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复习练习
选择题
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
A.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抗美援朝中,他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帝国侵略者。“他”指的是( )
A.李宗仁 B.朱德
C.彭德怀 D.林彪
3.以下两幅宣传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实行三大改造
C.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发展农业生产
4.1949年10月,王平应邀到北京参加活动,当他听到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不禁泪流满面。王平参加的这次活动应该是( )
A.第一届政协会议 B.西藏和平解放
C.开国大典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5.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这个停战协定签订于( )
A.1950年10月 B.1952年7月 C.1953年7月 D.1954年9月
6.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8.如果看到“平江起义”“百团大战”“抗美援朝”“共和国元帅”的解说词,那么介绍的历史人物应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贺龙 D.彭德怀
9.如图是1950年8月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的木刻版画朱宣咸的作品《争阅土地改革法》,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其含义是( )
A.土地归农民所有
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集体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10.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11.1950年9月,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文中的“邻人”是指( )
A.泰国 B.越南
C.朝鲜 D.缅甸
1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13.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4.有关上甘岭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发生于1952年10月 ②上甘岭战役历时40多天,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 ③志愿军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④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的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一五”计划完成
16.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非选择题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材料二
请你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三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一步。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分析下列图片资料。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打响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什么?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担任志愿军的司令员是谁?你还能举出一个以前学过有关他的事迹吗?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情况调查表
阶级成分 占总户数% 占总耕地%
地主、富农 7 50以上
贫农、雇农 57 14
材料二
材料三 1952年底,近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5%,农民收入大大提高。
材料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因此,中国共产党指出,要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任务。
(1)上面材料一、二、三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实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谈谈: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实行这次改革?
(3)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上述三则材料之间的联系。
(4)中共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任务。请你结合当前的实际谈谈如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
1-5BCACC 6-10DBDAC 11-16CCCDAC
17、(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好了准备。 解放战争时期。 1919年,五四运动。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
(2)开国大典。①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③组织了一条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战斗;④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
18、(1)朝鲜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彭德怀,百团大战。
19、(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处于无地少地状态,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总耕地的14%。这种耕地占有状况极不公平,带有严重的剥削性。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封建的重要内容,必须完成。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三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冬起进行了土地改革。材料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是保护农民的物质利益。首先要稳定土地承包;其次是减轻农民的各种负担;第三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