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一、单选题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陡坡修筑梯田 B.工业规模扩大
C.水资源利用不当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4.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④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可判断该地此时( )
①吹西风②吹东风③风力较大④风力较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与澳大利亚此次山火有关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
A.高温 B.干旱 C.高湿 D.大风
7.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 )
A.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B.增加木材蓄积量
C.降低森林虫害风险 D.抑制优势树种生长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工程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9.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滑坡风险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提高土壤透气性 D.便于汇集雨水
10.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
A.耐涝、耐盐碱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旱、耐贫瘠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原始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C.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D.水土流失、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
1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A.建筑工地的扬尘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工业排放的废气
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几乎100%对回收废弃物资源进行了利用。读江苏扬州某产业园产业链基本构架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产业园区主要目的是解决( )
A.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B.资源利用中的环境污染
C.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D.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主要考虑的是(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环境效益 D.国家间利益
读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发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A.a B.b C.e D.不能确定
16.该图体现了( )
A.环境安全状态下,不会发生环境问题
B.只有当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才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C.环境安全问题一旦产生就不可恢复
D.所有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值是一样的
读下面某区域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图中小球正处于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点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小球的含义最可能符合该区域的(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类环境 D.经济环境
18.小球位于图中现在的位置表明该区域( )
A.环境问题较轻 B.环境问题较严重 C.环境安全问题突出 D.环境安全问题不可能出现
19.该区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会导致图中小我球( )
A.向右滚动 B.位置不变 C.向左滚动 D.左右滚动
英国《卫报》一位资深环境记者称,如果人们不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有效控制的话,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C。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有关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的冰川将融化,陆地淡水资源将持续增加
B.气温升高,生长期延长,农作物的产量会有所提高
C.青藏高原的雪线会降低,我国的大河大江的水量会减少
D.我国台湾岛的面积将缩小
21.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措施有( )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采用新能源
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③多植树
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截至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的山火已燃烧了5个多月。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火。下图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根据图中采用“点倒火”灭火方式可判断该地此时( )
①吹西风②吹东风③风力较大④风力较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与澳大利亚此次山火有关的主要气象条件是( )
A.高温 B.干旱 C.高湿 D.大风
24.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 )
A.优化森林生态环境 B.增加木材蓄积量
C.降低森林虫害风险 D.抑制优势树种生长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原始森林破坏、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C.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D.水土流失、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
26.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A.建筑工地的扬尘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工业排放的废气
下图示意1740-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1740-2000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乱砍滥伐 B.水能利用比重大 C.火山喷发 D.雾霾污染天气多
28.1740-2000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可能导致( )
A.臭氧层空洞增大 B.全球气候变暖加快
C.全球各地降水量增多 D.冰川增多,海平面升高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迅猛,瞬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排放途径,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对生命与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下图为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与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原因无关的是( )
A.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工业发达
B.相互经济联系紧密,物流运输多
C.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D.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治污能力有限
30.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最快的时期是( )
A.1995-1998年 B.1998-2001年
C.2004-2007年 D.2007-2012年
下图为北极熊撑伞遮阳漫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图中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严重 B.水资源的短缺 C.全球气候变暖 D.洪涝灾害频繁
3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跨区域调配水源 C.食物来源极其缺乏 D.植被覆盖率提高
根据2019年4月3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大堡礁在海洋热浪的作用下发生了两次珊瑚白化灾害(即和珊瑚共生的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已造成了1500km的珊瑚大面积死亡。下图为白化珊瑚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3.造成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B.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C.太阳活动的能量释放 D.太阳辐射的区域差异
34.推测大规模海洋热浪将带来的影响是(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我国海岸线不变 ③两极冰川纬度升高 ④海洋的面积缩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35.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地位。
(1)图中甲、乙两地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内流区的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分析甘肃省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
(3)甘肃省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应从哪些方面人手。(提示资源方面、经济结构方面、人口方面)
36.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实核桃、中草药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专业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农业园。
材料二: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
(1)读材料二,说出该农业生态园哪些方面形成废物资源化。
(2)分析该农业生态园的好处。
37.【环境保护】
材料一 雄安雄安新区地处京津冀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敏感地区,区内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湖泊,被称为“华北之肾”。白洋淀上游支流大多出现过断流,年自然入湖水量较小,环湖洼地大多已改为稻田。下图为白洋淀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环保专家指出随着雄安新区人口的迅速增加,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将是新区政府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白洋淀地区可能的水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雄安新区固体废物处理不当可能带来得影响有
(3)针对以上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1.
