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导学案 《水龙吟》《卜算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词豪放的风格。
2.知道两首词的写作背景,说出和“乌台诗案”的有关内容。
3.能翻译出这两首词,熟知翻译技巧。
4.比较两首〈水龙吟〉,能说出苏轼高出一筹的原因。
5.赏析〈卜算子〉,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
二、学习重点:目标1,目标2,目标3
三、学习难点:目标4、5
四、课时安排:1课时
学生预习:
1.苏轼词的风格 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21世纪教育网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1世纪教育网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写作背景
(1)《水龙吟》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苏轼与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元丰四年(1081)四月章质夫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时苏轼"乌台诗案"贬官黄州。苏轼这首《水龙吟》是和韵之作,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物佳作,其首句“似花还似非花”摹写扬花更是绝妙,王国维曾经赞誉其是“最工”的咏物词。
(2)《卜算子》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学生活动:
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2分钟)
提问学生,背诵出苏轼词的风格,并列出每种风格的代表词作。(2分钟)
提问学生,说出两首词的写作背景,特别要熟悉他被贬黄州的这一段经历。(3分钟)
3翻译21世纪教育网
(1)学生翻译《水龙吟》
(2)学生翻译《卜算子》
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作业,师生交流。
课上请学生翻译
学生互相补充21世纪教育网
教师作最后点评(10分钟)
全体朗读两首词
对比阅读(3分钟)
组内讨论课前做好的练习
分配好任务,每组学生重点讨论1题。(5分钟)21世纪教育网
2.赏析《水龙吟》,完成下列问题。
苏轼这首《水龙吟》是和韵之作,章质夫《水龙吟》云: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1)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请说说章词写出了扬花的哪些妙处。
(2)苏词首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3)苏词篇末用了联想的手法,请说说作者是怎样联想的,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4)苏轼《水龙吟》写杨花另辟新境,反复诵读,体会与章词相比其新妙之处。
4.赏析〈卜算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2)“谁见幽人独往来?”反问句子表达怎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21世纪教育网
(3)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
(4)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5)你认为本词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学生上黑板展示本组讨论结果(5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各组做补充,教师总结点评。(10分钟)21世纪教育网
5.苏轼词总结:
比较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说一说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