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3:4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梅花的一项是( )
A.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下面诗句与其它三句不是一类的一项是( )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D.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漫灭(màn) 拥挤(j ) 交叉(chā) 绣花(xiù)
B.绽放(dìng) 屈原(qū) 徜徉(yáng) 炫耀(xuàn)
C.仲裁(zhōng) 胆怯(qiè) 曝晒(pù) 涉过(shè)
D.光晕(yūn) 余晖(huī) 赤脚(chì) 杜甫(f )
5.下列不是屈原的作品是( )
A.《九僧》 B.《九歌》 C.《九章》
二、填空题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是绿的,________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________也是绿的。
3.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________________。——艾青
4.音乐有节奏性,诗歌也一样,正如朱光潜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像( ) 粉( ) 淡( ) 辉( )
象( ) 料( ) 谈( ) 挥( )
刮( ) 挤( ) 静( ) 飘( )
话( ) 济( ) 净( ) 漂( )
三、语言表达
8.同学们在互相交流读了这首诗之后的感受,你也来说一说吧。
我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星期天,小林到公园玩,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中山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从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呀!”
(1)老大爷所说的“里”实际是指同音字“______”,暗示小林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林,你应该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过年
梁实秋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来说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好,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pū pù)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无通红,也很不舒服。炕桌上呼三喝(hē hè)六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的,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gōng gòng)看祖先的画像,长辈指着说:“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交,高祖母……”虽然都是那样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仍不能领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一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数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盒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磬(qìng),事实上是天天打打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dǎo dào)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台。
初一起得特别早,梳小辫,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年,骡子轿子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面,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清”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头,才算礼成。这个差(chāi chā)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jué jiào)得窝囊。
10.给短文中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1.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12.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家乡过年的习俗有哪些?请你概括出来。(不少于4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针对短文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粽子
每年端午节,住在怡保的家婆便大忙特忙。
白天,她抹粽叶、洗糯米、腌猪肉、剥栗子、切鱿鱼丝、浸冬菇。
忙到子夜,桌上堆起像山一样高的粽子。不是传统的三角形的,而是厚实的椭圆形,每个足足一斤重。
凌晨一时,她正式生起炭火把粽子放入巨型的大锅里煮,彻夜地煮。她自己呢,也彻底夜不眠,守在炭炉边,不断地往火堆里添柴,在大锅里加水。垂在耳旁的鬓(bìn)发,为汗湿透,火光一照,银亮银亮的。
此刻,锅里的粽子,在她眼里,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她脸上那股专注而执著的神情,让我想起烧陶的艺人。
天泛鱼肚白了,粽子还在锅里滚。
她把一夜不曾合眼的疲乏一股脑儿地抹到湿湿的面巾上,又去守她的粽子。粽子足足嘶叫了10个小时后,终于喷出了异香。
把粽子从锅内提出来,摆凉,然后,平均地分成了几份,搁(gē)进竹篮里,让她几个远道而来的儿子携回家去,给媳妇、给孩儿们吃。
粽子里各种材料的香味,深深地渗(shèn)进了粒粒分明、绝不粘口的糯米里,食毕,余香犹存。
别人问她秘诀,她说:“我的糯米不浸水,煮它十个小时,让它自然熟、自然香。”别人学她,总学不成。
原因是: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与爱心。
15.按照原文填空。
( )的大锅 ( )的面巾 ( )的糯米
( )地添柴 ( )地渗进 ( )地煮
16.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波浪线,再试着写一个比喻句。
                
17.文中一次次写时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18.家婆的粽子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值得我们敬佩。他们有的学习刻苦,有的见义勇为,有的热心肠,还有的心灵手巧……请以“我心中的偶像”为题,通过典型的事例,写一写在你身边令你敬佩的一个人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朗读。诗歌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能基本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可以用语法知识分析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句子的结构。这样能较准确把握古诗文句子的自然停顿。D.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2.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A.“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出自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意思: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这是描写梅花的。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王安石《梅花》意思: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这是描写梅花的。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王安石《梅花》意思: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这是描写梅花的。
D.“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意思: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这是描写菊花的。
3.B
4.A
【详解】
考查对字音的辨析与识记。
B项,绽放:zhàn fàng。
C项,仲裁:zhòng cái。
D项,光晕:guāng yùn。
5.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作者和作品的对应,要知道屈原的代表作有《九歌》和《九章》《天问》等,并没有《九僧》。
6.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刮的风 下的雨 阳光 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名言的默写与理解能力。
1.本题出自冰心的《繁星(七一)》,诗的内容:“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2.本题出自艾青的现代诗《绿》,诗的第三小节内容: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
3.本题考关于诗歌的名言,艾青所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这是诗美的一种本质,诗美在历史车轮前进的滚动中闪现出来,在新的事物与旧的事物的搏斗中闪现出来。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追求。诗人这个号召行动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
4.本题考查关于诗歌的名言。“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现当代美学家朱光潜的名言。意思是诗句要有鲜明的停顿及抑扬的节拍感,亦如音乐必需的节拍和旋律感。说明了诗的节奏的重要性。
7. 好像 粉色 平淡 光辉 想象 预料 谈话 挥舞 刮风 拥挤 安静 飘舞 说话 济南 干净 漂流
8.绿是由大自然这位画家用阳光、用雨水、用春风调出来的最美的颜料。
【详解】
本题考查创意表达的能力。完成本题要结合全诗内容、题中示例并想象画面,《绿》这首诗用丰富的想象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生机盎然的景象。写自己的感受时可以直接描写想象到的画面,也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对绿的赞美之情。
9. 礼 小林不讲礼貌 老爷爷,请问到中山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呢?
10.pū√ hè√ gòng√ dǎo √chāi √jué√
11.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
12.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不好往嘴里送。
13.①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②叩头领取压岁钱。③放鞭炮。④初一换新衣,见人就请安。
14.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10.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读音,要注意正确的音节和音调即可。
11.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短文是围绕“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这句话来写的。
12.本题考查的是句型的变化。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即可。本题中是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注意意思是不好往嘴里送即可。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作者家乡过年的习俗有①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②叩头领取压岁钱。③放鞭炮。④初一换新衣,见人就请安。
14.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符合题目中心思想和主旨的内容即可,要符合原文的逻辑以及社会正能量。例如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时间顺序。
15. 巨型 湿湿 绝不粘口 不断 深深 彻夜
16.别人买不到她独有的两项“材料”——耐心与爱心。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7.体会到了做粽子的用心和耐心
18.是艺术品,有异香,绝不粘口,余香犹存
15.
16.
17.
18.
19.范文:
我心中的偶像
我心中的偶像是我亲爱的妈妈。
我的妈妈三十多岁,中等个儿,有一点胖,可爸爸说那叫丰满。她长着一双好看的眼睛。她不是很漂亮,却很有风度。
我妈妈是进修学校的老师,她工作很认真,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我好几次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走了,你却还要做事呢?”妈妈都耐心的对我说:“这是我的责任,你的责任就是学习好知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妈妈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责任。
妈妈很关心我的成长,他一直坚持给我写成长日记。我觉得看关于自己的成长日记必看童话故事还要有趣呢!
我真的很崇拜我的妈妈。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命题作文,仔细阅读材料要求,按照要求确定文章的主旨,围绕主旨进行描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文章要有逻辑即可。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选择熟悉的人进行写作,这样有助于我们写作。②要有人物的细节描写,可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③要通过典型事例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一件事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多件事要安排好内容的详。④结尾可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