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4.2荷塘月色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4.2荷塘月色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22: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荷塘美景。
2.抓住作者心情变化的线索,体会作者独特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进而明确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
3.研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欣赏作品的形象,进一步感受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难点】
1.反复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荷塘美景。
2.抓住作者心情变化的线索,体会作者独特而复杂的思想感情,进而明确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
3.结合重点段落的研读体会本文写景的艺术技巧。
4.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揣摩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时安排】
2学时
【第一学时】
【学习过程】
一、探究导航
1.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预习,在文中圈点勾画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段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8自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作者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再现了江南采莲的风俗及盛况,表达了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评价练习
A级:
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谐xié 袅娜niǎo nuó 脉脉mò mò 霎时shà
B.煤屑xiè 弥望mí 倩影qiàn 踱步duó
C.渺茫miǎo 纤细qiān 敛裾jū 模样mó
D.轻薄bó 蓊蓊郁郁wěng wěng 点缀zhuì 颤动chàn
B级: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丰姿 均匀 袅娜 煤屑
B.羞涩 渴睡 媛女 没精打彩
C.斑驳 稀疏 和谐 弥望
D.渺茫 宛然 凝碧 风致
C级:
3.对《荷塘月色》一文中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的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江南的惦念,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B.作者生活丰富,这种联想充实了作品的内容,读之倍感妙趣横生。
C.当晚闲来无事,作者沿着荷塘漫步而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回忆了这段读书生涯中的趣事。
D.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家乡的荷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三、课后拓展活动
朱自清在荷塘边不平静的心情,是对国事的忧虑,还是人生感伤?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据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你怎样解读本文的主旨呢?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学时】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来说: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如刘鹗《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一句,将听书的抽象的听觉感受转化为形象可感的触觉和味觉等感受。
从本质上看,通感其实还是比喻,只不过,它是一种调动不同感觉的比喻。从其表达作用上看,运用通感像运用比喻一样追求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2.叠词。
中国古人向有运用叠词的传统。如:
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
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清末学者俞樾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他对白居易赞冷泉“最余杭而甲灵隐”不以为然,他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并且别出心裁,于是作叠字诗赞九溪。
二、探究导航
通过探究,试把本文的语言特色(表达技巧)总结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评价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A级:
1.对这段话的安排顺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B级:
2.选出与例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风来花低鸟声香。
B.鸟抛软语丸丸落。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级:
3.对上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B.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C.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D.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四、课后拓展
关于散文。
1.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2.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