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0:25: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粗糙(zào) 踪迹(zōng) 沙砾(lì)
B.沉淀(diàn) 山麓(lù) 楔形(qī) 刨刮(bào)
C.龟裂(guī) 枯涸(hé) 帷幕(wéi) 宝藏(zàng)
D.崩落(bēng) 沟壑(hè) 地壳(qiào) 渗透(shèn)
答案: D(A项,糙 cāo;B项,楔 xiē;C 项,龟 jū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踪迹 装制 低洼 海枯石烂 B.空隙 瓦砾 沉淀 无时无刻
C.粗糙 包裹 消逝 悬涯绝壁 D.帷慕 钟鼎 崩落 奇形怪状
答案:B(A项,制-置;C项,涯-崖;D项,慕- 幕)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透到低洼的地方______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⑵我国洞庭湖的面积湿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______下来的结果。
⑶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______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
⑷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______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A.堆积 沉淀 覆盖 填充 B.沉淀 填充 堆积 覆盖
C.堆积 覆盖 沉淀 填充 D.沉淀 堆积 覆盖 填充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时间的巨轮无法抹去我对你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你的身影永存于我心中。
B.在地摊上买东西要特别小心,鱼目混珠的东西很多。
C.登上宝石山,居高临下,美丽的西湖尽收眼底。
D.必须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好高骛远地追求心中的目标,这样才能成其事。
【答案】D【解析】“好高骛远”是喜欢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的意思,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
C.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D.读懂这些记录,不仅非常有助于我们去寻找地下的宝藏,而且还使我们增加了知识。
答案:C)A.在“无时无刻”后面应加上“不”;B“水流”应与“冲刷”对应,“风”应与“吹拂”对应,语序要调整;D.“非常有助于我们去寻找地下的宝藏”与“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要调换顺序。)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B.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C.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D.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答案:A(B.……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C.……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D.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 ③④①⑤② D. ⑤④③①②
答案:B(仔细阅读每一句话可知,论述的中心是“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故③句需要排在最前面,这样可排除 A.D两项。①句的“当时”承接③句中的“石炭纪”,且应该先说植物的堆积再说分解,故可排除C项。由此可得出本题答案为 B。)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山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机的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1)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2)每年的11月10日为世界科学日,八年级(6)班召开了“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由你担任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
答案::(1)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②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然,促使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 (2)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科学正在不知不觉间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我相信很多人在儿时都有一个成为科学家的梦想。今天,就让我们畅谈对科学的喜爱吧!我宣布,本次班会正式开始!
三、阅读分析
㈠课内语段阅读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士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士。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十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鲁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话,
那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
1.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概述一下岩石“新生”的历程。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冰河”能“爬”吗 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4.“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1.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淀----重压----胶结----新岩石
2.举例子。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3.排比、拟人。用“爬”字来形容冰河在陆地行进的情态非常贴切,很生动地表现了冰河缓慢移动的状态,很容易理解。
4.不能。“大约”表推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删去,反而不准确了。
㈡课外语段阅读
①生命,如果单就它的个体来看,即使是巨如恐龙,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也微小得多。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群体来看,其力量就强大多了。因为生命可以生生不息,越来越繁盛。一只雌白蚁每年能产卵100万个以上,而在生物中,白蚁还不是繁殖力最强的。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一近 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十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②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而细菌则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比鲸的作用还大。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警殖几万亿个。
③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如果没有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鲸和鱼类都将无法生存。但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微小生物是海洋中最多的生物,它们繁殖的数量超过了鱼类捕食的需要。
④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细菌的作用,枯枝落叶被分解成为腐殖质,使肥料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细菌还使空气中的氛在土壤中固定下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某些细菌还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益的微小生物繁殖,消灭那些有害的生物,农作物的收成就有可能更好。
⑤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造成石油的主要原料不是别的,正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于水温变化等原因,会突然大量死亡,尸体堆积在海底,最后成为石油。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植物在变成煤的过程中,也得力于某些厌氧细菌的工作,它们将植物体内的氧气、
氢气排除掉,使碳保留下来。某些“吃”铁的细菌,使本来存在于水中的含铁物质改变性质,从中获取
自己需要的能量以求得生存,同时使这些含铁物质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很大的铁矿。这种“吃”铁细
菌在今天的湖泊,溪流中有时也能见到,它们的集合体像赭黄色的棉花。锰矿的形成也有细菌的作用。
⑥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竟是小小的珊瑚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⑦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竟是小小的珊瑚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⑧生命的力量虽然巨大,但有时也是盲目的,这些盲目的行为会毁灭生命自身。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出现
后,开始注意到了有目的地引导生命活动为人类服务,但如不能从总体上认识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结果还是会带来不利于自己的后果的。
(选自《时间的脚印》)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生命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要微小得多。
B.鲸和鱼类都是靠着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而生存的。
C.细菌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
D.石油、煤、铁、磷等都是由微小生物生成的。
2.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微小生物的巨大作用 (3分)
