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整合复习 基础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整合复习 基础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08:36:38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复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驳船(bó)   轰响(hōnɡ)   隧洞(shuì)  笑涡(wō)  
B.富饶(ráo)  纤绳(qiàn)  簇新(cù)  绯红(fēi)
C.舵手(tuó) 深渊(yuān) 翡翠(fěi) 遮住(zhē)
D.阎罗(yán) 迷惘(mánɡ) 蠢笨(chǔn) 号叫(háo)
2.(2021·内蒙古质检)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3.(2021·新疆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精神,就要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B.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
C.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D.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研制疫苗为世界防疫发挥了重要贡献。
4.(2021·银川模拟)将下列三句填在横线上,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电视剧《山海情》运神思之笔,从一个小伙子的成长写出了大时代的奋进,用一个小村镇的故事讲出了大中国的情怀,以小体量的篇幅浓缩了大道之行的气象。__________,《山海情》首先是写给宁夏人民的一首质朴的颂歌。____________ ,《山海情》也是献给福建人民的一首豪迈赞歌。____________ ,志合于闽宁两地对口协作的扶贫开发事业,合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①“登山则情满于山”  ②“观海则意溢于海”  ③“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5.(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综合性学习。
(1)我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了“关爱你我”社会实践活动,针对七年级学生就“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部分)见下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七年级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
项目对象 身体健康 兴趣爱好或特长 心理健康
女生 33.53% 66.41% 47.42%
男生 42.66% 65.72% 34.61%
①请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并得出你的结论(写两条)。
答:__表明大多数同学都希望老师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或特长;男生更多地希望老师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女生更多地希望老师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__
②请针对你的结论,给老师们提出两条有价值的建议。
答:__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或特长;要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__
(2)某班团支部为响应学校“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明党恩”的号召,组织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面是李明同学替团支部拟的活动通知。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有三处错误,请你改正。
通知各位同学: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为更好地带动我们班“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明党恩”活动有效开展,团支部定于2021年7月1日下午3点,在一楼阶梯教室进行“党史知识竞赛”,报名参赛的同学准时参加竞赛。×年级×班团支部2021年6月28日
答:__①把“带动”改成“推动”;②把“在一楼阶梯教室进行”改成“在一楼阶梯教室举行”;③把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并且署名在上,日期在下。__
二、阅读理解
(一)(2020·内蒙古通辽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白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渣重积的样子。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   (2)以顺为正者( 标准,准则  )
(3)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披散 ) (4)遂自投汨罗以死( 于是,就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__(他们)一发怒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__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__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能够随世俗的变化而改变。或者:圣人不拘泥于外物,能够随时势变化改变(自己)。__
8.【甲】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答: _(1)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__(2)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__(3)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
9.屈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举世混浊”时却独自“怀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说“__不得志,独行其道__”(用【甲】文中的语句作答),最后因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自投汨罗而死,这也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__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 __”。请你另举一例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__示例一: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誓死不降元__示例二:苏武持节牧羊终归汉__。
(二)(2021·新疆中考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树  祖
