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中法德领导人气候视频峰会于2021年4月16日举行,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巴黎(48°52′N,2°17′E)、柏林(52°31′N,13°2′E)、北京(40°N,116°E)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就应对气候变化、中欧关系、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工作时间考虑,4月16日视频峰会最适合举办的时段是北京时间( )
A.8:00~10:00 B.10:00~12:00 C.14:00~16:00 D.16:00~18:00
2.视频峰会举行当日,三地( )
A.昼长:北京>巴黎>柏林 B.正午太阳高度:柏林>巴黎>北京
C.日落旗杆影子朝向东南 D.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巴黎<柏林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的地球光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a地日出、日落地方时分别是( )
A.18时,6时 B.12时,12时 C.0时,24时 D.6时,18时
4.图示时刻( )
A.180°地方时是12时 B.90°W地方时是24时
C.90°E地方时是24时 D.0°经线地方时是12时
5.该日b地昼长( )
A.0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近年来科学家们将光敏定位仪用于小型鸟迁徙研究,即通过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大致确定鸟儿所在的位置,下图是据此方法绘制的2014-2015年某种小型鸟类迁徙路线图,图中数据表示往返日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鸟类从北京到甲地大致的飞行方向是( )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自东向西
C.自东北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7.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 )
A.甲地和乙地 B.乙地和丙地
C.丙地和丁地 D.丁地和乙地
下图所示照片是我国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图中a星为北极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
A.太阳运动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月球公转
9.摄影师拍摄a星的仰角为28°,据此推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长白山区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山东丘陵
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11.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2.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13.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中国国航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15.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7.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18.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19.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王老师某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20.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
21.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地和降落地的经度差异
伊朗首都德黑兰(35°45′N 51°30′E)夏季白天炎热干旱,晚间天气清凉;冬季冷凉、干燥。某设计公司在德黑兰建造了一座“追日屋”,房间可旋转,外观像木盒,前后两面为活动玻璃门窗。下图示意“追日屋”的房间旋转状态景观(图中①②③为同一房间的不同旋转状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为适应德黑兰的气候特点,“追日屋”的最合理朝向的是
A.朝东 B.朝南
C.朝西 D.朝北
23.图示房间旋转顺序、季节和地方时的搭配,合理的是
A.①→②→③ 春季 6时→12时 B.①→②→③ 夏季 12时→18时
C.③→②→① 秋季 12时→18时 D.③→②→① 冬季 6时→12时
24.当德黑兰房间朝向为②状态时,6月22日悉尼(33°51′S 151°12′E)“追日屋”房间的朝向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25.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二、填空题
26.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附近。
27.下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D点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这一天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此后一周成都的昼长如何变化____。
(3)A、B、D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____,A、B、D三地按白昼由长到短进行排序____。
(4)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__,地方时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
28.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73.5°。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经度是________。
(2)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三、综合题
29.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如图甲)。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楼距相同的户型结构(如图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户型结构有北卧室和南卧室,冬季采光条件最好的是福州的南卧室,说明原因。
(2)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图甲)审批时,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请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原因。
30.你观察过太阳的运动吗?注意到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了吗?在太阳轨迹图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相关信息。读“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O点为观测者位置,平面ABCD为地平面,回答下列问题。
(1)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代表南方的是____,该地夏至日日出方向为____,O点的纬度是____,F时刻的太阳高度为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在某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5°,日出时手表显示为6?20,据此推算观察者所在的经度为____,当地日落的北京时间为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
(3)在图中画出二分日的太阳轨迹,并用箭头标出15:00时O点观测者影子的大致朝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1.
结合各地经度信息可知,巴黎位于中时区,柏林位于东1区,北京位于东8区。北京时间16:00~18: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8:00~10:00(当地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9:00~11:00(当地处于上班时间),D正确。北京时间8:00~10: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0点~02:00(当地非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1:00~03:00(当地处于非上班时间),A错。北京时间10:00~12: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2点~4点(当地非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3点~5点(当地处于非上班时间),B错。北京时间14:00~16:00(北京当地处于上班期间),中时区区时为6点~8点(当地非上班时间),东1区区时为7点~9点(当地处于非上班时间,一般9点~12点为上班时间),C错。故选D。
2.
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昼长柏林>巴黎>北京,A错。正午太阳高度角北京>巴黎>柏林,B错。日落西北方向,旗杆影子朝向东南,C正确。地球自转线速度北京>巴黎>柏林,D错。故选C。
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3.C
4.D
5.C
3.
