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 )
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水
C.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D.酸雨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题。
2.“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3.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读河南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自然的角度看盐碱地,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主要在黄河下游地区 B.加剧土壤板结,不利根系的伸展
C.春季降水少,蒸发强烈 D.该地区的岩石、土壤中盐碱成分偏高是盐碱化的根本原因
5.对于河南东部的农民来说,应对自家土地盐渍化的做法中比较恰当的是( )
A.利用小浪底水库冲淤功能抑制盐渍化 B.将平地改为梯田,改善水盐运动
C.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D.休耕或退耕还草
孟加拉国吉大港以北沿岸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拆船业集聚区之一。来自其他国家的报废船只被拆解后,回收的废钢是钢材生产的重要原料。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区形成拆船业集聚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
A.工资水平低 B.港口优良
C.技术水平高 D.钢铁产量大
7.拆船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 )
①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②加重风暴潮灾害
③产生水污染④破坏局部海岸生态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过程的不可逆性
C.规模的全球性 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
9.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 )
A.不可预见性 B.不可逆性
C.全球性 D.区域性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10.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①南方近岸海域②城市近岸海域③北方近岸海域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2.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②加剧污染程度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黄河源头地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农垦
C.过度放牧 D.过度利用水资源
14.据图判断,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坡向是( )
A.东坡 B.南坡 C.西坡 D.北坡
15.对图示信息的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 )
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
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
C.黄河源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4700~4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
D.黄河源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草场进行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17.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洋垃圾,指进口固体废弃物,有时又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弃物。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洋垃圾”进口国,洋垃圾的进口热潮开始于20世纪末。2017年7月18日,中国正式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从2017年年底开始将不再接收外来垃圾,包括废弃塑胶、纸类、废弃炉渣与纺织品。面对中国的禁令,英美两国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彻底解决塑料垃圾问题,但是在相关技术研制成功以及政策出台前,英美两国在塑料等垃圾处理上仍以寻找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中国曾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A.废弃物处理能力强 B.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C.弥补工业原料短缺 D.环境承载力大
19.最有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垃圾出口“接盘侠”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乌克兰
C.尼日利亚 D.新加坡
电动汽车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补充能量的设备,类似于加油站,一般安装在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桩和私人桩。下图为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细分产品占比情况(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我国充电桩( )
A.公共桩数量先降后增 B.私人桩占比先升后降
C.特大城市发展私人桩 D.政府出资建设公共桩
21.近几年,私人桩数量超过公共桩数量的主要原因是( )
A.快捷方便 B.节约能源 C.安全稳定 D.清洁环保
区域调查是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调查发现,美国某城镇主要产业活动包括农牧生产,矿产开发、林木轮伐等,毗邻的湖泊是其主要水源地,近年来湖泊中氮、磷等元素逐年增加下图为某城镇所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
A.农牧业生产 B.林区生产 C.矿山开采 D.高尔夫球场运营
23.到河口自然保护区调查时,能直接观察到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现象是( )
A.生物种类减少 B.土壤重金属增加 C.树木生长缓慢 D.大量繁殖的藻类
24.为满足城镇发展,在废运河边建设电厂,从河流调水将影响( )
A.河口自然保护区 B.城镇居民的饮水 C.农场畜牧业发展 D.工矿企业的生产
富营养化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河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2016年1月香港近海频现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A.农药汇入 B.近海养殖
C.近海捕捞 D.石油泄漏
26.香港1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①冬季气温降低 ②入海径流减少 ③近海降水减少 ④沿岸洋流减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填空题
27.【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差。
(1)根据材料指出三个地区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地区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除了宣传、管理手段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措施。
28.读“人类社会演化”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地思想”的变化,人地矛盾日益激化。目前中国处于工业社会阶段,由于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出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问题。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__________能力,导致环境污染。
(2)下列问题属于右图中箭头①引起的是__________,属于箭头②引起的是__________(多选)。
A.太湖蓝藻污染
B.海洋渔业产量下降
C.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
D.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
E.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
F.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9.我国草地退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实行______制度;变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____,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_____;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
三、综合题
30.【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据估计,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每年导致全球数以亿计的鸟儿死亡。某度假村建于燕山南麓沟谷之中,周边树木葱茏,鸟儿啼鸣,环境优美。建筑物整体顺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剖面如图所示)。该建筑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且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
合理解释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1.阅读有关PM2.5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材料二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ug.m')
①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 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②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o00 米是煤矿,北邻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③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④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 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⑤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1)据材料二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与气象要素相关。请分析气象要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主要包括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主要成分是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D
3.C
2.根据所学知识,绿色食品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D对。
3.根据所学知识,白色污染指聚乙烯等难以降解的白色塑料垃圾。C对。
4.D
5.C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盐碱问题及区域认知。
4.
