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课本P53~5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运算活动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式题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1、 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计算,感受到计算器的便捷。
2、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感知数学的有趣,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教学难重点: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设问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上课,我们又多了一个新的伙伴?
都认识这个吗?在哪看到过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揭示课题)
2.师:那关于计算器,你还想了解什么?
3.师:生活中,计算器无处不在,那就先来问问自己,我会用计算器吗?
(板书:我会用计算器吗?)
二、计算比赛,学习使用计算器:
1.计算下列各题,可以使用计算器。
师:看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
①7546—3469= ③2940÷28+76=
②56÷8= ④2021-37×29=
2.交流计算结果,归纳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1)交流题①题②。
①7546—3469=4077
②56÷8=7
师:第二题还用说吗?有没有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不用啊!
小结:确实,在大数据的计算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2)师:我们再来交流第三第四题。和一二两题有什么不同?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计算式题,你们行吗?
(3)交流题③。 2940÷28+76=181
师: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用计算器来计算的。(按题目的运算顺序,依次输入)
(4)交流题④。 2021-37×29=984 2021-37×29=57536
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计算结果怎么可能大于被减数?
生:估算一下这题的结果应该接近1000。
(5)师:看来大家都认为984这个答案是对的,那算出这个答案的同学你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师:其实大家都是这样思考的:2021-37×29=2021-1073=984
师:那算出57536的同学你们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师:难道是这些同学不知道先乘除后加减吗?
(6)师:原来是我们的计算器不知道。同学们目前手上拿到的计算器是普通型的,它没有装入识别运算顺序的软件,所以它就不知道先乘除后加减,只会按照输入的顺序进行计算。所以在计算第四题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到了用脑子先记住第一步计算结果,再算第二步;也有同学用倒着减的办法。哪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师:好在普通型的计算器上还有这样两个功能键。
出示:M+ 储存键 MRC提取键
师:让咱们顾名思义一下,这两个键到底有什么作用,是怎样来帮助我们计算的!
谁愿意来操作一下!
师:你怎么每学就已经会啦?无师自通,真了不起!
师:其他同学如果还没有看清的,可以看着这张流程图再来试一试。
3.自学使用储存键,提取键进行四则运算。
(左右同桌两个人一起试一试)
师:这道题都会算了吗?说说这两个功能键的作用?
4.巩固使用储存键,提取键进行四则运算。
师:都学会了吗?我们再来试一题。
用计算器计算:25120÷(449-289)
5.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请大家再问一问自己:我会用计算器吗?
师:你学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想?
三、使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1.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那现在我们都会用了?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好不好
出示:用计算器计算22222222×55555555
(1)交流计算结果,发现问题。
师:计算器的显示屏上结果的前边出现“E”,就是告诉你计算结果的位数已经超过了十位,计算器无法表示出它的精确值。也就是计算器藏不下了。
(2)小组讨论,探寻计算规律。
(3)交流计算规律。
2×5=10
22×55=1210
222×555=123210
2.师:要不要再往下算啦?发现什么规律了?
师:这个得数像一个小山峰,从1开始,从小到大,然后再从大到小。那中间的山峰是怎么确定的呢?
师:那现在是8个2和8个5相乘,小山峰应该是几呢?那积又应该是几呢?
如果是5个2乘5 个5,积是多少?,9个2乘9个5呢?
3.师:算完以后,让我们再来问问自己,我会用计算器吗?你现在又有什么想法?
4.小结:当开始计算很大的数字时,计算器可能帮不了你的忙,这时候就要用自己的大脑解决了,能发现规律的,再用规律去解决原来的问题。
5. 师:在最近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看能否借助计算器来解决。
临近下课的时间了,这里有3组共27题,来不及了,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合作完成。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止一次的问了自己:我会用计算起了吗?每一次问,我们对计算器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这就印证了这样的四个字:学无止境。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P72~74
补充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