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专项练习练习题(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试题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专项练习练习题(有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24 23:5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专项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设计精巧,拥有“五指廊”结构,寓意“风凰展翅”。普通成年人以正常步行速度从中央大厅中心O走到A登机口,需要的时间大约为8min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AB两登机口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
A.1000m B.500m C.200m D.100m
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1∶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
A.1∶4 B.4∶ 1 C.1∶2 D.2∶1
3、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内,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B.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C.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内,小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是摄影师抓拍到的乌鸦骑在飞翔的老鹰背上“蹭飞”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
5、如图为某款运动软件,显示小明的运动配速为10min/km,“配速”是指运动1km所用的时间,小明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散步 B.快步行走
C.自行车正常骑行 D.电动车正常骑行
6、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12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图所示,当空中梯队护卫党旗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 B.以驾驶员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C.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静止的 D.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党旗是静止的
7、如图所示,小红乘坐的是火车甲,车窗外沿到的是火车乙。根据图示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甲火车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8、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如图中的四种工具不是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 游标卡尺 D.日晷
9、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河一号”核心舱完成对接后,若认为“天河一号”核心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神州十三号
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 B.看到烟雾在空中飞舞
C.墨水在水中扩散 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如表是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记录的有关数据,根据表中数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0 20 40 60 8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4 8 12 16
2、图中的刻度尺是毫米刻度尺。图中是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常用的方法,读数为______mm。
3、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_____cm。
4、小东参加学校田径队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在每隔20m处安排了一个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起动秒表,跑经指定位置时按停秒表,他们的读数分别是2.9s、5.5s、7.9s、10.7s、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1)小东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小东在第_______个20m速度最快。
5、小明一家自驾小汽车去郊游.如图是小汽车行驶过程中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前4min的车速为___________;从第5min到第25min,小汽车做___________运动,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____m;小汽车前5min的速度比第5min到第25min的速度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前去某景区旅行,该景区设计了新颖的玻璃桥。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20m,宽2m,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玻璃结构的桥梁。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一家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则
(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时50s,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小明一家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超速了吗?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
(3)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
2、小红同学步行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学校的路程为510m,她从家出发5min时到达书店,在书店买书用时1min,然后再经过2min到达学校。求:
(1)她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小红在某岔路口横穿宽为12m的道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m处以72km/h的速度驶过来,则小红步行的速度至少为多少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路口?
3、重庆开往开州的双层客车,从龙头寺长途汽车站滚动发车,全程320km。客车先以90km/h的平均速度开往距离重庆180km的梁平,短暂停留30min后,再经1.5h到达开州城南汽车站。请问:
(1)客车从重庆到梁平的时间为多少h?
(2)客车从重庆开往开州的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4、我国铁路交通高速发展,已经数次提速,小明的爸爸因要出差,于是去火车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左面是小明的爸爸从火车站带回家的最新时刻表;右面是小明的爸爸找出了1年前同一车次的时刻表:
XX次列车时间表(今年)
始发点 发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A站 下午20∶20 B站 次日6∶20
XX次列车时间表(1年前)
始发点 发车时间 终点站 到站时间
A站 上午6∶00 B站 下午22∶00
比较两张时刻表后,小明的爸爸提出了如下两个问题,请你帮小明解答:
(1)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多少小时?
(2)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5、某快速公交“BRT”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全长约为34km,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
(1)“BRT”从起点站到终点站需要多少小时?
(2)“BRT”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36km/h的速度运行100s,停车30s,再以54km/h的速度运行120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AC长为1m,B点为AC中点,她让小车从斜面最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___和停表,在B点放置了一金属片,其好处是:___________。
(2)实验前,小月先练习使用停表测时间,某次读数如图乙所示,为 ___________s;
(3)如图所示,实验测得通过路程s1所用时间为6s,通过路程s2所用时间为4s。则通过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m/s。由此她得出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__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图丙)。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___________。
(4)小月发现,由于实验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小车的长度。将会导致全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小月测量出了小车的长度为4cm,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的准确值应为 ___________m/s。
2、夏天的暴雨来得确是猛烈,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沿玻璃缓缓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一现象心想:水滴沿着玻璃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小华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填入表中:
距离/cm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时间/s 0 1.6 3.5 5.5 8.0 12.7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定___________,再测___________(选填“距离”或“时间”);
(2)在实验中,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依据是:___________,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滴的运动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
(3)水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影响水滴沿玻璃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填写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成人步行的速度为1m/s,故AB两登机口之间的距离最接近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
由得,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
A.内,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故B不符合题意;