环境具有自净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不会出现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和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的现象,AB错误;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中,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但不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C错误;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D说法正确。故选D。
2.
不同水体由于流速、循环周期等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A错误;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说法正确,B正确;就自净能力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C错误;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D错误;故选B。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解氧就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就越强。
3.C
4.A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原因与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
3.读图可知,河流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以及绿洲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地区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因此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流域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导致,C正确;下游地区地势平坦,A错;该区域农业用水量更大,工业规模较小,B选项不是主要原因,B错;D选项不属于人为原因,D错,故选C。
4.该区域气候较干旱,可在中上游绿洲地区推广节水农业,改善灌溉技术;中下游沙地较多,下渗较大,可建设河流防渗工程,并需要对流域用水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水量,①②③正确;平原地区不利于蓄水,且下游为沙漠戈壁,下渗量和蒸发较大,④错,故选A。
5.C
6.B
7.C
5.
“点倒火”灭火方式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进行灭火的方式。山火着火位置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四周气流流向着火处(倒火处箭头)。山火和倒火的方向是相反的,山火移动方向是主要前进方向,山火移动受瞬时风向影响大,所以此地此时为西风;另外从隔离带位置判断,其应该位于山火下风向所以吹西风。倒火和山火的方向是相反的,虽然此刻为西风,但倒火是向西蔓延,说明此刻西风风力较弱。①④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
有助于山火的气象条件是干旱,此次澳大利亚山地林火的形成主要与长时间的异常干旱有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
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降低森林虫害的风险,加快优势树种生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
8.A
9.D
10.D
8.
由题意可知,题目问需要人工修复的最主要原因,说明其自然修复能力差,自然修复能力差的原因是山体波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A正确。工修复的最主要目的在于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因此台风引发地质灾害治理和增加旅游景点并不是人工修复的最主要目的,B、D错误。石灰岩容易崩落的主要原因,并非容易风化,而是石灰岩容易遭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裂隙、沟槽造成岩体破碎,C错误。故选A。
9.
由图可知,台阶相对距离较远,较陡,是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因此削坡退台,并不是降低滑坡风险,A错误。此山为废弃的石灰岩矿山,岩石裸露,坡度大,增设退台并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B错误。该处是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土壤层缺失,增加退台无法提高土壤透水性,C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汇集雨水,D正确。故选D。
10.
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水源缺乏,而石灰岩地区降水丰富,土地盐碱现象不明显,因此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D正确。A、C、D错误。故选D。
本题最重要的是利用材料当中的有效信息,解答人工恢复山体生态环境的原因、退台的目的及适应植被的选择。
11.C
12.A
11.
读图可知,①主要分布于中东、北非地区及亚欧大陆中部地区,中东、北非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亚欧大陆中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②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等工业发达地区,欧洲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二氧化硫等酸性废气的排放量较大,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酸雨;③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原始森林破坏;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可知④反映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比较严重,且降水比较集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则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1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环境问题是酸雨。酸雨指pH<5.6的雨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建筑工地的扬尘不是酸雨的诱发因素,A项正确。而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废气以及工业排放的废气,都和酸雨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BCD项错误。故选A。
全球三大酸雨区是:西欧、北美、东南亚。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13.C
14.A
13.
根据图中信息,该产业园区主要是对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创造价值。所以主要是解决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C正确。解决的是生活废弃物,不是生产、利用环节中产生的,A、B错误。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很多,不可能都解决,D错误。故选C。
14.
由图表信息可知,该园区从国外输入废弃物资源,经过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再生产、创造,获得经济效益,所以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益,A正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国家间利益不是输入废弃物的主要目的,B、C、D项错误。故选A。
本题主要以现代拆解与再利用产业为背景,考查了为业园区建设的目的。
15.C
16.B
15.
a图,小球在临界值的范固内摆动,环境是安全的;b图,小球处于临界点上,向左运动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向右运动面临失衡风险;c图,越过临界值的小球失去平衡向下滚动,产生环境安全问题。C正确。故选C。
16.
只有当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才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故环境安全时,也会有环境问题,B对,A错;环境安全问题产生后,通过治理是可以恢复的,C错;不同环境安全问题产生时的临界值是不同的,D错。故选B。
环境安全是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另一种量度,是建立在适应生存的基础上的。人类与威胁环境安全的灾害之间的斗争,基本上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全过程。
17.C
18.B
19.C
17.
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都是针对人类环境而言的,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构成人类环境,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图中小球的含义最可能符合该区域的人类环境,C正确。故选C。
18.
