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6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6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25 14: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9张PPT)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一、城镇化
90年代的县城
现在的县城
90年代的深圳
新时代的深圳
1、概念
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表现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显著变化。
衡量标准: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
变化:
植被越来越少,建筑用地越来越多,城镇占地面积越来越扩大。
说明:
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城镇空间扩张。
3、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社会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率提高
工业化进程加快
服务业相对发达
推力
拉力
拉力
农业人口转移
城市经济支柱
安排劳动就业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
巴西
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
巴基斯坦
美国
墨西哥
印度
埃塞俄比亚
加拿大



意大利
西班牙
澳大利亚
比利时
新加坡
日本
阿根廷
城镇人口比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8)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时间差异
城镇起源于早期的农业文明地区。
工业革命之前,发展极为缓慢;
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特点:
进程明显加快,水平大幅提升;
出现世界级大都市;
形成大都市带。
东京
纽约
上海
1、城镇化发展进程
世界大都市城市带分布图
美国东北部
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北美五大湖
沿岸大都市带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英格兰大都市带
日本太平洋
沿岸大都市带
长江三角洲
大都市带
2、空间差异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
主要特征:
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
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提高了城镇运行的效率;
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也得到普遍的重视;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现象
中心城区
近郊
乡村
郊区城市化
原因:中心城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
交通便利,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中心城区
近郊
乡村
逆城市化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原因: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主要特征:
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城镇化水平不平衡;
出现虚假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现象。
布宜诺斯艾利斯
里约热内卢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比较
比较事项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起步时间 早 晚
目前速度 缓慢甚至停滞 快速发展
城镇化水平高低 高 低
城镇化率 高 低
所处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 加速发展阶段
发展动力 工业革命(工业化)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等
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主要特点 主要原因
起步早 工业化开始早
目前速度趋缓 城镇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城镇化率高(超过70%) 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一些城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市中心居住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及原因分析
主要特点 主要原因
起步晚 工业化开始晚,政治上独立晚
速度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快
水平低,且不均衡 亚非国家和地区水平低。乡村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城镇化进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水平高。城镇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城市发展不合理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压力大;工业生产、城市拓展对生态造成破坏;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3)我国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达到63.89%,常住人口达到9.02亿。
意义:
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
拉动了生产与消费;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北京
兰州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① 推动区域工业、服务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② 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厦门地铁3号线3标首个地下车站主体封顶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城镇建筑密集、人口居住集中,水、电、天然气可集中供应。
有利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供应效率。
香港密集住宅区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有利于对污染物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深圳市宝安区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站
南京河西城市生态公园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缩小城乡收入、受教育程度差距,趋同价值观。
室外健身器材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原因:
燃烧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尘、烟气;汽车的尾气
危害:
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
原因: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
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弃物污染
原因:
工业生产和建设、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
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
原因: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危害: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身体健康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住房紧张
交通拥堵
就业困难
就医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社会治安差
3、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
为降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使生活、生产、生态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人们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
意义:
对城市:破解城市病,降低资源消耗;
对居民:提供出行、看病等便利条件;
对旅行者:及时获取吃住行购娱各类信息。
环境污染
①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集中供暖,扩大绿化,建立隔离带;
②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③对垃圾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④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污水处理厂
垃圾分类回收
交通问题
①改善城市路网结构,增加城市交通线路;
②鼓励公共出行;
③促进立体交通发展。
公共出行
立交桥
房价高、居住质量差
①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
②保障住宅供应,控制房价;
③老旧小区改造。
兰州新区
就业困难、失业增加
加快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一、城镇化
1、概念
2、表现
3、动力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3)我国的城镇化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
当堂检测
读我国中部某中等城市1987年和2017年城区面积变化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该城市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  )
①城市数量的增加 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③城市人口增加 ④出现城市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该市的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①耕地面积减少 ②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矿产资源枯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B
当堂检测
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完成3-4题。
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D
D
当堂检测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6.“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再扩大
D
B
7.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C.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当堂检测
B
读1850~2050年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当堂检测
(1)分别简述图示时期中、英两国城市化特点。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形成图示城市化特征的原因。 (3)分析英国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当堂检测
(1)分别简述图示时期中、英两国城市化特点。
英国: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中国:起步晚,水平低;速度较快。
当堂检测
(2)简述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形成图示城市化特征的原因。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改革开放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差别增大;
国家户籍制度的改革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堂检测
(3)分析英国出现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市区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生活质量下降等;
郊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和郊区、小城镇之间的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