贾梦玮
①我喜欢看树,特别是古树。每一次与古树相见,我总觉得是受了上天的眷顾与恩典,否则千载悠悠、芸芸众生,凭什么我们就能相见。那些古树,几百年、上千年地活在世上,那要经历多少、怎样的时光 与古树对视,树当然不会改变,但看得久了,看树的人不由自主地有了变化——当然是心理上的:人犹如此,树何以堪 人把自己看成了一棵树。
②树不再是“他”,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你”。
③甘肃平凉多山,多树。平凉的树,都富生气,而且活泼可爱,那是因为他们的老祖仍健在。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树们因此都是孩子:在老祖慈爱的目光下,他们都有小儿女的姿态。
④我们特地去甘肃平凉拜望被称为“华夏古槐王”的树祖。黄昏时分,我们登上半山腰,在开阔的山腰平地上,蓦然、蓦然见到他——只能是他,那是祖、是王!虽然他头上没有皇冠,但那巨大的树冠一下震撼了我——皇冠是人为戴在头上,而树冠再壮观,也是从自己的身体里长出来的。品种是国槐,主干胸围十米多,七八个成人才能合围,树冠东西、南北宽都将近四十米,占地面积近两亩。有八大主枝,相互交缠,基围最小的也有三米,最大的近五米。躯干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五倍子等树种以及小麦、玉米等多种植物。都是“啃老族”。
⑤据专家考证,他的年龄是三千二百岁。三千二百年前,那还是商周,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更不要说唐宋元明清了,如今的我们要花好大的劲儿、用多种参照系才能想象他的“老”。关键是,他仍健康,枝枝叶叶沛然有生气。绕树三匝,因为他年事特别高,我心中凛然;因为他老,我又有在他跟前撒欢耍赖的冲动。我们都是树祖膝下的孩子。
⑥当地朋友在树祖跟前放了桌子、板凳,摆上了水果、瓜子、茶水,我们坐着看树。树祖已经成为独特的具体,有他的前世今生,成了相对于我的“你”。树也有自我意识吧,那样,我也可以妄想成为树祖的“你”,我和你!我用眼睛听你,用耳朵看你,并用“心”转换意念,揣摩你。
⑦想当年,不知是何人栽下了你,或者只是一只鸟遗落了一颗种子、无心长成了你 三千多年来,你经历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多少风雨、彩虹,那都不算什么。多少暴风、雷电、地震、山火、虫害,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此处在半山腰,古代应该人迹罕至,人为破坏不易。雷电因旁有山峰,击中你的机会减少;扎根处在宽阔的平地,地震不能把你震塌。人心险恶,我们怎么想那恶、那险都不为过,你是如何逃过无数劫难,那些险恶心思因为什么未能落实 “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你是怎样幸运地一次次躲过了刀斧之灾 根仍在汲取,叶仍在吐纳,空气和土壤一定是永不停歇地和你进行着交流互动。“南方水阔,北地风多”,一年又一年风的嘶吼,都未能拿你奈何。
⑧我就这样看着你,珍惜与你相处的短暂时光,虽然我根本没有资格跟你讨论“时光”。四周山峦逶迤,树木葱茏,山风来过,树声哼吼,贯通肺腑。懂树的朋友说,这里一定有充足的地下水源,你四处探路的根须早已与地下水源接通,至少三千多年来从未枯竭。
⑨古树从来不是孤独的,你一定不是单个的存在。崇信还有不少古树,五百岁以上的就有好几棵,写崇信的古诗词,有不少咏叹的是古树名木。这里的树活得长,有风气、有遗传。当地朋友介绍:在离古槐王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棵年龄相仿的国槐。大家都想去看看古槐王的这位兄弟。遗憾的是我乘坐的车开反了方向,天色已晚,错过了跟他见面的机会。去看了那棵树的朋友后来告诉我:大概是在历史上受了雷击,那棵树只有半个身子还活着,活着的半个身子倒也是生机盎然。我想,千百年来,你和这位“半身不遂”的兄弟,一定有着独特的信息系统,天上、地下,想必一直互通着信息。天上有风信、地下有根须的脉冲,你们并不寂寞。
⑩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千二百年,这样的情形似乎以后也不会改变。想象你们的未来,我有担忧,居然也有信心。
(摘自《新华文摘》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0.阅读全文,概括“树祖”的特征。
答:__高大、粗壮、占地面积广,古老、健康,坚强不屈。__
11.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__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感情强烈地写出了“树祖”的生命力旺盛,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__
12.“树祖”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也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结合全文,探究“树祖”的象征意义。
答:__古树对儿女们慈爱,是儿女们坚强的后盾与倚靠,象征着老人对儿女的疼爱、无怨无悔地付出;古树历经风雨和灾难,仍坚强不屈,象征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树不寂寞,与树之间心意相通,也即人与人之间要兄友弟恭,相亲相爱。__
三、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看海,
是一个样子,
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
又是另一个样子。
(选自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答:__略__
PAGE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复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驳船(bó)   轰响(hōnɡ)   隧洞(shuì)  笑涡(wō)  
B.富饶(ráo)  纤绳(qiàn)  簇新(cù)  绯红(fēi)
C.舵手(tuó) 深渊(yuān) 翡翠(fěi) 遮住(zhē)
D.阎罗(yán) 迷惘(mánɡ) 蠢笨(chǔn) 号叫(háo)
2.(2021·内蒙古质检)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3.(2021·新疆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精神,就要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B.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
C.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D.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研制疫苗为世界防疫发挥了重要贡献。
4.(2021·银川模拟)将下列三句填在横线上,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视剧《山海情》运神思之笔,从一个小伙子的成长写出了大时代的奋进,用一个小村镇的故事讲出了大中国的情怀,以小体量的篇幅浓缩了大道之行的气象。__________,《山海情》首先是写给宁夏人民的一首质朴的颂歌。____________ ,《山海情》也是献给福建人民的一首豪迈赞歌。____________ ,志合于闽宁两地对口协作的扶贫开发事业,合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①“登山则情满于山”  ②“观海则意溢于海”  ③“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5.(2021·内蒙古赤峰中考)综合性学习。