图中盐碱地分布位于黄河下游,A项正确。土壤盐碱化,会使土壤活性降低,微生物的活性也降低,土壤团粒结构变差,导致土壤板结,B项正确。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强烈,农田灌溉用水增多,易造成土壤盐碱化,C项正确。河南盐碱地的形成是特定环境的水盐运动形成,并非是土壤或岩石中盐分偏高造成,D项错误。故选D。
5.
利用小浪底水库冲淤功能加深河床深度,降低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威胁,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利于抑制盐渍化,但是题干强调的是“农民”这个主体,A项错误。河南盐碱地主要位于东部平原区,将平地改为梯田,不具有可操作性,B项错误。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是针对水盐运动,减低盐渍化的有效方法,C项正确。休耕或退耕还草,对农耕区农民来说不现实,D项错误。故选C。
盐碱化土壤是地下水向上运动将盐分累积到地表形成的。形成土壤盐碱化的要素包括:地下水中要含有一定盐分;地下水距离地表要浅;存在地下水上升的动力,如蒸发等作用力。
6.A
7.C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6.拆船业应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A项正确。港口条件优良会影响海洋运输产业,对拆船业影响较小,并且港口优良主要依靠优越的海岸线条件等自然条件,B项错误。拆船业对技术要求较低,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C项错误。根据题意,拆船业回收的废钢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所以该产业聚集的一个原因是当地钢铁原料不足,钢铁产量受到生产条件等其他条件影响,不是拆船业聚集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A。
7.拆船业聚集会产生水污染,大量废料堆积,破坏局部海岸生态系统,③④正确。世界红树林分布地区较少,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分界处,该处没有红树林分布,其次该处是港口,并不是红树林海岸,①错误。大量废船和钢材集聚在该港口处,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风暴潮产生的危害,②错误。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质上是指资本 (或资金) 有机构成较低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的数量或价格。
8.A
9.C
考查环境问题的特点。
8.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不知晓它的危害性,但十几年后才发现了它的危害,使用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特点,A正确。不能说明其规模的全球性、影响范围的区域性及过程的不可逆性,BCD错误。故选A。
9.
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各地,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C正确。不能说明其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不可逆性及区域性,ABD错误。故选C。
10.A
11.D
12.D
10.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①②正确;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在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③④错误;故选A。
11.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夏季,6月到8月,D正确。
12.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水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
赤潮形成的条件:(1)自然原因:气温高;静水;静风;海域相对封闭;(2)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13.C
14.B
15.A
13.
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气候高寒,植被以草原和草甸为主,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因此造成该地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故选C。
14.
读图分析,南坡各海拔高度草地退化率的累积值最大,可知南坡草地退化最为严重。故选B。
15.
读图分析,各坡向大致随海拔高度增加草地退化率程度减弱,即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A正确;南坡草地退化率最为严重,可知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较好,B错误;黄河源地的草场退化主要是由过度放牧引起的,图中3900~4100米左右的南坡草地退化最为严重,可知当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3900~4100米左右的南坡,C错误;当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南坡草场进行,因为南坡为向阳坡,且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气温较高,更适合放牧,D错误。故选A。
黄河源(三江源之一):是指龙羊峡水库以上,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河流域范围。涉及青海、四川、甘肃3省的6个州、18个县,总面积约13.2万平方公里。黄河源头的面积虽然微不足道,然而它的影响却不容小觑,牵动着整个黄河流域。黄河源生态环境脆弱,全球变暖及过度放牧等因素导致了当地草场退化严重。
16.B
17.C
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6.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正确。故选B。
17.由上题分析可知,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原料,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中从厨余垃圾开始分拣,其中最长的处理流程为:厨余垃圾→分拣→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与沼气发电,结合选项可知C符合,故选C。
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
18.C
19.C
本题考查固体废弃物污染。
18.改革开放初期,中同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需求增大,进口“洋垃圾”可以弥补部分工业原料不足,节约制造成本,从而满足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要。C正确。
19.“洋垃圾”虽然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发达国家对固体废弃物进口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对固体废弃物进口监管较松,所以成为“洋垃圾”的出口市场。C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
20.B
21.A
20.
2015年公共桩占比超过80%,到了2018年公共桩占比约为40%,2019年相较于2018年公共桩的比例有上升,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从2015年到2018年,私人充电桩的比例攀升,2019年私人桩的比例有下降;图例显示的只是占比情况,不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也显示不了是特大城市发展私人桩,还是政府出资建设公共桩,因而ACD错误,故选B。
21.
公共桩类似于加油站,修建的地区会优选选择车流量大,人流量大的地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可能也会出现充电桩不够的情况,私人桩的出现主要是方便车主快捷充电。BCD是充电桩的共有特点,故选A。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等。
22.B
23.D
24.A
22.
读图可知,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水系特征表明湖泊水源来自于林地,水污染物很难跨流域转移,因此城镇东侧湖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林区生产,B正确;农场、矿厂、高尔夫球场均不在图中城镇东侧湖泊的流域内,因此湖泊污染物来自这些地区的可能性小,ABD错误;故选B。
23.