现在小球位于图中的临界位置,表明该区域环境问题较严重,但还没有形成突出的环境安全问题。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该区域很可能出现环境安全问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
该区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将减少、减轻环境问题的危害,因此,小球向左滚动,环境处于安全状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注意图中小球的位置,右侧是环境安全问题,左侧环境安全。人类不合理活动往往是主要原因。
20.D
21.A
20.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淡水数量是不变的,A错误。气温升高,对中高纬度的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同时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变得更加干旱,对农业生产不利,B错误。青藏高原的雪线升高,短期可能会带来我国大河大江水量增加,C错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我国台湾岛的面积将缩小,D正确。故选D。
2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是矿物燃料的燃烧,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措施有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植树可以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故①、③、④正确。禁止燃烧矿物燃料不现实,②错误。故选A。
22.C
23.B
24.C
22.
“点倒火”灭火方式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进行灭火的方式。山火着火位置气流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四周气流流向着火处(倒火处箭头)。山火和倒火的方向是相反的,山火移动方向是主要前进方向,山火移动受瞬时风向影响大,所以此地此时为西风;另外从隔离带位置判断,其应该位于山火下风向所以吹西风。倒火和山火的方向是相反的,虽然此刻为西风,但倒火是向西蔓延,说明此刻西风风力较弱。①④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
有助于山火的气象条件是干旱,此次澳大利亚山地林火的形成主要与长时间的异常干旱有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
澳大利亚此次森林过火后可能会造成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木材蓄积量减少,降低森林虫害的风险,加快优势树种生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组主要考查森林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
25.C
26.A
25.
读图可知,①主要分布于中东、北非地区及亚欧大陆中部地区,中东、北非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亚欧大陆中部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②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等工业发达地区,欧洲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二氧化硫等酸性废气的排放量较大,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酸雨;③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热带雨林气候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原始森林破坏;④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地区,可知④反映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该地区的植被破坏比较严重,且降水比较集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则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
26.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②环境问题是酸雨。酸雨指pH<5.6的雨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建筑工地的扬尘不是酸雨的诱发因素,A项正确。而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废气以及工业排放的废气,都和酸雨的发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BCD项错误。故选A。
全球三大酸雨区是:西欧、北美、东南亚。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
27.A
28.B
27.
1740-2000年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是由于乱砍滥伐森林导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A正确。水能利用比重大会降低分数,B错。跟火山喷发、雾霾污染无关,CD错,故选A。
28.
氧化碳体积分数不断上升,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B正确。臭氧层空洞主要跟氟氯昂化合物有关,全球各地降水量增多跟二氧化碳无关,AC错,冰川融化增加,冰川减少,海平面升高,D错。故选B。
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知识。
29.D
30.C
29.
我国东南部地区人口、城市较多,工农业发达,经济相互联系紧密等,这些活动中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污染物乱排,危险物品运输过程中保护措施差,以及安全意识薄弱,导致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A、B有关,不合题意。还有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导致突发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随着扩散,C与其有关,不合题意。我国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经济更为发达,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比中西部地区更强,科技水平更高,治污能力更强,D与该现象原因无关,D符合题意。故选D。
30.
读图中1995-2012年的变化中,重心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段为线段最长的2004-2007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环境污染的原因:1、自然原因:(1)地形:盆地或谷地地形,地形封闭,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2)水域:水域封闭、流速慢,水体交换周期长,更新慢,自净能力差;(3)气候:逆温天气,风力微弱,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使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2、人为原因:(1)过排:过量排放废弃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2)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污染物排放量大;(3)技术:生产技术落后,对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低;(4)管理、宣传: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
31.C
32.A
31.
