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一历史试题
必修2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纸。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我国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分布如下,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滕州宏道院、滕州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A.汉代陕西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B.汉代山东的农耕技术最先进
C.汉朝使用牛耕技术的范围较广 D.汉代牛耕技术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
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3.右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分工结构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城郭之民,类多工商”
B.城市与乡村为行政区域划分单位
C.城市商业功能从属于其政治功能
D.“市”成为城市活动的中心
4.《东京梦华录》载:“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如此生鱼有数千檐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口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马行(街)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材料主要体现了北宋
A.市场分布类化 B.彩瓷交易频繁 C.商帮经营兴盛 D.长途贩运繁荣
5.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
6.康熙年间,广州西郊迁入大量来自海边的渔民、乡民,这些地方逐渐成为摆卖鱼虾、桨橹等商品的圩市,房屋店铺逐渐成行成市,称为“移民市”。后来,清廷为安抚民心,改“移”为“宜”,并刻“宜民市”石匾(如下图)。宜民市的设置源于
A.南方工商业市镇全面繁荣 B.康熙帝重视缓和满汉矛盾
C.“海禁”政策使大量渔民内迁 D.广州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
7.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这些现象
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8.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9.根据对英国某镇十八个教区手工业者情况的调查,发现那里在1850年有鞋匠、木匠、石匠、铁匠、水轮工、茅屋工共328人,到1910年已降至118人。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深入 B.圈地运动的影响
C.手工工场的发展 D.工厂机械化的冲击
10.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
A.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B.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
C.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 D.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
11.读表,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18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等地20年间农村人口减少量
地区 宾夕法尼亚 新泽西 纽约 康涅狄格 弗蒙特
减少量 40% 25% 83% 60% 75%
A.农村经济出现了严重衰退 B.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C.工业化发展的程度不均衡 D.农村生产环境的严重恶化
12.“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下列结论与材料信息相符合的是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迅速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 ④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盖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者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吴啻千百万人。”材料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B.近代民族工业遭遇困境
C.洋务运动已经初见成效 D.中国手工纺织业的衰败
1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5.1927年,蒋介石让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承销债券,被以纱业艰难为由拒绝,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其家财。下列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受西方列强压制 B.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C.民族资本受官僚集团压制 D.民族工业彻底衰微
16.阅读下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37年及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工厂(家) 占全国比重 资本(万元) 占全国比重 工人(人) 占全国比童
1937 19 0.48% 305.2 0.82% 5787 1.26%
1942 546 20.56% 16931 8.8% 33074 13.7%
A.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中心 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抗战时期西北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1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8.1960年冬,中共中央指示:农村生产队的产业永远归队所有或使用,永远不许“一平(平均主义)二调(无偿调拨)”。公共积累不能多,公共工程也一定不能过多。不是死规定几年改变农村面貌,而是依据情况一步一步地改变农村面貌。中共中央这一指示意在
A.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B.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纠正农村右倾错误 D.否定农村人民公社体制
19.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农村人为了挣得一口饱
饭吃,穿越层层铁丝网,泅渡到资本主义地界去打工;而截至2012年底,深圳拥有1000多万人口,综合经济实力、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内地大中城市前列。出现这一显著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实行对内改革 B.深圳紧靠香港
C.深圳人民吃苦耐劳 D.深圳最早成为经济特区
21.《舌尖上的中国2》近段时间火爆荧屏。下列关于近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西餐成为普通民众的主要饮食方式
B.表面是饮食的变化,实质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C.孙中山认为近代中国事事不如西人,也包括饮食在内
D.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在那时进入中国市场的
22.1914年上海发布了《公路安全须知》,规定了行人、乘客、驾驶员、修理员等须注意的事项。其中有“协助救济翻车,扶弱伤者……行车遇险应协助救伤并据实报告,大车让小车先行”“过牲畜时勿使快车或急鸣喇叭”“不要一面走路一面看报”等等。这印证了
A.近代交通文明在上海逐步确立 B.中国的交通领域开始近代化
C.城市民众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 D.临时政府通过立法规范交通
23.1937年8月14日《申报》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如下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申报》的营销方式十分独特
B.实业和救国是矛盾的统一体
C.发国难财的制烟公司不道德
D.广告内容增添了时代元素
24.关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中胡佛总统的作为,史学界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胡佛在危机期间是有作为的,曾采取积极果断的反危机措施,尝试使用多种革新性计划。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并没有缓解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严重。这两种评价
A.只有一种评价真实可信 B.由于视角不同而形成不同言论
C.都缺少对人物所处时空的分析 D.相互对立并且彼此矛盾
25.斯福在新政不断遭到攻击时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十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海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一直遭到资产阶级强烈反对 B.美国30年代的大危机具有偶然性
