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15.《我与地坛》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4 22:4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我 与 地 坛
史铁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的思考,培养学生承受苦难的能力。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3、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感受母爱的伟大。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合欢树 》、《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夏日的玫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
我思故我在
——地坛里的生命哲学
第一部分
生命哲思
探究点一
1.作者为什么喜欢去地坛?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给了作者怎样的启示?
2.(提示:注意联系作者在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以及第三段中“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句的理解)
问题 展示方式 展示人
探究1 口头展示 小组抢答
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
这样的开头,为下文描写、叙事、抒情打下了基础。
“我”与“地坛”间存在一种什么关系?二者有何相似点?
……一座废弃的
古园,……园子荒芜
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很少被人记起。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
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
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被人遗弃的古园
被社会遗弃的人
同病相怜
荒芜冷落
失魂落魄
地坛
“我”
读第3、5两节,地坛具有怎样的特点?
衰败、荒芜、陈旧
特点:荒芜而不衰败
宁静、生机勃勃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 ,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作者思考了哪些
问题?
得出 了什么结论?
在园中景象的感召下
我开始长时间地思考:
问:这几句字面上是说古园形体被肆意雕琢,有些东西却不能改变,请联系作者经历、遭遇说说文句的含义是什么?
被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身残
志不残
古园成为精神乐园
(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齐读六个“譬如”句
景物描写的作用
展示人 展示内容 位置 点评人
1组B1 第1句 前黑板 2组A1
3组B1 第2句 前黑板 4组A1
5组B1 第3句 前黑板 6组A1
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探究点二
分享时间:
请同学们交流展示预习过程中标画出的表现母爱的语句、细节及个人感受和体会,并思考在你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文中的母亲
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是一位既疼儿子又理解儿子的母亲
是一位坚忍的母亲
是一位活得最苦的母亲
是一位不幸的母亲
是一位不张扬爱的母亲
感知课文的第二部分
文章在描写母亲时,多次出现“我现在才想到”
“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语言,
表现出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思考讨论:
文章以“我与地坛”为题,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母亲。“我”、地坛、母亲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我”、地坛、母亲三个因素在文中是紧密联系着的,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从主题思想上看,三者也是浑然一体的,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文章结尾句就点明了三者的关系。
作业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写一写:
史铁生当年留给母亲的总是那样一个倔强的背影,也不曾想过母亲的心情。请你替他想一下,当他离开后,母亲会怎样?结合你对文本的理解,采用细节描写的方式,写写母亲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