(1)我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了“关爱你我”社会实践活动,针对七年级学生就“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部分)见下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七年级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
项目对象 身体健康 兴趣爱好或特长 心理健康
女生 33.53% 66.41% 47.42%
男生 42.66% 65.72% 34.61%
①请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并得出你的结论(写两条)。
__ __
②请针对你的结论,给老师们提出两条有价值的建议。
__ __
(2)某班团支部为响应学校“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明党恩”的号召,组织了“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面是李明同学替团支部拟的活动通知。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有三处错误,请你改正。
通知各位同学: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为更好地带动我们班“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明党恩”活动有效开展,团支部定于2021年7月1日下午3点,在一楼阶梯教室进行“党史知识竞赛”,报名参赛的同学准时参加竞赛。×年级×班团支部2021年6月28日
__ __
二、阅读理解
(一)(2020·内蒙古通辽中考)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白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渣重积的样子。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   (2)以顺为正者( )
(3)被发行吟泽畔( ) (4)遂自投汨罗以死(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__ __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__ __
8. 文中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_ __ __
9.屈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在“举世混浊”时却独自“怀瑾握瑜”,正如孟子所说“__ __”(用 文中的语句作答),最后因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自投汨罗而死,这也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__ __”。请你另举一例历史上能被称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__ __ __。
(二)(2021·新疆中考改编)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树  祖
贾梦玮
①我喜欢看树,特别是古树。每一次与古树相见,我总觉得是受了上天的眷顾与恩典,否则千载悠悠、芸芸众生,凭什么我们就能相见。那些古树,几百年、上千年地活在世上,那要经历多少、怎样的时光 与古树对视,树当然不会改变,但看得久了,看树的人不由自主地有了变化——当然是心理上的:人犹如此,树何以堪 人把自己看成了一棵树。
②树不再是“他”,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你”。
③甘肃平凉多山,多树。平凉的树,都富生气,而且活泼可爱,那是因为他们的老祖仍健在。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树们因此都是孩子:在老祖慈爱的目光下,他们都有小儿女的姿态。
④我们特地去甘肃平凉拜望被称为“华夏古槐王”的树祖。黄昏时分,我们登上半山腰,在开阔的山腰平地上,蓦然、蓦然见到他——只能是他,那是祖、是王!虽然他头上没有皇冠,但那巨大的树冠一下震撼了我——皇冠是人为戴在头上,而树冠再壮观,也是从自己的身体里长出来的。品种是国槐,主干胸围十米多,七八个成人才能合围,树冠东西、南北宽都将近四十米,占地面积近两亩。有八大主枝,相互交缠,基围最小的也有三米,最大的近五米。躯干上还寄生着杨树、花椒、五倍子等树种以及小麦、玉米等多种植物。都是“啃老族”。
⑤据专家考证,他的年龄是三千二百岁。三千二百年前,那还是商周,不知秦汉,无论魏晋,更不要说唐宋元明清了,如今的我们要花好大的劲儿、用多种参照系才能想象他的“老”。关键是,他仍健康,枝枝叶叶沛然有生气。绕树三匝,因为他年事特别高,我心中凛然;因为他老,我又有在他跟前撒欢耍赖的冲动。我们都是树祖膝下的孩子。
⑥当地朋友在树祖跟前放了桌子、板凳,摆上了水果、瓜子、茶水,我们坐着看树。树祖已经成为独特的具体,有他的前世今生,成了相对于我的“你”。树也有自我意识吧,那样,我也可以妄想成为树祖的“你”,我和你!我用眼睛听你,用耳朵看你,并用“心”转换意念,揣摩你。
⑦想当年,不知是何人栽下了你,或者只是一只鸟遗落了一颗种子、无心长成了你 三千多年来,你经历了太多的朝代更迭,多少风雨、彩虹,那都不算什么。多少暴风、雷电、地震、山火、虫害,你是怎么活下来的 此处在半山腰,古代应该人迹罕至,人为破坏不易。雷电因旁有山峰,击中你的机会减少;扎根处在宽阔的平地,地震不能把你震塌。人心险恶,我们怎么想那恶、那险都不为过,你是如何逃过无数劫难,那些险恶心思因为什么未能落实 “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你是怎样幸运地一次次躲过了刀斧之灾 根仍在汲取,叶仍在吐纳,空气和土壤一定是永不停歇地和你进行着交流互动。“南方水阔,北地风多”,一年又一年风的嘶吼,都未能拿你奈何。
⑧我就这样看着你,珍惜与你相处的短暂时光,虽然我根本没有资格跟你讨论“时光”。四周山峦逶迤,树木葱茏,山风来过,树声哼吼,贯通肺腑。懂树的朋友说,这里一定有充足的地下水源,你四处探路的根须早已与地下水源接通,至少三千多年来从未枯竭。
⑨古树从来不是孤独的,你一定不是单个的存在。崇信还有不少古树,五百岁以上的就有好几棵,写崇信的古诗词,有不少咏叹的是古树名木。这里的树活得长,有风气、有遗传。当地朋友介绍:在离古槐王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棵年龄相仿的国槐。大家都想去看看古槐王的这位兄弟。遗憾的是我乘坐的车开反了方向,天色已晚,错过了跟他见面的机会。去看了那棵树的朋友后来告诉我:大概是在历史上受了雷击,那棵树只有半个身子还活着,活着的半个身子倒也是生机盎然。我想,千百年来,你和这位“半身不遂”的兄弟,一定有着独特的信息系统,天上、地下,想必一直互通着信息。天上有风信、地下有根须的脉冲,你们并不寂寞。
⑩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千二百年,这样的情形似乎以后也不会改变。想象你们的未来,我有担忧,居然也有信心。
(摘自《新华文摘》2021年第2期,有删改)
10.阅读全文,概括“树祖”的特征。
__ __
11.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 __
12.“树祖”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也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结合全文,探究“树祖”的象征意义。
__ __
三、作文
13.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看海,
是一个样子,
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
又是另一个样子。
(选自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__ __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