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酒意诗情谁与共三维目标1.以诵读为纲,以分析为线,知人论世,解读李清照之“愁”。
2.揭开神秘之纱,探究相关意象的丰富内涵。
3.两词对比鉴赏,了解李清照南渡前后创作风格的变化。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生活经历与词风变化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词中多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作者介绍朗读品味 整体感知感知诗歌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愁”之原因 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原因。为什么? 品读诗歌品味情感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孤寂难耐之情。问: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现情感的?营造了什么意境?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玉枕 纱厨 西风 黄花
概括意境特点:
凄凉萧索品读诗歌品味意象“愁”之表现
凉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品读诗歌品味语言问: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
人比黄花瘦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是结果。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生动的词人消瘦形象。
C 内容上, “瘦”字是“愁”的必然结果。总结全篇品读诗歌品味语言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词眼诗歌鉴赏方法总结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情感
抓住意象,连缀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品味语言,把握诗眼(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品味诗歌情感
结合情感,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妙处。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初读感知把握情感基调愁此愁非彼愁比愁闲愁
家国之愁情感基调 愁《醉花阴》《声声慢》闺怨之愁寂寞忧郁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知人论世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再读体悟抒愁句句含愁
愁思不绝 《醉花阴》开篇言愁:“薄雾浓云愁永昼”,直抒胸臆,景中有愁,愁中有景。继而又有铺叙白描之景,比喻灵动之词,句句含愁,愁思不绝。
《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胸臆,以看似平静之语道出心中不堪承受之愁,在词尾喷薄而出。其他词句亦句句愁思缭绕,令词人深困其间,不可开解。再读品悟析愁怎样表现愁?叠词之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
形式 节奏 情感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
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加强节奏感。 吴承恩评价《声声慢》:
“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之外。岂特闺帏,士林中不多见也。”意象之工淡酒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课堂练习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问:这首词处处跳动这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中具体表现词人情感的词,说明词人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 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用一醉字形象生动地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的悠闲与快乐;“赢得满衣清泪”,用一“泪”字写出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表现了词人内心哀婉幽怨;“故应难看梅花”用一“难看“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更深刻地表达出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造成的难言的凄苦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课下作业劝愁
(不少于300字)汪国真:
悲观是瘟疫,
乐观是甘霖;
悲观是一种毁灭,
乐观是一种拯救。
杨万里:
风力掀天浪打头,
只须一笑不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