C.罗斯福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D.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欧洲农业科技的兴起是与产业革命同步发生的。蒸汽机用于农业生产,并出现了由蒸汽动力带动的绳索牵引犁。化学对农作物营养、土壤、肥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来探明农业发展中的因果联系。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也为农业科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此,欧洲农业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西方农业科技全面超过了中国。
——整理自李惠红《翻译与晚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推行不等价的掠夺性交换,使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急剧恶化。19世纪末,在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西方农业科技才零星地传入中国。由于绝大部分人和新增人口主要留在农村,农民只有拼命复种和垦殖,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高。清末“新政”期间,农商部虽积极发展农业科技,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晚清落后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状况。
——摘编自邹德秀《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农业科技兴起的积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中国农业科技兴起的显著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科技未能“改变晚清落后”的原因。(7分)
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材料二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立。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材料三2012--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90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5分)
(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5分)
28.(15分)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记录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
——《新唐书·车服志》
材料二 在各个通商口岸城市,衣着华丽、不循规制者大有人在……新式学堂里生动活泼的学生装成为一道规丽的风景线,新式军队也一改过去兵勇时代邀遢的形象,呢制军装映衬出军人威武的英姿;民国以后……衣饰上的平等观念更是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
——苏文生、赵爽《西风东渐-衣食住行的近代变迁》
材料三 19世纪的后三十年西方女性裙子的重心移向后臀,并用堆积的大蝴蝶结和褶裥来增加后部的丰满感,上体的造型则是突出胸部的丰满……塑造出的是既窈窕又丰满、既迷人又端庄的西方美女形象。
——张乃仁、杨琪著译《外国服装艺术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后期西方女性着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
分)
29.(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 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恐无可恐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材料三 再有时他(指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运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表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
——以上资料均引自《纽约时报10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罗斯福复兴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这两个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主要阻力来自什么人?从记者们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其采取的强硬措施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判断“共产主义”指的是什么?该材料说明了什么?(3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YL人民教育)高一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 CBCAA 6-10 CBADC 11-15 CADCC 16-20 CAABD 21-25 BADB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1分)(1)积极作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便于工业化成就的推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了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4分,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
(2)特点:被动性;起步较晚;发展缓慢。(3分)原因:列强加紧对华侵略,政局动荡;封建统治腐朽,阶级矛盾激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地矛盾尖锐,不利于农业科技的使用与推广。(4分,答出四点即可,每点1分)
27.(13分)(1)思想: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经济。(1分)
原因: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探索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出现较大失误;中国经济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经济建设已经启动,急需资金和技术。(2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2)历史机遇:1984年天津成为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后又成为环渤海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3分)
新变化:大力吸引外资,“三资”企业发展迅速;外商投资及外贸出口迅速增长;引进高科技,高科技产业群初具规模。(2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3)示例一: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20世纪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引进外资和技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1992年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逐渐深入。
示例二: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开展,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90年代,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天津等地对外开放提供了历史机遇。当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分享机会和利益,互利共赢。中国对外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任选其一即可,5分)
28.(15分)(1)特点:具有严格的等级规范。(1分)
原因: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小农经济占据统治地位。(3分)
(2)变化:突破等级观念;个性鲜明;职业特点突出;服饰平等得到法律保障。(3分,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原因: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教育的发展;新式军队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西学东渐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3)特点:注重个性;崇尚美感等。(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民主政体的确立与完善;女权运动兴起(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地位的提高)等。(3分)
29.(11分)(1)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
措施:金融,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与金融秩序;农业,用行政手段让农民减耕减产,政府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减少过剩。(4分)
(2)阻力:企业主。(1分)
措施:强迫烟煤等企业主接受《全国工业复兴法》,遵守公平竞争规则。(2分)
(3)指的是人民革命(或工人运动)。(1分)
说明:危机期间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可能会导致人民革命,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