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诗歌鉴赏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9:0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古诗词鉴赏
一、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能力层次:C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
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近几年倾向对比阅读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律诗,涉及各种主题。
三、考试分值:
诗词鉴赏一般在4-6分
三、常见题型:
3.理解意境:
例:“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启发读者去想象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具体描述。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
(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1.寻找意象:
2.描写画面: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4.赏析词句:
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四、解题方法:
1.寻找意象类题型的解答:
读诗作
解诗意
找意象
什么是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题:
后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们描绘了 、 、 和 这四种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 的意境,反映出作者

春潮

野渡
舟自横
孤寂、闲适
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例题解 析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2.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例题解 析
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③万点声。
雨后池上 (宋)刘攽
[注释] ① 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②檐楹:池塘边房屋的瓦檐和楹柱。③荷心:荷叶。
15.诗歌前两句用哪些词语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的静态美?(2分)
水面平、明镜、照檐楹
( 找出两处即给满分)
中考传 真
西溪独泛
唐 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
作者通过描写高鹤、 、秀竹 、 等景物营造了 的氛围。
2019杭州 市中考卷
野山
闲云
清幽恬静
羁旅诗常见意象:
月亮、夕阳、浮(孤)云……
浮萍、秋(霜、蓬草、黄叶)、春草 ……
(孤)雁、猿、杜鹃、沙鸥、归鸟……
驿站、客馆(寒灯)、岸边、溪桥、江楼、车船……
节日(中秋、重阳、冬至、除夕、上元……)
边塞诗的意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芦管,《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2.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1)抓准意象;
(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地表达。
例题分析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市、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 崔道融
[注释]却关:打开门闩。
15.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2分)
悠悠飘荡的小船
碧波粼粼的溪水
中考传 真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①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②。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①姜夔(kuí):宋朝著名诗人 。②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 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
中考传真
3、理解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再现画面。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画面特征。
(3)分析作者的态度情感。
试题演练
十 五 夜 望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庭地白树栖鸦”一句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情景?
答案示例: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创设了一种万籁俱寂的情景,衬托了自己孤寂的心境,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人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诗人通过山雨初霁、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莲等意象塑造出一种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静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也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诗歌举例
赏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想像出诗中的图景画面。我们应学会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字词语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要和景物的特点相吻合。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
(3)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提问方式: 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 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题思路:
(1)抓住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活用词等分析,理解该词在句中的含义;(词不离句)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
(含义/修辞+句子描述+表达作用)
4.考点解析—赏析语言
鹧 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问:“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中哪两个词用得好?你能分析一下吗?
“乍”、“才”。“乍”和“才”的意思都是“刚刚”,表明游子一听到鹧鸪啼声,就禁不住以袖拭泪; 闺中少妇刚开始唱曲,听见鹧鸪的啼声,就 难过得把眉眼也低下来了。“乍、才”二词 凝练、贴切地写出了鹧鸪啼声哀怨凄切、 动人心的特点。
课堂
演 练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释]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浣溪沙 (宋)欧阳修
15.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
“出”是“显露”的意思。凝练而传神地写出了荡秋千时,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形,也暗中写出了可爱的秋千女的形象。
中考传真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纺。③腔:曲调。
3.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 “衔”含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与地面平行之意,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纯朴无邪等)。
试题演练
十 五 夜 望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一句“落”在炼字上颇有妙处,试做简要分析。
案示例: “落”指物体失去支持而掉下来,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形象的动感。同时也与“无声”相契合,凸显月夜的静。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①明镜照檐楹②。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③万点声。
雨后池上
拟人,东风忽然吹起,池边杨柳飞舞,写出了雨后池塘的动态美。
[注释] ① 淡磨:轻磨拂拭。古代用铜做镜子,铜磨光以后能清楚地照见人影。②檐楹:池塘边房屋的瓦檐和楹柱。③荷心:荷叶。
16.“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筒要赏析。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荜门(bì):简陋的住处。
(2)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诗歌后两联诗句作简要赏析。
写出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悠然闲适
春山月夜
唐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泉水清澄明澈照
见月影 花香衣香 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可爱的童心 游玩的兴致
5、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2019绍兴中考
南阳道中田禾大稔①喜而作歌
[明]张元忭②
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
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③。
【注释】①稔(rěn):谷物成熟。②张元忭: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曾祖父。③骅蹓足:骅,骏马名;蹓(liù),慢慢走,散步。
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3分)
谷物丰收;乡村景美;乡风淳朴、平和祥乐。
南行别弟①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
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
到地一无声。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
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
莫将孤月对猿愁。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1.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019台州中考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
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
2019丽水中考
春 草
[宋]刘 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第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三、四两句借物抒情,抒发了诗人 厌恶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的思想感情。
课堂演 练
 北陂杏花① 宋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②碾成尘。
杏花 唐 罗隐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① 陂(bēi)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② 南陌:这里指泥泞的路。
(2)请赏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前一首作者借北陂杏花的高洁与孤芳自赏的品性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希望远离喧嚣的俗世,追求宁静淡泊生活的愿望。后一首借梅花的凋零换来杏花的开放,表达作者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北陂杏花的高洁 孤芳自赏
梅花的凋零换来杏花的开放
远离喧嚣 追求宁静淡泊
人世无常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 特别提醒
2、要学会答题,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