由图可知,河口自然保护区上游为农场,农场中各种化肥残留物会导致水中藻类生物的大量爆发生长,D正确;生物种类减少、树木生长缓慢、土壤富含重金属等问题无法直接观察,ABC错误;故选D。
24.
废弃运河临近自然保护区,调水会影响其水资源,A正确;工矿企业在河流上游,D错误;城镇居民用水、农畜业生产取自其他流域,BC错误;故选A。
水污染的几种表现:1、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叫水华(水花),在海中叫赤潮。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3、洗涤剂污染:洗涤剂污染是指由洗涤用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洗涤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洗衣粉、洗涤灵等。其中含磷(磷酸钠)量较高,洗涤后含磷的废水流入江河湖泊,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体中藻类繁殖旺盛,造成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直至水质变坏甚至变质发臭。4、农药污染:农药污染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农药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产物,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会破坏生态系统,引起人和动、植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5、红潮现象:由于污水,工厂废物排放到河水后慢慢扩散,往往使水体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物质,这种物质有毒并且会导致水质缺氧。人体使用中毒的鱼类后也会跟着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死亡。6、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25.B
26.C
25.
根据材料,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近海养殖,鱼类大量死亡,引起水体污染的现象,B对。农药汇入,捕捞、石油泄漏不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A、C、D错。
26.
根据材料,富营养化的水体是缓流水体,水体溶氧量下降,水体受到污染。气温高更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①错。入海径流减少,水体更新慢,流速变缓,净化能力差,易形成污染,②对。近海降水减少,也导致水体溶解氧少,自净能力降低,形成污染,③对。沿岸洋流受冬季风影响,可能增强,④错。所以C对。
水污染:
1、概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
2、污染物来源:(1) 工业废水: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液态废弃物,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的特点。(2) 农业污水:主要来自牲畜粪便、农药、化肥。(3)生活污水:主要是生活中各种洗涤水,含有无毒的有机盐,如氮、磷等含量较高;
3、水污染危害:(1)危害人体健康;(2)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3)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4)制约工业的发展;(5)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6)造成经济损失。
27. 冬高夏低(春降秋升) 北高南低 京津冀 重化工业比重大,消耗能源、原料多;生产技术较落后;浪费严重;冬季燃煤。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洁净煤技术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三个地区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是冬高夏低(时间变化)、北高南低(空间变化)。
(2)三个地区中,AQCI最高的是京津冀地区,故其空气质量最差,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重化工业比重大,消耗能源、原料多;生产技术较落后;浪费严重;冬季燃煤。
(3)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除了宣传、管理手段外,还有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洁净煤技术等。
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最差,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重化工业比重大,消耗能源、原料多;生产技术较落后;浪费严重;冬季燃煤。
28.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自净 BCEF AD
本题考查人地关系的演化
【详解】
(1)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其再生速度属于资源过度开采,会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
(2)箭头①为资源的过度开发,箭头②为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会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进而导致海洋渔业产量下降、野生华南虎踪迹难觅、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枯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CEF正确。环境污染会导致太湖蓝藻污染、山西某地儿童铅中毒频频发生,AD正确。
29. 禁牧、轮牧 建立饲草料基地 合理放牧
本题组主要考查草地退化的有关知识。
【详解】
针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象,主要采取禁牧、轮牧制度的治理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降低对天然草场的依赖性;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健全配套的供水设施;建立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库伦”;优化畜群结构,合理规定载畜量,合理放牧;加强立法,鼓励退耕还草,制定法规,严禁滥牧,滥垦,滥挖,保护天然草场。
30.原因:清晨太阳从东面照射沟谷西侧的山体,明亮的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朝西(西侧)的玻璃幕墙,鸟儿误认为镜像里是真实的山林,由西向东飞向西侧玻璃幕墙,撞击而亡。傍晚反之。解决措施:改变玻璃幕墙镜面效应,如在东西两侧立面上贴磨砂膜;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放置驱鸟装置等。
本题以玻璃幕墙为材料,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
【详解】
鸟儿撞击玻璃幕墙主要是由于山体和树木的影像映入玻璃幕墙造成的,可改变玻璃幕墙镜面效应,如在东西两侧立面上贴磨砂膜,使山体和树木的影像不能映入玻璃幕墙;在鸟儿撞击路线上设置障碍物,防止鸟儿直接撞在玻璃幕墙上;放置驱鸟装置,防止鸟儿靠近建筑物等。
31.(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大气中的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大气出现逆温时,PM2.5不易扩散;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PM2.5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的读析图文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详解】
(1)根据表中采样点环境状况,可知监测点PM2.5污染物主要来自有交通流量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及煤化工企业、居民燃煤。
(2)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到风速、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风速较大时,可以将污染物吹散,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近地面气温较高时,有利于大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可以使PM2.5浓度降低,反之,大气会出现逆温层现象,不利于PM2.5扩散;有效的大气降水使颗粒物沉降,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3)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有: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为降水和雾的形成提供了凝结核;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减小温差;空气中PM2.5浓度增加,大气污染加剧,大气能见度降低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