漫画中北极熊撑伞遮阳,并且底下的冰块都融化的只剩一点,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故选C。
32.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毁坏森林,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故选A。
1、海平面上升地球上出现高温天气,并不意味着迈阿密的生活方式将向非洲看齐,但却的确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高温天气怎么会导致海平面上涨呢?原来气温过高会造成冰山消融。海冰和极地冰盖不断融化,使海洋里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如果沙滩被海水淹没,人们会失去很多乐趣。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像迈阿密这样的城市都面临着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科学家能测量出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带来的影响:科罗拉多河的流量增加了6倍。科学家预测,如果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架继续融化,到21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高出6米。这将淹没许多印尼的热带岛屿和低洼地区,以及迈阿密、纽约市的曼哈顿和孟加拉国。2、融化的冰川观测冰川是否消融并不需要借助特殊设备。原来覆盖在苔原表面的冻土由于表面温度升高而融化后,现在上面生长着植被。蒙大拿州的国家冰川公园由于表面温度上升已经失去了不少壮丽美景。在本世纪,蒙大拿州国家公园的冰川已经严重削减。另外,喜马拉雅冰川是恒河水的主要来源。恒河为5亿人提供饮用水和灌溉水,据说现在每年的水量以37米的速度减少。3、热浪侵袭2003年,横扫欧洲的致命热浪害死了约3.5万人,这可能是科学家在20世纪初开始跟踪的酷暑趋势的预兆。热浪不仅抑制人体的一些功能,更能害死人。图为2008年受热浪侵袭的纽约街头,一个人试图把瓶中的水倒在身上降温。在最近的50到100年中,酷热热浪的发生频率比往常高出了两到四倍。据预测,在未来40年中,还会有高过100倍的情况出现。专家预测,持续的热浪会导致火灾发生的频率增多,还会有相关疾病出现,地球的平均气温也会升高。4、暴风雨和水灾专家用气候模型预测出,全球气温上升会对降水造成影响。但越来越频繁的超大风暴确实谁都不愿见到的:在短短30年里,四级到五级强烈飓风的发生频率几乎增加了一倍。温暖的海水增加了强烈风暴产生的可能性。2008年7月多利飓风席卷了德克萨斯州与墨西哥边境。温暖的海水给飓风提供了力量。科学家将海洋和大气的温度,与强暴风雨发生的几率关联起来。在过去几年中,美国和英国都经受了超强风暴和洪水的袭击,灾害中有很多人死亡,财产损失达数亿美元。从1905年到2005年,飓风发生的频率稳固上升。1905年与1930年间,平均每年约有3.5次飓风; 1931年与1994年间,平均每年约有5.1次;而1995年与2005年间,平均每年就有8.4次飓风了。5、干旱当世界上的一些地方被风暴和泛滥的洪水袭击时,另一些地方却遭受着干旱的威胁。随着气候变暖,专家估计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旱情的增加使供水量萎缩,并且导致农作物生产的质量下降。这使得全球的粮食生产和供给处于危险之中,人们面临饥饿威胁的危险越来越高。世界范围内的干旱暴露出农村粮食的短缺。图为内罗毕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的干旱状况。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正遭受着干旱。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中,降水量可能继续减少。估计那时的情况会很可怕。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到2020年,0.75亿至2.5亿的非洲人可能会遭遇水资源短缺,而非洲大陆的农业产量将下降百分之五十。6、疾病根据您居住的地方,您可以使用不同的驱虫剂来对付西尼罗河病毒或莱姆病。但是您上一次担心自己可能感染登革热是什么时候呢?在加利福尼亚拍摄的一些可能携带西尼罗河病毒的蚊子。伴随着洪水、干旱的高温天气,给病毒创造了极好的生长环境,蚊子、扁虱、老鼠等携带疾病的生物愈发繁盛。世界卫生组织声称,新生的或复发的病毒正在迅速传播中,它们会生存在跟以往不同的国家中,一些热带疾病也可能在寒冷的地方发生。比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罗河病毒。每年大约有15万人死于跟气候变化相关的疾病,一切与热有关的心脏病和疟疾引起的呼吸问题,都处于增长中[华盛顿邮报]。花粉症是怎样与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气温变暖增加了烟雾的生成,增多了哮喘发作的病例,同时进一步助长了杂草的生长,这就为过敏症患者埋下了祸根。7、经济问题随着温度的增高,弥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损失的花费越来越多。严重的风暴和洪水造成的农业损失多达数十亿美元,同时治疗传染性疾病和预防疾病传播也需要很多开销。极端天气也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滑坡。2005年破纪录的飓风在路易斯安那州停留数月,造成经济收入损失约总收入的15%,财产损失至少为1350亿美元。除了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人员伤亡,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州也都面临着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经济因素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为健康和家庭支付的保险费的增加,消费者面对着价格不断上升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各国政府也遭受着旅游业萧条和工业利润下降的后果:飞涨的能源成本,食物和水的需求,灾后清理和紧张的边境局势。忽问题本身并不会使问题消失。最近,塔夫茨大学全球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在全球变暖的危机面前无所作为,人类会在2100年拿到一张20兆亿美元的账单。8、冲突和战争优质粮食、水源和土地的减少,会使威胁全球安全的隐患增多,从而引起冲突和战争。安全问题专家称,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表明,虽然全球变暖不是危机产生的唯一原因,但其根源可追溯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现有自然资源的减少。达尔富尔暴力事件暴发在长期干旱的时期里,二十年里只有微量的降水,甚至毫无降水,而附近印度洋的气温却一直升高。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一方面自来于全球变暖造成的紧张局面。科学家和军事学家都在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如不稳定的食物供给会引发战争和冲突,这表明暴力和生态危机之间存在关联。水资源短缺和食物缺乏的国家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区域动荡、恐慌和侵都有可能发生。9、生物多样化丧失全球气温的上升,对物种生存的危害越来越大。如果年平均气温保持1.1到6.4摄氏度的增长速度,到2050年约30%的现有动植物都会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些物种会因为荒漠化、森林砍伐、海洋变暖、无法适应气候等原因而灭绝。野生动物研究者注意到更多的弹性迁移,动物从遥远的北方迁徙到遥远的南方,寻找维持其生存所需的栖息地,如红狐,曾经的北美居民,现在则生活在北极。