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书愤》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书愤》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09:43:52

文档简介

《书愤》教与学设计
一、 设计思路: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赏析方法,通过反复诵读来
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
课题 书愤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把握《书愤》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鉴赏诗歌。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教师指导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心忧天下,矢志不渝的人格魅力,领悟熔铸在诗歌中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教学难点 掌握“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本课导学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解题导入解读诗歌 解释“书”与“愤”的含义:“书”即书写,记载;“愤”为憋闷情感的宣泄。那诗人在作品中宣泄了什么样的憋闷情感?一起学习《书愤》。(一)学习知人论世1﹒学生自读。2﹒找学生朗读。3﹒评价朗读效果。结合诗人一生的理想,写作背景再次自读。4﹒教师幻灯片展示:陆游和写作背景。5﹒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思考 品味积累自读学生朗读从读音、情感上评价思考诗人的人生经历理想,写作背景。明确陆游的为人和写作背景,进而把握情感,再自读诗歌。 对字的解释,可引起学学生思考的兴趣。设置悬念,吊起学生胃口,利于学习新知。阅读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从文本出发才能理解内容和主旨。 为了解读诗歌就要先了解作者的为人和写作背景,才能知道他要表达什么,即知人论世。
二、教案:
拓展练习 6﹒小结:总结知人论世法(二)学习以意逆志1﹒ 我们结合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大体推测出了诗人抒发的愤慨之情,接下来请大家再次自读诗歌,要求,结合课下注解阅读诗歌,读懂内容。2﹒探讨:诗歌中哪些地方能体现陆游的思想情感?3﹒让再次齐读,深刻体会诗人的情感。4﹒小结: “以意逆志”法。5﹒本节课我们理解了《书愤》的内容和主旨,是通过什么方法解读诗歌的呢?自主赏析《早发白帝城》 学生总结 学生根据课下注解和导学案,理解诗歌内容,自主赏析。合作探究 诗歌在哪里体现了陆游的情感。 学生展示声情并茂地朗读诗歌。学生总结自主赏析 自我展示 学生自己总结才是真正明白了方法。“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反复阅读,深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要让学生交流思想。学生总结的过程是学生对课上说学知识的回顾。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明确“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关系,强调这两种方法的重要性。 思考、理解 让学生清楚地掌握两者的关系,让学生会运用两种方法鉴赏诗词。
课后作业 用这两种方法解读陆游的诗歌《临安春雨初霁》。 …
板书设计 书 愤 陆游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