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
01
电的应用
1819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及发电机。 (磁生电)
发电机
电动机
01
电的应用
19世纪70年代(1870年),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发明以及使用。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发明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
早期发电机
早期电动机
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发明,使得电力得以实际的利用。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了实用性电动机。以电气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的结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
正式注册的有1300种
电灯(1879年研制出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最伟大的发明:
发明数量多:
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耐用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
世界第一座电影“摄影棚”活动电影机(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第一所火力发电站(纽约)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大型碎石机
留声机
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876
1895
1879
01
电的应用
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爱迪生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
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874年,美国人
比尔布莱克斯发
明了第一台洗衣机。
1882年,美国霍伊拉,最早发明电风扇
1910 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
各种家用电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01
电的应用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意义: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交通新动力
0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76(德)奥托,
煤气内燃机
1883(德)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1893(德)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新”的能源——石油
2000万吨
1870年
1900年
80万吨
世界石油产量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时速13千米/小时,于1886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 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亨利 福特开办的制造福特T型汽车的流水线
(美国)亨利 福特-汽车大王
福特先生被尊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1903年,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
1903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制造成功。12月17日凌晨飞机从平地起飞。这天莱特兄弟共试飞3次,第一次飞行12秒,最长一次飞行59秒,行程约260米。本图为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的飞机。1905年他们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能转弯、倾斜、做圆圈飞行和8字飞行,连续航行时间超过半小时。从此,人类的航空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
0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新动力:内燃机
新能源:石油
拖拉机
轮船
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现代炸药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现代塑料工业
1869,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产生。
人造纤维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领域。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03
1867年诺贝尔奖发明了现代炸药,后又研制成功无烟炸药
第三篇:化工新材料
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即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1869年
赛璐珞(塑料前身) 1872年,他在美国建立了一个生产赛璐珞的工厂
美国 化学家 海厄è特
塑料工业
夏尔多内模仿蚕的吐丝过程用人工的方法得到一种类似蚕丝的纺织材料,这是人类最早生产的化学纤维,被西方誉为人造丝工业之父
法国 夏尔多内
化学家,工业家。
社会新篇章
1870年 1900年
煤 铁 钢 煤 铁 钢
英国 112.2 5.97 0.22 228.8 9.10 4.98
德国 34.0 1.39 0.17 149.8 8.52 6.65
美国 36.7 1.69 0.07 244.7 14.01 10.35
1870年与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比较
创造巨大生产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手工工场
工厂
垄断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帝国主义)
流水线生产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掠取了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已沦为殖民地,总人口的56%已沦于殖民压迫之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国际关系】
创造巨大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
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一些在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性发明
发明成果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初
蒸汽机
电力和内燃机
珍妮机、
蒸汽机 火车
电灯、电话、电报 内燃机、汽车、飞机
蒸
汽
时
代
电
气
时
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特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影响
整体感知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练一练
1. 19世纪晚期,在世界交通领域里引起一场革命的重大发明是 ( )
A.蒸汽机车投入使用 B.电动机车的运转
C.飞机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制造和使用
练一练
2.1931年,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哀悼一位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 ) A.瓦特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史蒂棼孙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特点?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诸如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等等,都是工匠发明的。其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创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直接产物。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1) 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英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英国工业革命中涌现的新技术,大多数也是在英国发展起来的。
1870——1913年,德国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4.1%,英国只有2.1%,到1914年德国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其综合能力的排名仅次于美国。
—— 《世界现代化历程》
20世纪初,美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了英、法、德、三国的总和,成为最大的工业国家。
(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
交叉进行。(俄、日、德)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新特点?
1、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俄、日、德)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 明
来 源
生产组织
标 志
重 点
扩 展
新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 ①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 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来源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工厂
垄断组织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
轻工业
重工业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
同
点 发明者
发明基础
时 间
主要国家
重要标志
开始部门
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工匠、技师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科学家、工程师
主要美、德
英国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