白色丧服__
(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伏,流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__“使……伏”__“使……流”__
(5)且秦灭韩亡魏 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__“使……亡”__
(6)与臣而将四矣 数词活用为动词,__变成四个人__
5.一词多义
6.记常识
本文选自《__战国策__》,是一部__国别__体史学著作,又称《__国策__》。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 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__政治主张__和__言行策略__。也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由西汉__刘向__编定,共三十三篇。
基础达标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易安陵(交换) B.因使唐雎使于秦(派)
C.虽千里不敢易(即使) D.秦王怫然怒(愤怒的样子)
2.对下列各句通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轻寡人与(“与”同“欤”,语气词“吗”)
B.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苍茫)
C.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
D.故不错意也(“错”同“措”,安放;错意,在意)
3.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B )
A.请广于君 B.秦王怫然怒
C.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D.天下缟素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岸势犬牙差互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C.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所恶有甚于死者
5.(2021·宁夏中卫质检)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本文记叙了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的过程,最终使秦王折服,唐雎完成使命。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一个委婉的反诘句,也表示了唐雎对秦王强烈的轻蔑。
C.衬托手法的运用,一是表现在用安陵君衬托唐雎上,二是表现在用秦王衬托唐雎上,通过层层衬托使唐雎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D.文章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其作用是突出人物思想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能力提升
6.(2021·甘肃天水质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与“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信’之美德”主题实践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
__示例:言语真实(说真话、说实话)。__
(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答:__示例:背信弃义__言而无信__
(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词。(50字左右)
江新波,男,85岁。2009 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 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
【颁奖词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以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词)
答:__示例:不幸的老人,优秀的品质。在金钱与道德之间,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用一双顽强不屈的臂膀,谱写了一曲诚信如金的人间赞歌。__
7.(2021·青海质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战国策》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大王加惠 万钟于我何加焉
B.且秦灭韩亡魏 河曲智叟亡以应
C.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亦免冠徒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环滁皆山也
B.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乘奔御风
C.受地于先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D.徒以有先生也 投以骨
(3)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本文几乎全由对话构成,只用很少的叙述语言作简略的交代和描写。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
B.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外交使臣,面对强悍的秦王,他英勇无畏、应对自然,表现出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士人品质。
C.文章最后一段描写了秦王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从正面突出了唐雎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形象。
D.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质疑,有成熟,有判断,有斩钉截铁之决然,又有柔中带刚之委婉。
(4)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文:__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__
②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__但是安陵君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__
8.(2021·内蒙古包头质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③亦无恙④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①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 ②发:拆封,启封。 ③岁:指年成。④无恙:此处指年成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使者不说 ( 高兴 ) ②不然。苟无岁( 这样,对 )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__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 __
(3)读完短文,你觉得赵威后的看法合理吗 说说理由。
答:__示例:合理。百姓乃国之根本。民安方能国泰,人民如江河之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古往今来,重民生者方可定天下。(言之有理即可)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