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扇动翅膀 难逃厄运 鲜艳的花朵
B.回答问题 资源拮据 微弱的光芒
C.露出笑脸 滋润心田 清澈的河水
D.脸色苍白 狂风怒号 慈祥的眼神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脉博 静谧 唏嘘 焦躁不安
B.摩挲 璀璨 青睐 谈笑风生
C.伫立 苍穹 慷慨 甘败下风
D.铿锵 懒惰 防碍 世外桃园
3.烹饪课上,巴顿小组做的是( )
A.红烧鱼 B.煎鱼 C.煨鱼汤
4.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答道:“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背后说人坏话的小人, ! ”。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庆六十华诞联欢晚会成功的原因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B.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这篇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而且对问题的分析也入木三分。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我端起táng cí( )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zhī dào( )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gē da( )。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cuì ruò( )!”
7.写反义词。
沉重—( ) 粗糙—( ) 挽救—( )
鼓舞—( ) 脆弱—( )
三、语言表达
8.春节,盈盈家请客喝酒,父亲叫读初三的女儿盈盈给客人倒酒,盈盈不小心将酒倒得溢在桌上,一时,他觉得不好意思。为了摆脱尴尬,活跃气氛,他便风趣地说:“_____________”
9.妙笔生花
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要求仿用前面一句的句式及运用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穿缀,联成一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谊如_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0.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
11.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13.注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金色的鱼钩》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14.理解词语的意思。
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两句话,通过描写老班长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详解】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识记理解能力。此题出自课外阅读中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烹饪课上,巴顿小组做的是红烧鱼。
4.C
5.D
【详解】
A中语义矛盾,“的原因”和“的结果”矛盾;B中前后不一致,应是“是否闯红灯”;C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读了……后”。
6. 搪瓷 知道 疙瘩 脆弱
7. 轻松 光滑 失去 打击 强大
8.都怪爸爸给我取了“盈盈”这个名字,盈者,满也。瞧,这酒都从杯中满出来了。
9. 彩绸 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花种 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 油彩 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10.己 ; 竞 ; 向
11.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12.①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②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
13.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10.
本题考查学生相近词语的考查。
“以”有表示“因”的意思,“已”有“表示过去”的意思,结合语句“含笑不以艳丽著称”中有含笑不因艳丽著称的意思,所以正确答案是“以”,应划掉“已”。
“竟”有“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竞”有“比赛,互相争胜”的意思,语句“竟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中的“竟然”正确答案是“竟”,应该划掉“竞”。
“像”作动词用,一是表示跟某些事物相同或相似;二是表示如同的意思。“向”有“方向、向谁学习”的意思,语句“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中“像”有“如同”的意思,应该划掉“向”。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从语句“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可以知道“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从语句“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可以知道“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从语句“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可以知道,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把握。
比喻的修辞手法,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它由两部分构成,本题和喻体是相似的两个事物。语句“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把“深山含笑”比作了“北方佳人”,写出了深山含笑的美。语句“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中把“野生的深山含笑”比作了“巾帼英雄”,写出了深山含笑的潇洒。
13.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
结合上文可以知道“另有一株”“深山含笑”不是指真的花,而是“那两位来村子里支教的老师”,所以我的理解是“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两个来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就像深山含笑那样美丽、潇洒,他们默默在边远山区做着贡献,他们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14.形容人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15. 语言 动作 神态 尽职尽责 舍己为人
14.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奄奄一息”在文中指的是老班长气息微弱,临近死亡。
15.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和人物形象。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是对老班长的神态描写;“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是对老班长的动作描写;“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是对老班长的语言描写。
老班长提醒大家还有二十多里路,叮嘱大家一定要走出去,这体现了老班长尽职尽责、认真负责。老班长不愿意喝鱼汤,想让给其他人喝,这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无私奉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