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一、单选题
大泉河,敦煌莫高窟保护区内唯一的河流,因由河西走廊南盆地泉水汇流形成而得名。泉水汇流成河后纵穿河西走廊中部,经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下图示意大泉河莫高窟断面径流量日变化,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下渗作用 B.人为引水 C.蒸发作用 D.冰雪融化
2.推测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咸海是位于中亚的咸水湖,水源补充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后因人类过度利用,导致湖面水位下降、面积急剧减小,湖水盐度增高,多种鱼类灭绝,植物遭到破坏。下图为未缩减前的咸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流入咸海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高原湖泊水
4.下列关于咸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循环 B.为附近居民提供淡水资源
C.参与陆地内循环 D.促使周边水资源不断更新
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
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6.前些年,趵突泉一度断流,但自2003年趵突泉实现复涌以来,趵突泉已实现连续多年持续喷涌。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最关键的因素是( )
A.区域降水增加 B.城市环境改善 C.南水北调工程 D.地下水位上升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下图示意我国甘肃某无人干扰的绿洲边缘的土地,其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的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结合材料,该地土壤出现明显的“逆湿”现象的深度是( )
A.10cm B.20cm C.40cm D.80cm
8.图中逆湿现象显著的原因是( )
A.地表温度高,蒸发强,水汽难凝结
B.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水汽易凝结
C.来自绿洲的气流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
D.来自绿洲的气流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
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某年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9.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
C.上游水库的调节 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
A.T1 B.T2 C.T3 D.T4
12.流域内植被破坏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
A.Q1减少,Q2增加 B.Q1增加,Q2减少
C.Q2减少,Q3增加 D.Q2增加,Q3减少
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型洪水的河流。流域形态对雨洪式河流的洪水过程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两条雨洪式河流流域的形态,M、N为河流流域出口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图示意暴雨前后在流域出口处测得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与M处河流流量变化相符的是时间时间( )
A. B. C. D.
14.仅从河流流域形态看,N处河段往往( )
A.洪水持续时间短 B.洪水陡涨陡落 C.洪水不易泛滥 D.流量变化很大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16.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面图甲是我国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图中①②③表示该河流的补给类型;图乙是一个被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
B.①表示地下水
C.②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
D.③表示大气降水
18.假设图乙中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则( )
①流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大 ②含沙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小 ③河流流量峰值将变小 ④河流含沙量峰值将变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阿克苏河和松花江月平均径流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I河流表示阿克苏河 ②Ⅱ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③I河流表示松花江 ④Ⅱ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0.9~11月Ⅱ河流径流量小于I河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风力 B.光照 C.气温 D.昼长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2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①地下水补给 ②湖泊水补给 ③雨水补给 ④积雪融水补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爱德华·利纳克尔发明了一套能在干旱条件下适用的灌溉系统。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读部分水循环过示意,图完下列小题。
25.该系统主要干预图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②⑤⑥ B.③⑤⑥⑧ C.④⑤⑥⑧ D.③④⑦⑧
26.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地区图示水循环环节⑦往往规模过小或消失,主要原因是( )
A.环节①量过小 B.没有环节③
C.环节④理论值过大 D.环节⑥⑧量过大
内流区指地表径流不能注入海洋的地区,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所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河道稀少,水量贫乏,河流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外流区为地表径流经外流河汇入海洋的地区。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外流区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植物蒸腾 B.湖泊蒸发 C.地下径流 D.大气降水
28.与外流区相比,内流区( )
A.降水量大 B.水资源更新慢 C.蒸腾量大 D.地下径流量大
艾肯泉位于昆仑山下,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周围是雪山脚下的广褒草地。艾肯泉直径10多米,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咕上涌,长年奔流不息。泉眼周围土壤由深红变红再变黄……色彩斑斓,从上空俯瞰,如同一只画了眼影的眼睛。泉水含有大量铁离子和一定浓度的硫,但氯化钠含量很低。艾肯泉不远处还有一些盐泉,水体呈纯净的蓝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有关艾肯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泉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B.泉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C.其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构造有关 D.泉水周围红壤黄壤发育
30.艾肯泉对周围生物的影响,可信的是( )
①是动物的饮用水源地 ②泉水周边草木茂盛 ③夏季有野生牛羊来用泉水驱除皮毛内寄生虫 ④泉水周边经常有狼群出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发生原因,新疆的洪水可分为冰雪融水型、暴雨降水型,下图中的甲、乙分别为当地某河流同一水文站所测定的两类洪水流量过程线。
(1)从甲、乙两条过程线中任选其一,判断其所属的洪水类型,并说明理由。
据统计,近年来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局部地区暴雨频率增加。有人提议,应充分利用降水量增加的条件,在该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许多同学却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2)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该地目前不适宜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即积累量与消融量的差值,受大气降水(固态、液态水)、气温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玛纳斯河流域开展以“冰川”为主题的考察活动。研学小组通过考察了解到:玛纳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最大降水量发生在7月份;玛纳斯河属于冰川融水及降雨混合补给型的山溪性河流,是典型的内陆河流。下图示意玛纳斯河流域。
(1)研学小组依据当地水文部门提供的数据,绘制了玛纳斯河流域冰川月均物质平衡和月均径流量变化图(右图)。据图概括玛纳斯河流域冰川年内物质平衡变化的主要特征。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发现,与冬季相比,玛纳斯河流域春季冰川积累更为显著。分析其主要原因。
(3)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玛纳斯河流域月均物质平衡与月均径流量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二者的峰值时期有差异,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月,而最大负物质平衡却出现在8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1.