据材料可知,该日为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位于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日出、日落地方时分别为0时和24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
据材料可知,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6月22日20时,180°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早4小时,即180°地方时是24时(0时),A错误;90°W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14小时,90°W地方时是6时,B错误;90°E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2小时,即90°E地方时是18时,C错误;0°的地方时比120°E的地方时晚8小时,即0°经线地方时是12时,D正确。故选D。
5.
从图中可看出,地球的一半被等分成6部分,每部分经度差为30°,结合图中晨昏线可看出,b地的夜弧占4部分,即b地的夜弧度数为120°,夜长=夜弧度数除以15°,即b地的夜长为8小时,昼长为24小时-8小时=16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对于地球上的某地来说,日出时间到当地地方时12时的时长等于当地12时到日落时间的时长,日出时间等于12减去昼长的一半,日落时间等于12加上昼长的一半;日出时间到日落时间的时长为昼长,昼长加上夜长等于24小时。
6.A
7.B
6.
由图可知,该鸟类飞行的方向是沿图中直线方向飞行,根据图中纬线分布可知,甲地位于北京西南,在鸟类一路大致向西飞行过程中,距北极圈的距离先近后远,故大致的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
由题干信息可知,仪器收集光照的信息有日出日落时间、日照时数等信息。通过获取的光照数据而进行纬度计算时,结果最易相混的是两个地点太阳光照数据相似。图中乙地和丙地关于赤道南北对称,纬度度数相近,乙地9月份的光照数据和丙地3月份的光照数据相似,因此结果最易相混的两个地点是乙地和丙地,B正确。甲地和乙地、丙地和丁地、丁地和乙地,纬度不同,且不是关于赤道对称,计算结果不易相混,A、C、D错误。故选B。
经纬网定方向:一、利用纬度判断南北方向:1、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2、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3、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二、利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1、同在东经,经度值大者在东;2、同在西经,经度值小者在东;3、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比较二者之和:若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地点在东;若之和大于180°,西经度地点在东。(注意:处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正南、正北之分,没有东西之分;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正东、正西之分,没有南北之分。)
8.B
9.C
8.
根据材料信息,下图所示照片是我国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可知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夜晚看到众多恒星围绕北极星旋转,每颗恒星在照片上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有规律的弧线,B正确;此图为摄影师在地球上拍摄,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与太阳运动和月球公转无关,AD错误;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并不会导致几个小时发生这样的变化,且地球公转主要形成昼夜变化、太阳高度及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等详细,C错误。故选B。
9.
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在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北极星高度角(仰角)等于当地的所在的纬度,摄影师拍摄a星的仰角为28°,则该地的纬度为28°N,与江南丘陵地区的纬度差不多,C正确;长白山区纬度约为45°N,A错误;黄土高原的纬度约为36°N,B错误;山东丘陵的纬度约为37°N,D错误。故选C。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23时56分4秒,主要用于科学研究,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地球自转的速度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全球各地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10.B
11.B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B正确;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A错误;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C错误;回归线上没区分南北回归线,D错误。故选B。
11.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流有南岸和北岸,CD错误;该河位于北半球,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B正确,A错误。故选B。
12.B
13.C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的应用、时差计算等,题目运算、推理量较大,相对较难。根据天塔与影子的相互关系可以推知此时太阳位置,进行推断;结合影子与塔高的关系估算出此时大致的太阳高度,确定时间。
12.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CD;关于A项,如果是5:00—7:00,夏季日出东北,日影为西南,冬季5:00多天津还未日出,故排除A,选B。
13.结合塔影比塔身短,且塔影约250米,设此时太阳高度为α,则tanα=415÷250≈1.66,故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肯定大于或等于60°,结合天津市的纬度(接近40°N)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据此选C。也可以结合图示信息,此时影长较短,水面无冰,结合天空云量较多等做初步判断。
该题的推理性较强,需要考生仔细观察图示所给信息进行推理。除了要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还要学会通过非正午太阳高度来推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14.A
15.C
14.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法兰克福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相差7小时,故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为6月26日4:00,此时刚果夏至,法兰克福昼长夜短,昼长时间接近16小时,4:00时即将日出,据此选A。
15.结合上题可知,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对应法兰克福(东一区)时间6月26日4:00,降落时为法兰克福时间6月26日17:00,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17:00-4:00=13小时,据此分析选C。
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16.C
17.A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16.读图分析可知,左图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左岸①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右图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岸③侵蚀,右岸④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17.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坡度较陡;左岸①沉积,坡度较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8.D
19.C
试题分析:
18.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 - 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
19.第1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2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3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选C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20.B
21.D
20.