3.第①段加线句子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第⑤段中“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某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
1.D(石油、煤、铁、磷等都是由微小生物制造的)
2.三个方面:⑴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⑵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
也起着很大的作用;⑶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
3.列数据。说明生物作为群体来看,其力量就强大多了。
4.不能。“某些”一词表明并非全部,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去就变成全部了,不符合实际。
5.示例:人类在农业生产中过度地使用农药,使得许多对于农作物有益的晶虫大量减少,甚至火绝,造成生态失衡,同时还污染了环境,损害了人类的健康。
四、练笔园地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主要介绍了有关岩石与时间的科学知识,说明了读懂岩石记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请你仔细观察生活,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题,运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原卷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粗糙(zào) 踪迹(zōng) 沙砾(lì)
B.沉淀(diàn) 山麓(lù) 楔形(qī) 刨刮(bào)
C.龟裂(guī) 枯涸(hé) 帷幕(wéi) 宝藏(zàng)
D.崩落(bēng) 沟壑(hè) 地壳(qiào) 渗透(shè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踪迹 装制 低洼 海枯石烂 B.空隙 瓦砾 沉淀 无时无刻
C.粗糙 包裹 消逝 悬涯绝壁 D.帷慕 钟鼎 崩落 奇形怪状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⑴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透到低洼的地方______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⑵我国洞庭湖的面积湿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______下来的结果。
⑶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______着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
⑷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______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
A.堆积 沉淀 覆盖 填充 B.沉淀 填充 堆积 覆盖
C.堆积 覆盖 沉淀 填充 D.沉淀 堆积 覆盖 填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时间的巨轮无法抹去我对你的思念,纵使海枯石烂,你的身影永存于我心中。
B.在地摊上买东西要特别小心,鱼目混珠的东西很多。
C.登上宝石山,居高临下,美丽的西湖尽收眼底。
D.必须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好高骛远地追求心中的目标,这样才能成其事。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吹拂、冲刷着它。
C.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D.读懂这些记录,不仅非常有助于我们去寻找地下的宝藏,而且还使我们增加了知识。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B.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C.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
D.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 ③④①⑤② D. ⑤④③①②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山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机的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1)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2)每年的11月10日为世界科学日,八年级(6)班召开了“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由你担任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40字)
三、阅读分析
㈠课内语段阅读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士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士。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十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积下来的结果。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堆得厚了,对下层泥沙的压力也逐渐加重,泥沙中的水分被压出了许多,颗粒与颗粒之间压得很紧,甚至可以有分子间的引力。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鲁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因为水面是平的,如果湖底也是水平的话,
那么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沉淀物就也是水平地分布着的。
1.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概述一下岩石“新生”的历程。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冰河”能“爬”吗 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4.“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㈡课外语段阅读
①生命,如果单就它的个体来看,即使是巨如恐龙,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也微小得多。但是,如果把它们作为群体来看,其力量就强大多了。因为生命可以生生不息,越来越繁盛。一只雌白蚁每年能产卵100万个以上,而在生物中,白蚁还不是繁殖力最强的。一只蚜虫在五代之内能生一近 60亿个子孙,细菌的繁殖力更强,一个细菌有时一天一夜就能变成380多万亿个,在1克十壤中就有1000多万个。
②在生物中,现今个体最大的动物是蓝鲸,它的舌头就比两头牛还重。而细菌则小得肉眼看不见,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比鲸的作用还大。除了细菌,地球上还有其他多种微小的生物,如藻类生物、原生生物等,惊人的繁殖力使它们的数量像天文数字那样庞大,有些藻类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一天之中能警殖几万亿个。
③地球上最基本,最丰富的食料,就是那些微小生物。如果没有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鲸和鱼类都将无法生存。但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些微小生物是海洋中最多的生物,它们繁殖的数量超过了鱼类捕食的需要。
④对于农业生产,微小生物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细菌的作用,枯枝落叶被分解成为腐殖质,使肥料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细菌还使空气中的氛在土壤中固定下来,供应植物生长的需要。某些细菌还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帮助那些有益的微小生物繁殖,消灭那些有害的生物,农作物的收成就有可能更好。
⑤微小生物还是许多矿藏的制造者。造成石油的主要原料不是别的,正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这些生物。于水温变化等原因,会突然大量死亡,尸体堆积在海底,最后成为石油。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植物在变成煤的过程中,也得力于某些厌氧细菌的工作,它们将植物体内的氧气、
氢气排除掉,使碳保留下来。某些“吃”铁的细菌,使本来存在于水中的含铁物质改变性质,从中获取
自己需要的能量以求得生存,同时使这些含铁物质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很大的铁矿。这种“吃”铁细
菌在今天的湖泊,溪流中有时也能见到,它们的集合体像赭黄色的棉花。锰矿的形成也有细菌的作用。
⑥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竟是小小的珊瑚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⑦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很大的磷矿,竟是许多微小生物的骨骼堆积、变化而成的;而那些构成大山的厚厚的石灰岩的建造者,竟是小小的珊瑚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群体的生命的巨大力量!
⑧生命的力量虽然巨大,但有时也是盲目的,这些盲目的行为会毁灭生命自身。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出现
后,开始注意到了有目的地引导生命活动为人类服务,但如不能从总体上认识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考虑人类的长远利益,结果还是会带来不利于自己的后果的。
(选自《时间的脚印》)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生命和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爆发比起来,力量要微小得多。
B.鲸和鱼类都是靠着漂浮在水中的微小生物而生存的。
C.细菌能帮助植物防治病虫害,或刺激植物生长。
D.石油、煤、铁、磷等都是由微小生物生成的。
2.选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微小生物的巨大作用 (3分)
3.第①段加线句子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第⑤段中“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某些细菌起了积极的作用”。“某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
四、练笔园地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主要介绍了有关岩石与时间的科学知识,说明了读懂岩石记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请你仔细观察生活,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题,运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