下渗作用没有明显的日变化,故A错误。材料指出“断面以上流域为无人居住区”,可以排除人为引水,故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泉河径流量日变化特点是早上8点左右流量最大,晚上8点左右流量最小,可以推测造成径流量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蒸发,白天气温不断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加,径流便减少,故C正确。冰雪融化受气温的影响,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径流量大,与图中所示内容不符,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2.
结合图示及上题分析,可知,大泉河径流量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四个季节中,夏季气温最高,蒸发量最大,径流量最小,所以大泉河的枯水期最可能为夏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3.B
4.C
3.
由图可知,流入咸海的河流主要为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条河流发源于天山,受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B正确。该区域地处内陆,降水稀少,降水不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A错误。区域内多沙漠,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不是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C错误。阿姆河和锡尔河,两条河流发源于天山山脉西段,材料并无信息表明阿姆河和锡尔河受高原湖泊水的补给,D错误。故选B。
4.
咸海深居内陆,属内陆咸水湖,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C正确,A错误。咸海属咸水湖,不可能为附近居民提供淡水资源,B错误。咸海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水循环活跃度相对较弱,同时,咸海属于该区域的汇水区,周边多沙漠,咸海对促使周边水资源不断更新的影响较弱,D错误。故选C。
注意内流河与内流湖水体不能直接进入海洋,无法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5.C
6.D
5.
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城市不在补给区,对地下承压水影响较小,A错误。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城市地面硬化对趵突泉水位影响不大,B错误。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C正确。图示径流为地下径流,城市内涝主要是地表径流短时间增大引起的,D错误。故选C。
6.
喷泉水为地下承压水,只有地下水位上升,高于喷泉地面,趵突泉才可能喷涌,因此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最关键的因素是地下水位上升,D准确。故选D。
地下水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承压水一般有固定补给区。
7.A
8.B
7.
由图可知,在1-6时左右,该地区10cm深度土壤湿度大于20cm深度土壤湿度,出现逆湿现象。所以本题排除B、C、D三项,选择A项。
8.
由于绿洲边缘的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1-6时地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结,但量小,只能下渗至浅层土壤中,因此出现逆湿现象,B项正确,A项错;荒漠中的绿洲是绿洲边缘地区水汽的主要源地,绿洲风弱时,会导致水汽输送量小,逆湿出现概率会降低,故C错;在1-6时,绿洲边缘的荒漠地区比热容小,降温快,气温低于绿洲内部地区,该时段的气流由荒漠吹向绿洲,D项错。所以本题B项正确。
绿洲边缘的荒漠,来自绿洲的水汽较多,夜晚气温下降时,水汽凝结后下渗快,容易形成逆湿现象。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使土壤中水分含量增大,改善土壤条件。
9.C
10.D
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9.湖泊水和河流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从图中看9月~12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主要季节是秋季,C正确。故选C。
10.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水和湖泊水位低,D正确。故选D。
11.C
12.B
11.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代表“地表径流”的是Q1。由图可知,从图最左段至T1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至最大,T1-T2之间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T2时刻地表径流为0,T2时刻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T3时刻是壤中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T4时刻是浅层地下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流域内植被破坏后,径流流速变快,植被截留、下渗减少,Q1增加,Q2减少;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量向土中入渗,除补充土壤含水量外,逐步向下层渗透,如能达到地下水面,则成为地下径流,流域内植被破坏后,,下渗减少,Q3减少。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13.D
14.C
13.
