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石钟山记苏轼
教学目标
贰
01
02
03
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学习作者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解题:
石钟山: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记: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抒情)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
本文真的只是单纯写石钟山的美景吗?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
嘉祐二年,二十一岁,举进士。
乌台诗案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郦lì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彭蠡:鄱阳湖的别称
焉:兼词,于此
临:靠近
鼓:激荡,掀动
搏:击,拍
洪:大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石钟山在这里。”郦道元认为山的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掀动波浪,水和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
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ìng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是:这
以:介词,把
置:放
虽:即使
鸣:使……发出声音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省略句: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省略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一词多义——是
①名词,政策,方针
共商国是
②动词,表判断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③代词,这;这个;这样
《石钟山记》:“是说也,人常疑之。”
④形容词,对;正确
《归去来兮辞》:“觉今是而昨非。”
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是
5、形容词的意动,认为……正确
《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6、助词,常与“惟”“唯”搭配表宾语前置
唯马首是瞻
知识积累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fú止响腾,余韵徐歇。
始:才
访:寻访
得:找到
扣:敲打
聆:仔细听
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清越:清脆悠扬
桴:鼓槌
腾:传播
韵:声音 徐:慢
歇:消失
状语后置:于潭上得双石
到了唐代的李渤才去探寻它的所在地,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kēnɡ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自:自己,指李渤
以为:认为
之: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然:但是
是:这
余:我
尤:更加
是:这样
独:惟独
以:用
名:名作动,命名
定语后置:铿然有声石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能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第一段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第一层(《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引起下文。
第二层(郦元以为……而况石乎!)
提出六朝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
第三层(至唐李渤……何哉?)
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
得名由来 常人/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人常疑之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余尤疑之
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自:从
舟:名作状,乘船
适:到……去
赴:赴任,就职
因:因而,于是
得:能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走,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赴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
一词多义——适
苏辙自乡适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曰:“处分适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知识积累
到……去
出嫁
依照,顺从
享受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kōng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派
其:其中的
焉:形容词词尾,同“然”,……的样子
固:仍旧、还是
独:单独
庙里的和尚派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ī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zhé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guàn鹤也。
侧:名词作状语,在旁边
森然:阴森的样子
搏:扑、抓
磔磔:鸟鸣声
且:并且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
巨大的山石在旁边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判断句
省略句:磔磔(于)云霄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ɡ吰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方:正
心动:内心惊恐
绝:停止
徐:慢
察:细看
之:代发声之处
则:同“乃”,原来是
罅:裂缝
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涵澹澎湃:(波浪)激荡冲击
为:形成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
状语后置句:大声于水上发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ɡ鞳tà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将:副词,将要
当:在,处在
中流:水流的中间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坎:击物声
镗鞳:钟鼓声
向:先前
应:应和
作:演奏
焉:表陈述语气词
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一词多义——焉
1、犹且从师而问焉。
2、复驾言兮焉求?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5、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6、或师焉,或否焉。
7、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知识积累
代词,他
疑问代词,什么
兼词,从哪里
兼词,于此
句末语气
语气词,表停顿
词尾,可译为“地”或”“ ……的样子”
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因:于是
识:知道,记住
之:代下文典故
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欺余也
判断句
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一词多义——识
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之。”
认识
识别,辨识
记住
知识积累
第二段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记叙、描写)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
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
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问题研读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4、本文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深夜泛舟江面。
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探的山名由来的兴奋,
第三段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
臆:名词作状语,凭主观
殆:大概
终:终究
夜,在夜里
莫:没有谁,没有人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
省略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一词多义——殆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物件殆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有神助,后重修之。
危险
接近,几乎
大概
知识积累
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所以:……的原因
陋者:浅陋的人
乃:却,竟然
以:用
斧斤:斧头
考:敲
其实:那事情真相
是以:因此
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判断句
宾语前置:余以是记之
问题研读
1、郦道元、李渤和作者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有何不同?
2、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称由来?
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水石相击声
李渤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山石敲击声
作者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洞穴吞吐风水声
郦道元:言之不详
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李渤):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世所以不传
叹
惜
笑
3、作者由此事引出的观点主张是什么?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主旨句)
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由此句观之,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
第三段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议论)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郦元之所见闻,……自以为得其实。”)
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第三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游因——质疑
郦说
游历——解疑
——因声命名
游感——结论
李说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实地考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夜游见闻
肯定命名
提出问题
议论为主
解决问题
叙议结合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小结
质疑精神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一》:
世人不晓石钟命名之故,始失于旧注之不详,继失于浅人之俗见。千古奇胜,埋没多少。坡公身历其趣,闻之真,察之详,从前无数疑案,一一破尽。爽心悦目。
曾国藩《石钟山考异》:
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
问题探究
1、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否正确?
多少年来,我总为苏东坡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面对苏轼的调查结果,我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光《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苏东坡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6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虚外 为之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明,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是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己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乎?
《石钟山寻古》
高维晞
不正确
苏轼才高骨傲,在朝廷内部遭受排挤,被贬迁。人们在他的文章中寻章摘句来陷害他,与他有关的二十几个人都受到牵扯,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篇文章写于“乌台诗案”后几年。文章阐发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的道理,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心志的抒发。(板书:心志)
苏东坡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却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他有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树立了两座丰碑:文学、人格。(板书:文学人格)后人写苏东坡的作品很多,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就是一部很好的著作,他在序言中大概这样写道: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由一个多才多艺、多彩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组读者喜欢的特性,这倒不难。”
课堂小结
为得石钟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下了真功夫,终于探得命名真谛。“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文章篇幅虽短,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真识、真心、真行。
【运用方向】“实践”“质疑”“观察与思考”“传统与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