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中心对称图形》选自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八节。下面我将从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评价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标解读: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标中同时指出,本节的具体要求是: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灵活运用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本节的内容,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意义,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猜测,验证,交流,并且内容的出现呈现不同表达方式,以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设计中,由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标志引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一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变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建立几何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以后的一节内容,它是“轴对称图形”“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区别,同时,与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平移,旋转,轴对称)中的旋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渗透旋转变换的思想方法,用运动的观点研究问题,加深了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
三、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能够发挥空间想象力,辨别一个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积累审美体验。
3、经历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理逻辑能力。
4、能够掌握并应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四、评价设计:
1、通过“合作探究”中的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自主发现”以及“情景导入”“智力闯关一”中的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知识提升”“提升自我”中的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操作体验”,“思维创新”,“思维拓展”“智力闯关二”及“课后延伸”的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
五、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好奇心强,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兴趣。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较弱的阶段,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较差。我的对策是设计较多的动手操作体验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多动手,多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的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在设置问题情景和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充分揭示概念形成过程,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我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动态演示,自制教具演示。
学法指导。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是很重要的。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采用的方式是自主活动探究法、合作交流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以下五个环节,现分别说明如下:
(一)情景导入
我首先利用课件出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图案引入本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奥运会出发,激发求知欲望,引发情感共鸣,追求对知识的探讨,让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二)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分两部分:
1、合作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在回顾梳理轴对称图形和旋转的有关知识后,以学生最熟悉的、最简单的线段、平行四边形和四叶风车为例,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展示交流、归纳概括、判断辨认等环节,揭示中心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加深对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这样由浅入深,让学生自己找到主要规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提升: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四叶风车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采用挑战自我的形式体验性质的应用,并利用操作体验、思维创新与拓展等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以及正多边形的性质,采用填空的形式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这样做,旨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自我,进一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与旋转的关系,巩固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以及正多边形的性质,体会知识的前后联系。它必将对理解定义,发展想象力,感受对称美,培养分析、鉴别、归纳意识,开拓思维大有益处。
(三)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实际上就是自我检测,设置的目的就是通过自检,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做到堂堂清,节节清,不留尾巴。题目的设计走近车标,走近字母,走近生活,把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适当结合,探求规律性的结论。这样做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通过反馈矫正,查漏补缺,进一步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与性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谈收获,说体会。
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回顾本节的内容,谈收获,说体会。在小组交流补充的基础上,教师强调本节的要点。这样做,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通过梳理归纳,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归纳、概括的能力。
(五)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分两部分:1、欣赏图片。2、创作设计。让学生通过欣赏伦敦奥运比赛场馆,感受对称美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七、板书设计
1、定义。2、性质。3、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简洁、有条理的板书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