C.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没有增加,小车处在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内,小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小车通过的路程是4m可知小车的速度是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相对于乌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相对于老鹰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故C正确;
D.并不是以任何物体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它们旁边也有一个老鹰以相同速度飞行,它们相对于这个老鹰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这个老鹰为参照物,它们是静止的,即并不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配速”是指运动1km所用的时间,由小明的运动配速为10min/km,可知当时,,所以
散步速度约为1.1m/s,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为5m/s,电动车正常骑行速度为10m/s,所以最接近快步行走的的速度。
故选B。
6、C
【详解】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否则物体是静止的。
AC.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党旗与飞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静止的,故A错误,C正确;
B.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飞机驾驶员与飞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
D.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党旗与天安门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AB.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以任意列火车为参照物,另一列火车一定是运动的;故A正确,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火车可能都是运动的,也可能一辆是静止的,一辆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A。
8、D
【详解】
ABC.刻度尺、螺旋测微仪和游标卡尺均是常见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故ABC不符合题意;
D.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来测定时间的仪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
A.以地球为参照物,天河一号核心舱相对于地球的位置随时发生变化,天河一号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太阳为参照物,天河一号核心舱相对于太阳的位置随时发生变化,天河一号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月球为参照物,天河一号核心舱相对于月球的位置随时发生变化,天河一号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神州十三号为参照物,天河一号核心舱相对于神州十三号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天河一号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
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这是扩散现象,是有香味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烟是固体小颗粒,看到烟雾在空中,是烟雾做机械运动的结果,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墨水在水中扩散,是墨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是扩散现象,是糖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不能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物体每4s通过的路程都是20cm,即在4s内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但4s内的每一时刻的速度是不知道的,所以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2、16.0
【详解】
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刻度尺分度值是1mm,硬币左端对应示数是3.00cm,右端对应示数是4.60cm,故硬币的直径为
3、1.10
【详解】
分度值是刻度尺上最小一格所代表的长度,图中的刻度尺最小一格是1mm,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长度度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要将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所以纽扣的直径为
3.10cm﹣2.00cm=1.10cm
4、8 5#五
【详解】
[1]小东跑100m的平均速度是
[2]小东在第一个20m用的时间为2.9s,第二个20m所用的时间为
第三个20m所用的时间为
第四个20m所用的时间为
第5个20m所用的时间为
由于路程相同,都是20m,时间越短,小东运动得越快,故最快的是第五个20m。
5、6 匀速(值线) 1800 大
【详解】
[1]由图象可知汽车在OA、AB段做速度不同的匀速直线运动,则前4min的车速为
[2]从第5min到第25min,路程与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运动的路程为
[4] 第5min到第25min的速度为
故小汽车前5min的速度比第5min到第25min的速度大。
三、计算题
1、(1)0.4m/s;(2)超速,见解析;(3)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详解】
解:(1)游客的平均速度
(2)限速路段的长度s′=10km,所用时间
则小明开车的速度为
由标识牌可知:限速为40km/h,则60km/h>40km/h,所以小明超速了。
(3)近期,我国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因此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答:(1)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0.4m/s;
(2)小明一家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超速;
(3)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
2、(1)1.0625m/s;(2)2.4m/s
【分析】
【详解】
解:(1)小红从家到学校的时间为
根据得,她从家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2),根据得,汽车到岔路口所用的时间为
根据得,小红的步行速度至少为
答:(1)她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625m/s;
(2)小红步行的速度至少为2.4m/s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路口。
3、(1)2;(2)80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客车从重庆到梁平的速度为90km/h,重庆到梁平的路程为180km,根据公式可知,客车从重庆到梁平的时间为
(2)从重庆到开州的路程为320km,所用的时间为
t=t1+t2+t3=2h+0.5h+1.5h=4h
客车从重庆开往开州的全程平均速度为
答:(1)客车从重庆到梁平的时间为2h;
(2)客车从重庆开往开州的全程平均速度为80km/h。
4、(1)6h;(2)
【详解】
解:(1)由左表可知,现在该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0h,由右表可知1年前该次列车运行时间为16h,所以,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1年前缩短了
(2)由于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AB两站之间距离为
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
答:(1)现在该次列车的运行时间比以前缩短了6h;
(2)若该次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200千米/小时,那么,该次列车1年前的平均速度为125km/h。
5、(1)0.85h;(2)11.2m/s
【详解】
解:(1)由速度公式可知快速公交“BRT”运行的时间为
(2)快速公交“BRT”运行的路程为
平均速度为
答:(1)“BRT”从起点站至终点站需要0.85h。
(2)“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11.2m/s。
四、实验探究
1、 刻度尺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06 0.25 变速 C 不变 0.17
【详解】
(1)[1][2]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先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s,再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由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故实验原理是;为了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3]为了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需要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故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4]由图乙可知,根据小表盘可知,指针位置在5到6分钟中间,靠近5分钟,故小表盘的读数为5min,根据大表盘可知,指针指在6s刻度处,故大表盘示数为6秒,故时间为
t=300s+6s=306s
(3)[5]由题意可知,通过路程s3所用时间为
t3=t1-t2=6s-4s=2s
路程s3的长度为
故通过路程s3的平均速度为
[6]由题意可知,通过路程s2的平均速度为
可知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
[7]由题意可知,小车在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在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分析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应是速度越来越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C。
(4)[8]实验中虽然没有考虑车长,但测得的路程s2与实际路程s1相等,由可知,测量的平均速度没有偏差。
(5)[9]由图中可知
s1=s2=1m
故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距离 时间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 不是 7.87cm/s 玻璃的光滑程度
【详解】
(1)[1][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定距离,再测时间。
(2)[3][4]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主要是观察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若相等则在做匀速运动;由表知,通过相等路程20.00cm水滴所用时间分别为
1.6s、3.5s-1.6s-1.9s、5.5s-3.5s=2.0s、8.0s-5.5s=2.5s、12.7s-8.0s=4.7s
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不等,水滴做的不是匀速运动。
(3)[5]由表知总路程为100.00cm,总时间为12.7s,平均速度为
(4)[6]玻璃越光滑会发现水滴下滑得越快,所以影响水滴沿玻璃运动快慢的因素有玻璃的光滑程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