读图可知,图中甲水系干支流组合而成的流域轮廓形如扇状的水系,这种水系汇流时间集中,易造成暴雨成灾,M位于流域出口处,洪水陡涨陡落,流量过程与图中D相符,故选D。
14.
读图可知,图中乙图干流两侧支流分布较均匀,近似羽毛状排列的水系,为羽状水系,汇流时间长,暴雨过后洪水过程缓慢,洪水不易泛滥,N以上河段干流粗壮,支流短小且对称分布于两侧,是羽状水系的典型代表。故选C。
一条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称为水系,水系有各种各样的型态,不同的型态可产生不同的水情,中国地形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因此水系型态也多种多样,包括:树枝状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平行状水系、格子状水系、网状水系等。
15.D
16.A
15.
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正确;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误。故选D。
16.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正确;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正确;“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可能降低江河水位,③错误;“雨水银行”有助于绿地发展,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地表径流(如调水工程;水库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包括:植树造林、铺设渗水砖、人工降水等有利方面;地面硬化、乱砍滥伐、围湖造田等不利方面。
17.C
18.C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及森林的生态意义。
17.分析图文可知,a、b两条曲线中,a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曲线所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说明b曲线所示径流量受到了水库的调节作用,故b曲线是筑坝后测得的,A错误;该河位于我国,且该河在一年中有两个汛期,夏汛时河流主要由①补给,故①为大气降水,B错误;春汛时河流主要由②补给,故②为季节性积雪融水,C正确;③补给量稳定,且汛期时③补给量小,故③为地下水,D错误。
18.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被砍伐后,雨季河流流量将增大,水位将陡涨陡落,含沙量将增大,故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起伏都将变大,河流流量峰值和含沙量峰值都将变大且提前。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19.D
20.C
19.根据图示信息,I河流在4、5月河流径流量增加较多,并且在7、8月也增加较多。说明I河流一年当中应该有两次汛期。所以I河流应该是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的松花江。II河流一年当中主要在7、8月河流径流量增加较多,说明II河流一年可能只有一次主要的汛期,所以II河流应该是阿克苏河。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水源补给应该是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①②错误,③④正确,即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20.
9~11月松花江的河流径流量大于阿克苏河,需要从水源补给和水分蒸发两个角度思考。水源补给上,I河流即松花江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II河流即阿克苏河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于冰雪融水。9~11月两条河流补给都较少,而阿克苏河径流量减少较松花江多,故需要从水分蒸发的角度思考,松花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河流径流量大。阿克苏河纬度比松花江纬度低,气温相对较高,蒸发较强,河流径流量小。水分蒸发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于气温,C项正确。ABD项错误。
温度、液面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
21.B
22.C
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21.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读图判断即可。
22.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选C。
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23.C
24.C
该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及水文特征。
23.结合东北地区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图示c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断为夏季降水;b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故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而a补给终年较稳定,故判断为地下水补给。d补给与河流有互补关系,为湖泊补给。故选C。
24.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淮河为夏季降水补给为主,夏汛明显,故选C。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2.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3.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4.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5.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25.B
26.C
25.
由材料可知,此系统将空气输送到一个地下管道网络,其中的水汽(尽管很少)得到充分冷却而凝结、收集到的液态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输送空气干预了③水汽输送环节,水汽得到充分冷却而凝固干预了⑤降水环节;水传送到附近的植物根部干扰了⑥下渗和⑧地下径流环节,③⑤⑥⑧正确。故选B。
26.
适宜推广该系统的地区为干旱地区,水循环环节⑦为地表径流,规模过小或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地表蒸发强烈,即环节④理论值过大,C正确。海洋蒸发量较大,水汽输送少但不是没有,干旱地区下渗及地下径流较少,ABD错误。故选C。
1、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水循环的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水循环的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27.D
28.B
27.
由图可知,植物蒸腾、湖泊蒸发是陆地水体水量支出的过程,对地表径流没有直接的补给作用,AB错;地下径流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地表径流有补给作用,但补给水量较小,故C与题意不符;大气降水落到地面之后,一部分水分通过蒸发蒸腾返回大气中,一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所以外流区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D正确。故本题选D。
28.
