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恐龙时代——小小泥塑家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 恐龙时代——小小泥塑家 沪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24 21:3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恐龙时代——小小泥塑家》
【基本信息】
教材:上教版三年级美术 课时:1课时 类型:雕刻塑造(圆雕)
【课标要求】
1.年段要求:(参考2014版市修订课标)
本课属于“雕刻塑造”主题圆雕单元教学内容,这一主题学习内容在三、四、五年级的要求为:
◆ 知道圆雕与浮雕的基本区别,以及捏、堆、刻等雕塑的基本方法。
◆用捏、堆、刻等方法,塑造人物、动物、景物等浮雕或圆雕造型
◆ 用泥及综合材料,创作立体造型。
◆ 用现成品作局部的加工或改变进行创作。
2.学年要求
内容:三年级美术关于“雕刻塑造”主题圆雕单元学习内容共涉及到4节课:第一学期有《泥卷动物》和《恐龙时代》;第二学期有《泥条小陶罐》和《圆柱体的装饰》。
要求:三年级学生在雕刻塑造主题圆雕单元学习上的要点是,在运用泥卷和整体捏塑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泥工方法表现动物特征,感受立体动物的造型美;学习泥条盘筑的造型知识与技能,以及各种装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分析】
1.内容出处:《恐龙时代》是上教版美术第五册第五单元“动物天地”第2课学习内容。
2.单元要求:本单元共有2节课,《泥卷动物》和《恐龙时代》。本单元学习目标是:知道动物的基本特征以及用泥卷或整体塑型表现方法,在观察、比较赏析中学会运用泥工方法表现动物特征,感受立体动物造型的美。
3.本课核心知识技能:知道恐龙的基本知识和造型特点,用泥工技法表现恐龙的造型特点。
【学情分析】
他们对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紧接着的泥塑实践探索充满了期待。
1.学习经历:三年级学生在一年级学过《小小快餐店》、《喜庆蛋糕》、;二年级学过《巧饰小瓶子》《学摩尔来玩泥》等圆雕课例。
2.已有基础: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已积累了整体捏塑和用点、线、面进行简单装饰美化的泥塑制作技能。另外,本班学生在前一节自然课上课刚好学习了关于恐龙的……,为本课走近恐龙时代奠定了历史文化基础以及积累了恐龙基本结构的初步认识。
3.新知预判: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恐龙基本结构把握上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结构的稳固以及动态的创意表现,这里需要老师及时的示范引领予以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恐龙的基本结构,尝试用彩泥整体捏塑和细节刻画的方法塑造恐龙。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讨论以及尝试实践中,学习用泥工技法塑造恐龙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彩泥捏塑恐龙的造型美,体验彩泥塑型的快乐。
【教学重点】用泥工基本技法塑造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特征明确、结构稳固,姿态生动。
【教学策略】
1.课前预学习,明确恐龙的种类、特征。
2.通过师生互动分享自然课所学的关于恐龙的知识。
3.依据恐龙骨骼探索其造型,发现问题,共同突破。
4.通过观看微视频,进一步了解恐龙的造型特征,并修复。
5.带着作品走进沙盘,感受科学与艺术携手共进的快乐。
【学习资源】网络搜索的恐龙信息资源,教师范例和微视频、教具等。
【教学准备】
学生:彩泥,铅丝,泥工竹刀、剪刀。
教师:课件、教师范作。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
(一)出示科学家修复好的恐龙骨骼模型,激励学生展开对恐龙原型复原的探索活动。
(二)引出课题——《恐龙时代——小小泥塑家》。
设计说明:用科学家们修复好的恐龙支架做引导,学生通过扫一扫的形式了解模拟形态后的恐龙是怎么样的,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
学习反馈:
二、探索与实践
(一)复习回顾:上节自然课所学知识以及网络资源,分享恐龙信息。
(二)活动一:
内容:初步尝试塑造恐龙最具典型特征的部位
要求:特征明确
1.学生自尝试塑造本组恐龙的典型特征
2.作品展示交流,引发新的思考——腕龙细细长长的脖子如何固定?
3.教师微视频演示引领
(三)活动二:
内容:尝试捏塑恐龙躯干和四肢
要求:分工明确 方法得当
1.学生两两合作,展开自主探索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四)活动三:
内容:恐龙部件组装、细节完善
要求:1.结构稳固 ;2.姿态生动;3. 特征明确
学生合作拼装恐龙造型,并完善细节
教师推送演示微视频,并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设计说明:三次活动,从抓典型特征入手,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关注所要复原的恐龙特征,为后续的自主探索奠定基础。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鼓励学生进入第二次活动的探索,强调分工合作,研究塑造技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时效性。学生在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进入第三次活动,也就是本课的核心环节,部件组装,既要稳固,又要凸显恐龙的特征,并且姿态生动,难度是比较大的,这里老师预设了恐龙躯干整体捏塑的微视频,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可以随时借鉴,帮助学生顺利的达成今天的而学习目标。
学习反馈:
三、展示与评价
(一)学生作品拍照上传
(二)小组电子互动评价
评价要求:1.特征是否明确?2.姿态是否生动?3.结构是否稳固?
(三)作品集体浏览,教师点评
设计说明:生活创造了艺术,也造就了艺术家。学生也是如此,他的各种经历,感受和艺术作品的创意表现都源于生活。通过电子书包独特的优势,让展示能更好的面相全体学生,作品欣赏也更加形象直观,互动评价也更便捷。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自评、互评,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身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在此过程中培育发现美的眼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