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物理八年级下 第七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5 00: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节和课题】 8.3 空气的“力量”(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事实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且知道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2.会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重点难点】
1.会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会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教学器材】
鸡蛋,玻璃瓶,半球(两个),大、小试管,水槽,烧杯,适量水等
【问题预设】
1.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且思考生活现象,故在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时可能有问题。2.学生在运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相关现象时,语言组织可能不完善。
【知识铺垫】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新授点拨】
实验导入:师:手拿一硬纸片问:松手后会怎样?为什么 若老师使用一种魔法---松手后硬纸片不掉落大家相信吗?将硬纸片放在一装满水的玻璃瓶口,松手,观察现象,分析硬纸片为何不掉?若把整个装置倒过来呢?硬纸片之所以不掉落说明肯定有力量在支持着它,那这种力量来自哪里呢?生:空气。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一)》。
认识大气压强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56-P157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大气层的构造有哪些?
2.什么是大气压强?
3.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操作方法:学生阅读---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交流与讨论:
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空气有质量,但实际上,1m3的空气大约有1.29kg的质量。空气体积很大时,其质量也是相当大的。
试估算你所在教室的空气质量=___________。友情提示:教室的长约8m,宽约7m,高约3m。
结合计算,类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空气受到重力;空气具有流动性。
感知大气压强
视频演示铁皮罐变扁实验
引领学生解释:当铁皮罐灌口打开,罐内外空气相通,罐内外所受的压力相同,压强相当,铁皮安然无恙。水沸腾时,罐内部分空气被排出,罐内气体密度减小,盖上盖并用冷水浇,罐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铁皮罐在罐外大气压作用下而塌陷。
(2)演示实验:瓶“吞”鸡蛋。操作前设疑:鸡蛋会落入瓶中吗?
学生观察现象后,质疑:鸡蛋为什么会自动落入瓶中呢?引领学生分析。
总结:上述两个实验有个共同点:通过加热瓶内空气使其受热膨胀逸出一部分,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
过渡:除了加热这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产生内外压强差吗?
(3)覆杯实验
(4)大试管套小试管
操作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师生评价
知识应用
1.利用大气压“吸”饮料
教师讲解利用大气压“吸”饮料的原因。
结合图片或生活经验,可以知道当瓶盖盖紧时难以“吸到” 饮料,而当瓶塞去掉或者吸管周围有缝隙时就很容易地将饮料“吸到”嘴中。当吸走吸管里的空气后,吸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吸管外的外界大气压,饮料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到人口中,从而我们就“吸到”了饮料。
2.钢笔吸墨水
引导学生解释钢笔吸墨水的原理。
吸墨时,首先将笔胆内的空气排尽,则笔胆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墨水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墙面或玻璃面上。
3. 吸盘式挂钩的原理
学生独立解释吸盘式挂钩的原理。
使用吸盘式挂钩时,首先将吸盘式挂钩吸盘内的空气排尽,然后紧紧的将挂钩压在平滑的墙面或玻璃面上,当吸盘内的空气排尽,吸盘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吸盘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墙面或玻璃面上。
4.针筒吸药水
小组内成员相互解释吸盘式挂钩的原理。
(向学生说明吸取药液的过程)吸取药液时,首先将针筒内的空气排尽,打破装有药液的玻璃瓶的顶端,然后将针头浸在液面以下,向外拉动活塞,药液就被“吸入”针筒内。当针筒内的空气排尽、向外拉动活塞,针筒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药液就被“吸入” 针筒内。
四、马德堡半球实验
1.大气压的存在的历史证明
说明: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现场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思考三个问题:
(1)抽气前为什么容易分开两个半球?
(2)抽气后为什么很难分开两个半球?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达成了吗?
1.知道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体验大气压的真实存在。
3.会利用大气压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让大气压为我们服务。
【课堂练习】
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真实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
2.钢笔吸墨水时,按几下笔上的弹簧,笔胆里的气体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或 “减小”),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墨水被“吸”到笔胆中去了。
3.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一)
一、认识大气压强
1.定义
2.产生原因
二、感知大气压强
覆杯实验、瓶“吞”蛋实验、吸饮料、吸药液、吸墨水
作业布置:《导与练》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