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与北京时间时差为16小时,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时,旧金山时间为1月1日00:15-16小时=12月31日8:15。由材料可知,到达旧金山时间为12月31日19:20分,因此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为:19:20-8:15≈11小时。B选项正确。A、C、D选项排除。故选B。
21.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同一纬度上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早西晚产生时差,旧金山与120°E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且两地时差16小时,因此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所以D正确。与飞行方向、半球位置和公转速度快慢关系小,A、B、C可排除。故选D。
两个时区标准时间(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异”则相反。
22.B
23.D
24.C
22.本题考查房屋的朝向问题,德黑兰位于35°45′N ,处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由于太阳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南方,因此“追日屋”的最合理朝向的是朝南,故选B。
23.据图“追日屋”的房间旋转状态景观,①图中房屋旋转方向朝南,说明太阳位于正南方;②图中房屋旋转方向朝向东南,说明太阳位于东南方向;③图中房屋旋转方向朝向东,说明太阳位于东方,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分析房屋选装方向由③→②→①为6时→12时,时间为冬季。故选D。
24.本题考查太阳的方位变化,德黑兰房间朝向为②状态时,当地时间为上午,通过计算,悉尼地方时比德黑兰约早7个小时,故悉尼(33°51′S ,151°12′E)此时的时间为6月22日下午,由于6月22日,全球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此时太阳位于悉尼的西北方,故追日屋朝向西北,故选C。
25.A
【详解】
试题分析: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而甲国处于低纬度地区,此时昼较短,故排除选项B; 6月21日接近于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位于两地中间,所以徐州的正午物体影子方向为北,甲国首都的物影方向为南,故排除选项C;日出方位角受纬度因素影响较大,两地纬度不同,故日出方位角也不同,故排除选项D;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是:H=90°-纬度差。(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所求地的地理纬度),可以求出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4°-23.5°)=79.5°,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10°)=76.5°,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6.北极星
27.(1)夏至 图
(2)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昼大于夜 昼变短
(3)DBA ADB
(4)D C H F
本题组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的相关知识。
【详解】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AC是晨线,左侧是夜半球)
(2)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这一天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大于夜,此后一周成都的昼长如何变化昼变短。(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成都昼短夜长,白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成都的昼逐渐变短。)
(3)A、B、D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是DBA(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D点90°,B点为66°34′,A点为23°26′)。A、B、D三地按白昼由长到短进行排序ADB(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纬度越北,白昼越长)。
(4)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正午12:00的点是D、C(太阳直射在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地方时比B晚2小时的点是H、F(经度与B点相差30°,而且偏西,时间晚2小时)。
28.(1)105°E (2)a
本题考查时差计算及手表定向。影子最短为当地的地方时12时。手表定向“时针指太阳,时间折半指南方”。
【详解】
(1)根据材料,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此时该地旗杆的影长最短,即120°E13点时,当地地方时12点,两地相差1小时,经度间隔15°,据此可知该地为105°E。
(2)此时为北京时间13点,符合手表定向的“时针指太阳,时间折半指南方”, 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12时后按逆时针方向找平分线,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延伸方向就是南方,据此选a。
北半球借助手表辨别方向遵循这样的原则:“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或“时针指太阳,时间折半指南方”。操作时,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时间折半)的延伸方向就是南方(中午12时前按顺时针方向,12时后按逆时针方向找平分线)。
29.(1)南卧室朝阳,采光条件好于北卧室;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福州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高,白昼较长,采光条件好于纬度较高的北京。
(2)应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减少南楼楼层数量)。北京纬度较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楼影较长,考虑到北楼的采光条件,应降低南楼高度,以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
本题以楼盘为载体,考查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
(1)先考虑朝阳与背阴,南卧室获得光照的时间长,采光条件比北卧室好;再考虑纬度高低与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关系,福州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北半球冬季纬度越低,昼越长,故福州昼更长,故福州南卧室的采光条件比北京南卧室好。
(2)北京与福州相比,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同样的楼房高度,北京楼影更长,南楼会影响北楼低楼层的采光条件,故应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缩短楼影的长度,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保证北楼低楼层的采光条件。
30.(1)A 东北 23.5°N 43°
(2)115°E 18:20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3)注意日出日落方位为正东正西(1分),正午位于EF中间(1分);日影位于∠BOC的平分线上(1分)
【详解】
(1)图示为我国某地,则观测者所在位置O点在北半球,且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中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E点所在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F点所在运动轨迹为冬至日的轨迹,夏至日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可推断观测者所在地平面四个基本方位C为正北,A为正南。
(2)已知O点纬度为23.5°N,测得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5°N,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我国各地方时6时日出,O点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20,所以O点位于北京西边,根据经度差1°,时间差4分知O点经度为115°E,当地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8:20,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3)冬至日下午15:00时,太阳位于观测者的西南方位,影子应朝向东北方向,O点观察者的影子大致向东北延伸,也就是B、C间的方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