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中考卷现代文阅读命题追求教学评一致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衢州中考卷现代文阅读命题追求教学评一致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8: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教、学、评一致
衢州中考卷现代文阅读命题追求
“科学的考试和评价,能引导教师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因此,考试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发挥导向作用。
——章新其《语文命题技术研究》

文学作品阅读体现教材教方法(知识)、教文类的阅读观
01
选文——衔接学生日常阅读,引领精神成长
CONTENTS
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第一定律》
教材依据:统编教材七下第六单元以探险和科幻为主题,学生不仅在单元中学习《带上她的眼睛》科幻小说,而且开展《海底两万里》《基地》等科幻小说整本书阅读。
“当然,文本的选择不仅仅在于内容体裁,我们还需要对文本的表达特点、难度篇幅、价值内涵有一个综合考量。这对教师的文本把握和命题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对学生而言,在紧张压抑的考场中读到没有陌生感和意外感的文本,有助于提升其阅读答题的信心,增进语文学习的亲近感。
——章新其《语文命题技术研究》
02
试题编制特点——贴合文本命题
CONTENTS
紧贴语篇紧扣文本特质命题
由语篇走向文类命题
这个题目的落点看起来是“是什么”,但是在阅读当中知道“是什么”并不是我们命题追求的价值。我们真正的指向是“叙述方式”,想让学生知道这篇科幻小说故事套故事的叙述方式的特点和作用,进而能运用。
7.概述文中迈克尔·多诺万所讲的故事。(3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40分)
变化是世界上
唯一绝对的东西
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为了让你的故事更吸引人,请从所学课文或本卷阅读材料《第一定律》中学习写故事的方法:你可以学习运用悬念、伏笔;也可以学习运用对话推动故事发展;还可以学习叙述者讲述的方式。
还可以学习叙述者讲述的方式。
为了
让你的故事更吸引人
题干中的“找出其中一处”悬念属于“是什么”层面,“分析表达效果”指向“怎么用”,对文本进行品味、鉴赏,调动学生的审美鉴赏思维。
8.文中多处设置了悬念,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3分)
此题指向人物分析,但不是从“是什么”方面进行概括,而是从“为什么”上展开理解、分析。基于理解,这是命题的基本理念,也是阅读的关键能力。
9.文中画线处是多诺万讲述故事时的心理变化,请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此题指向科幻小说写法与主题。紧贴文类命题,凸显科幻小说的特质,旨在引导培养科幻小说这一类文的阅读能力。
10.只有科学,没有人情,科幻小说就变成冷冰冰的科学知识的堆砌。探究本文如何体现科技与人性的结合。(5分)
这组试题有相应的语文知识作为凭借,渗透教法、学法指导,既充分科学落实统编教材的思想,又促使语文教师对于构成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的语文知识、方法、策略的关注,体现“教、学、评一致”的命题理念。

非文学作品阅读指向教材媒介文本拓展阅读
01
选文——紧扣时代脉搏,着眼学生的发展
CONTENTS
《科普时报》“媒眼看世界”专栏征稿启事
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统编教材通过新闻“活动 探究”单元指出:新闻教学应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理解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感受新闻语言的特点;关注新闻写法与传播方式变化,更新认识。
“引导学生对媒介传播时语言文字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话语方式进行体认辨析,然后根据所表达内容的需要,来运用媒介进行表达和交流”。
合格公民需要具有基本的媒介素养:以足够的理解力阅读,以批判的姿态审视立场,以负责任的态度运用。
02
试题编制特点——理解中运用,运用中提升
CONTENTS
关注读者从文本中应得阅读收益
调动高阶思维解决阅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
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掌上科技馆”微信公众号内含有科普、资讯、展品、科技、 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B.“媒眼看世界”是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联办的,是促进信息化及科学传播的栏目。
C.征稿启事要求投稿者从“科普影评”和“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两个方向选题。
D.为适合大众阅读,促进资源共享,本栏目面向全国科普爱好者及社会公众征稿。
但是一定要警惕的是把这类题目变成信息比对题,而是应该有一定的理解,最好不是局部的理解,是综合性的理解。
C.征稿启事要求投稿者从“科普影评”和“科技馆展品/展览解读”两个方向选题。
12.从标题推断,下面哪篇来稿可能不符合栏目征稿的要求?简述理由。(3分)
A.《从影片<中国机长>看航空科学》
B.《<克隆人>——现实中的克隆技术》
C.《<流浪地球>——误会中的父与子
此题指向理解以后的运用。信息类文本的考查,很重要的一点是——考查运用,用文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3.中国科技馆通过“掌上科技馆”公众号发布这则征稿启事,你认为有哪些意图?(4分)
此题指向发布手段的意图(好处)。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公众号”这一媒介,调动学生运用生活当中媒介知识的积累,解决这篇文章的阅读问题。
2017年着重考查“区分事实与观点”;
2018年侧重于批判性思维(对现象有思考,对观点有思考);
2019年侧重于新闻媒介的立场以及传播的效果;
2020年侧重于媒介的途径的了解与思考
14.“掌上科技馆”计划增加短视频来提升关注度,阅读下图,给“掌上科技馆”提两条建议。(4分)
衢州卷近四年的媒介素养阅读试题,不仅帮助学生构建起媒介阅读的相关知识,而且引导一线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并为教师们提供了教学方法和路径。
“试题—教材—知识(方法)—能力”清单
题号及考查点 教材(作业本)相应位置 相关方法(知识) 能力
7.叙述者讲故事 七上27页、七下35页积累拓展五、八下108页、九上作业本63页、九下22页积累拓展四、九下作业本22导学三 叙述方式(叙述视角) 理解
8.分析悬念及效果 七下90页思考探究二、七下140页批注、九上139页、九下作业本129页 悬念 理解、分析
9.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原因 七上107积累拓展五、七上作业本66页学习任务二、七下35页思考探究二、七下138页、八上74页思考探究二、九上作业本66页学习任务二、九下26页思考探究一、九下52页思考探究一、九下作业本50页学习任务三 人物及重要语句 理解、分析
10.探究科技与人性的结合 七下146页阅读提示、七下作业本118页第5题、七下第六单元导语、九上第四单元导语、九下第二单元导语 写法及主题 探究
11.获取重要信息 八上92-94页、八上99页思考探究一、八下第二单元导语 信息筛选、辨析 理解
12.利用文本信息作出合理推断 八下第二单元导语、八下37积累拓展四 文本推断 理解、应用
13.依据文本形式、内容,推测意图 八上139页、八下第二单元导语、九上作业本63页导学三、九下13页积累拓展五第(二)题 推测意图 理解、分析
14.联系选文和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七上87页综合性学习、七下101页综合性学习、八上141-147页综合性学习、八下49页综合性学习、九下120页 读图表、联结 分析、应用
我们的想法是,不回避考试的教学反推价值,发挥好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针对当前的教学实际,有必要借力统编教材的实施,将教学改革落向实处。我们也相信,等到每位教师都能深刻领悟、积极落实教材的精神时,紧扣教材这个阶段的命题使命也许可以告一段落了。
2020年衢州卷既充分科学地落实统编教材的思想,又促使语文教师对于构成学生语文素养有重要作用的语文知识、方法、策略的关注,体现了“教、学、评一致”的命题理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