依据材料分析可知,与外流区相比,内流区一般分布在远离海洋或为山脉所环抱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较小,A错;由于内流区距海较远,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水循环不活跃,所以水资源更新慢,B正确;由于内流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蒸腾量小,C错;地下径流的补给也主要是大气降水,由于内流区降水较少,所以地下径流量不大,D错。故本题选B。
内流区参与陆地内循环,主要分布着内流河:①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②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③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为丰水期;④径流量小,流程短且变化大,多注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冬季甚至断流。
29.C
30.D
本题以艾肯泉为背景,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联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分析的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
29.结合材料信息,艾肯泉直径10多米,如同沸腾的开水,咕咕上涌,长年奔流不息,可知,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于地下水,AB项错误。艾肯泉位于昆仑山下,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其形成可能与地壳运动产生的深大断裂构造有关,C项正确。该处海拔较高,周围土壤颜色虽然色彩斑斓,但应该冻土广布,D项错误。故选C。
30.
根据题意该泉水含有大量铁离子和一定浓度的流,所以并不会成为动物的饮用水源,①错误。该泉水周围是雪山脚下的广袤草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西部边缘,海拔较高,但氯化钠含量很低,泉水周边草木不会很茂盛。②错误。夏季泉水中会有野生牛羊用泉水驱除皮毛内寄生虫,因此周围经常会有狼群出没,③④正确。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专家推测,艾肯泉的形成可能与深大断裂、含水层发生倾斜有关。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活动地块边界,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阿尔金断裂带、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断裂带等大型地震断裂带均穿过青海。而在断层地带常有沟谷发育,有时会出现泉和湖泊。
31.(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对知识的运用和调用,难度一般。
【详解】
(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32.(1)甲为冰雪融水型洪水。冰雪融水补给量小,洪水流量峰值小;冰雪融水量受气温变化影响大,流量具有周期性或日变化。
或:乙为暴雨降水型洪水。暴雨补给量大,洪水流量峰值大;降水集中,洪峰历时短或流量变化大。
(2)塔里木盆地位于内流区,循环水量小;(或:深居内陆,距海远,水汽输送难以到达)。年降水总量较少,变率大;地表水蒸发作用强,沙质土壤,易下渗;地表径流较少;水资源总量少。
本题考查影响塔里木盆地农业发展的因素及河流水文特征的判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及综合思维。
(1)
甲为冰雪融水型洪水,因为甲过程线流量具有周期性或日变化比较明显,一般在当天气温较高时,流量最大,但是由于冰雪融水补给量小,因此导致洪水流量峰值小,甲图流量明显比乙图流量小。乙过程线为暴雨降水型洪水,暴雨短时间降水强度大,地表汇水量大,河流补给量大,因此洪水流量峰值大;暴雨降水集中,洪峰历时短或流量变化大,符合图乙的特征。
(2)
塔里木盆地位于内流区,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循环水量小,农业发展受水源限制;塔里木盆地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变率大,不稳定,影响农业发展;塔里木盆地多沙漠,夏季气温高,地表水蒸发作用强,沙质土壤,易下渗,地表水少;地表径流较少,多季节性河流;总体水资源总量少,不能满足农业大规模发展需求。
33.(1)积累期(10月-次年5月)弱积累,消融期(6-9月)强消融。【积累期(10月-次年5月)历时虽长但积累不明显;消融期(6-9月)历时虽短但亏损严重。】
(2)春季气温回升,气温较高,冰川弱消融,而降水却明显增多,最终使得冰川积累更为显著。
(3)7月气温高,冰川消融量大,且降水最多,使得该月径流量最大;降水最多,气温相对偏低,降水对冰川消融有缓解作用,使得负平衡状态有所减弱;8月降水相对较少,气温相对偏高,冰川消融最强烈,导致负平衡状态有所加剧。
该试题难度较大,以玛纳斯河流域图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读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
(1)判断冰川年内物质平衡变化,要看月均物质平衡。月均物质平衡这条曲线的斜率,表明它的变化速率;当月均物质平衡大于0则为积累量,小于0则表示在消融。从图中看出月均物质平衡在10月-次年5月大于0,则表示这几个时间里月均物质平衡积累,但是该斜线斜率小,则表明积累不明显; 6-9月小于0,则为消融期,斜率变化大,则表明虽然历时短但亏损严重。
(2)春季气温回升,虽然冰川消融但是消融相对较少,同时降水明显增多,积累量大于消融量,故冰川积累。
(3)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月,是因为该地7月气温高,冰川消融量大,且降水最多,使得该月径流量最大。最大负物质平衡却出现在8月,是因为7月虽降水最多,但气温没有8月高,降水对冰川消融有缓解作用,使得负平衡状态有所减弱;而8月降水相对7月较少,气温相对偏高,冰川消融最强烈,故最大负物质平衡出现在8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