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观潮
1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海宁观潮最佳地段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镇海塔下观潮亭一带。在这里可看到"宝塔一线潮"的雄奇壮丽景象。
2-6宝塔一线潮
7钱塘江潮的形成
8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因此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9-17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由于杭州湾的地形特殊。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 钱塘潮高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湃,像千军万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19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掌握文章中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章内容。
3.体会文中自然美与风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点
20-22朗读课文
23-28翻译
29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概括出每一段的大意。
风景画 涨潮奇观
风俗画 水军演习
吴儿弄潮
观潮盛况
30第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总起全文
31接下来作者从形状、颜色、声音、气势四个方面对钱塘江潮水进行了描绘,请说出下面句子或词语是描写潮水的哪些方面。
仅如银线 玉城雪岭
(形、色)
大声如雷霆
(声)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势)
32-3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潮水的?
由远到近的顺序
341、水军演习写得扣人心弦,水军表演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2、一场惊心动魄的演习,却结束在“烟消波散”的静景中,这采用的什么写法?
35第三自然段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吴中健儿在惊涛骇浪中所作的精彩表演?请摘记出来。
披、持、争、鼓、溯、迎、出没、腾身等动词。
36-37你认为第三自然段中哪一句是赞叹弄潮儿本领的?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38“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虽席地不容闲也。”说明了什么?
39写观潮的人多,对描写潮水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说明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
40-41第二板块
找出原文填空。
写参演战船之多的句子是: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42本文题为《观潮》,通过阅读你发现文章写了哪些内容?请用“我发现文章写了_______”的句式说话。
要求: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43找出文中你认为能传达出精神的动词,谈谈其妙处。
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44钱塘江潮为何会如此雄伟壮观?
45-46第三板块
现在假定浙江省为了发展经济,提高钱塘潮的知名度,请你为钱塘江潮写一则广告,招徕天下游客。
47作业布置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字词。
席地 文身
是 虽 标枪
48解释下列词语:
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尔:突然
4、略:一点点
5、逝:去,往
6、文:画着文彩
7、溯迎:逆流迎着潮水。
8、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