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内容感知】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状物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通过对故都之秋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致使故都的清秋笼罩着一种“悲凉”。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作家将他丰富而执著的内心情绪融入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而又传达着对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的珍爱和他那难以排遣的故都情结。从结构上看,按总分总的结构体系,分为总起、分写、总结等部分。整篇文章很好地抓住了使情和景结合的有特征的对象,借景抒情,以景显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阅读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品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及文学形象,培养自己散文鉴赏中的审美情趣,并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总体思路;
2.把握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3.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情”。
【学习过程】
一、字音
1.典型字
凋谢(diāo) 混混沌沌(hùn dùn)
落蕊(ruǐ) 平平仄仄(zè)
点缀(zhuì) 嘶叫(sī)
着着(zhuó) 疏疏落落(shū luò)
颓废(tuí fèi)
2.多音字
二、词义
1.词
落蕊:落花。
落寞:冷落,寂寞。
着:穿(衣)。
悠闲:闲适自得。
平平仄仄:意即推敲字的韵律。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清秋:清爽的秋天。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点缀:①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②凑数儿。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疏疏落落:稀疏零落。
混混沌沌:文中是指无知无识的样子。
2.近义词
颓废·颓唐
都是形容词,均可指意志消沉,精神不振。“颓废”强调意志消沉,含有长期消极而放任,随便的意味,可同“思想”“生活”“色彩”等词语搭配使用。例:我们青年一代应该保持旺盛的精神,不能思想颓废。“颓唐”强调情绪低落,含有“不振作的、萎靡的情绪,在行为、态度、表情上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意味,在程度上较“颓废”轻,可同“情绪”“神色”等词语搭配使用。例:王小明脸上露出颓唐的神色。
萧索·萧条
都是形容词,均可表示冷落而无生气,不兴旺。“萧索”侧重于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或人对自然景物的感觉。例:萧索的晚秋景象总是引起人们伤感的情怀。“萧条”侧重于强调冷寂、不兴旺。另外“萧条”在表示经济上的衰落意义时,与“萧索”没有同义关系,一定不能替用。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经济萧条,市场冷落。
合式·合适
二者都有符合的意思。“合式”是符合程式。例:他的这身服装朴素大方,非常合式。“合适”指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例:这篇文章用在此处极不合适。
衰落·衰弱
二者都是指由强转弱的变化。“衰落”是指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例:曹雪芹家道衰落,晚景凄凉。“衰弱”除指事物由强转弱外,还可指身体失去了强盛的机能。例:在我军有力的反击下,敌人的攻势逐渐衰弱。
四、文学常识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发起本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五、名篇名句
1.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3.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剖析:此句是文章的“文眼”。全文就是紧扣“清”“静”“悲凉”来写的。我们在反复诵读中可体会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爱的深沉,作者不仅喜爱它的清、静,也喜爱它的悲凉,这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郁达夫表达了以悲凉为美的独特的追求,当然,这种审美追求也折射出作者当时心情的苦闷、忧愁。
2.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剖析: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的别具一格的秋“味”?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那花开得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剖析:这是作者描绘的第二幅秋景图,我们要从这幅“落蕊图”中,品味出作者的情感来。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愫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剖析: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国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剖析: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我们要弄清其用意。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分闲适,一分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和“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剖析:作者在后文为什么强调“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与其自身有何用意?探究此类问题,一定要结合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中秋景的片段描写,要了解他们的生平遭际、坎坷人生。“有情趣的人类”,在文中侧重于指文人学士,因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较深,因而对于天气逐渐变凉、接近寒冬的秋季,这些文人学士总是要进行“悲啼”的。尤其是中国的文人学士们,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内心多产生失落、凄凉之感。这和暮秋的萧索的景象一样,像欧阳修、苏轼等就是这样的文人,他们面对西风飒飒、草木凋零的秋天,都会引起心潮澎湃,引起“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共鸣。作者在写古代文人学士,实际也是在表白自己,表白作为一名有着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内心多感的“情趣”——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作家自己独立于北国的寒秋中,曾经如夏蝉一样高唱过“唤醒民众的醉梦,增进民主的地位,完成民主的革命”的他,由于现实的不得志,虽然隐逸于山水之中,而当面对北国深秋的秋声、秋雨之时,此情此景,能不引起他内心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伤感之情吗?
7.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剖析:整篇文章,作者或议论,或抒情,或描写,都展示着一种感伤、忧郁而又清静、闲适的情绪,可却有这样的一个结尾,我们要着重体会其中的深意。作者这样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烈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作者愿以生命为代价,换得北国之秋的长在。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跟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二、重点语段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至“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剖析:这是作者精心描绘的第一幅秋景图,这幅图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幅秋景图?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绪?这是要着意体会的问题。从这一秋景图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主观色彩”(情绪)?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流露出作者的一分惬意,一分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幽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中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的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2.作者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的段落。
剖析:北国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而南国秋则具有“慢”“润”“淡”的特点。作者多次提到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枣子红透、牵牛花的蓝白之色)、天之高远(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也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结构图解】
本文分为总起、分写、总括三部分。
【主旨探讨】
关于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2.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解读《故都的秋》的情感内蕴
《故都的秋》用饱蘸情愫的柔毫,描画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极具个性的北国秋色图。一切景语皆情语。郁达夫笔下故都之秋的独特色彩、音响、风姿等无一不是作者丰富细腻、富有个人特质的情感世界的折射。
一、独特的故都情结。
开篇,作者就述说“不远千里”上北平,只是“想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为了表现这种深沉的向往、眷恋和赞美,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首先是对比烘托。作者通过一系列秋色、秋声、秋景、秋物的排比,从宏观上展示过去故都秋色的美丽醉人。文章的首尾都将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了对比,且运用了独特的语句形式来强化对比的效果。结尾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醇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二、独特的平民意识。
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人民和他们的普通生活上,于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
三、独特的“悲凉”心境。
文章中故都之秋“悲凉”这一特征在作者心灵的投影是丰富而含蓄的。作者写牵牛花,这不仅是在表达自己的色彩爱好,更是在物化一种淡泊清冷的心境;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竟会“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触景伤情、联想独特的文字,表现出一种孤寂、忧思的心绪。这里的景物完全情感化了。
四、独特的人文素养。
文章的后半部分,插入了古今中外写秋诗文的说明和作者的议论。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把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悟与中外名人诗文相沟通,纵横走笔,显示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秋文化的珍爱情感。珍爱秋文化的人文气息弥散在全文之中,值得我们细加品味。
【问题探究】
读了这篇课文后,你一定有很多的感触吧。自古以来,就有“悲秋”一说。其实,秋天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请你以“文人笔下的秋”为主题,进行一次探究活动。
导思:本文是一篇对秋有着独到见解的散文作品,以此为突破口,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文人对秋天进行描绘的诗句,然后加以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然后进行课题的交流,撰写小论文。
探究:第一步,收集查找有关秋天的诗文句子。可以同学之间回忆、查找、搜索描写秋的名句,可以到图书馆查找,也可以上网查找。示例: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倪瓒)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
第二步,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所得。
第三步,总结探究其中的内涵,撰写小论文。
秋风中,有人读到壮丽,有人读到悲凉,有人品到凄苦……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