红狐的栖息地已受全球变暖的气温影响。人类也不能幸免。荒漠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到人类的栖息地。当植物和动物都在气候变化中失去了适应性,那么人类的食物、燃料和收入都无从谈起。10、破坏生态系统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增多是对人类生态系统的一项测试,它威胁着淡水,清洁的空气,燃料和能源资源,粮食,药品和其他对人类生存产生影响,而不是对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生存条件。珊瑚白化仅仅是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有形影响之一。有证据证明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这意味着世界上任何变化都与土地、水和生物生活的变化息息相关。科学家通过观察白化和死亡的珊瑚礁发现这是海水变暖造成的。同时一些植物漂移,动物改变栖息地的现象,也都是由于空气和水的温度上升或冰盖融化的造成的。基于不同的温度,科学家的电脑模型预测出不同程度的洪水,干旱,森林火灾,海洋酸化的情景,这些最终都导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无一幸免。关于饥荒、战争和死亡的预言勾画出了一幅气候变化后未来地球的惨状。科学家研究这些变化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不是为了预言未来,而是为了帮助人类减少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行为。如果我们知道并了解问题的所在,采取适当的行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使用可持续能源和其他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33.B
34.C
33.由材料可知,珊瑚白化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堡礁在海洋热浪的作用下,和珊瑚共生的藻类离开或死亡,珊瑚就会变白,最终因失去营养供应而死的现象,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造成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故选B。
34.大规模海洋热浪改变了海洋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①正确。海平面上升,我国海岸线后退,②错误。两极冰川融化,纬度升高,③正确。海洋的面积扩大,④错误。故选C。
35.(1)乙 (2)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甘肃省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处;甘肃省地处内流区与外流区的交界处;草原和荒漠及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重要等 (3)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
【详解】
(1)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是季风区,以西是非季风区,乙是季风区;我国以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划分内外流域,西北的阿尔泰山以北甲是外流区域,黄土高原北部的乙是内流区。乙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内流区。
(2)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地理位置具有过渡性特征;甘肃省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处,气候的过渡带;甘肃省地处内流区与外流区的交界处;由半干旱到干旱,植被是草原和荒漠及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重要等
(3)甘肃多为是干旱半干旱气候,资源利用上要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经济;经济上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节约型、生态型经济;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减少对生态破坏。
【总体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及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判断内外流域和季风区,要熟悉我国内外流域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分析甘肃省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要明确甘肃地理位置具有过渡性,地处阶梯转换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地带,内流域与外流域的交界处,由半干旱到干旱,植被由森林和草原过渡到草原和荒漠,所以生态地位重要等。从资源方面、经济结构方面、人口方面甘肃省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措施,要注重甘肃的基本状况-干旱面积广,要把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方面着手。
36.(1)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种植业的秸秆用于生产沼气;珍禽养殖、黄粉虫、竹鼠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珍禽的皮毛用于制作观赏标本等 (2)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使用沼气能源,较少植被破坏;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本题以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为背景区域,考查生态农业的生产链和意义,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
【详解】
(1)根据图中物质的流动方向便可以得出结论。读图分析可知,沼气是一种能源资源,从各产业产生的废弃物到沼气池便能得出废物的资源化,如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种植业的秸秆用于生产沼气,珍禽养殖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等,以及其他的废弃物用于其他用途,如珍禽的皮毛用于制作观赏标本,沼渣和沼液可以作为农业的肥料等。
(2)本题主要考查 生态农业的好处,主要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生态农业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变废为宝,果草套种模式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使用沼气能源,较少植被破坏,从而减轻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链长,附加值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
37.(1)水体富营养化;水资源不足
原因: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不达标排放; 浪费严重; 周边过度抽取地下水; 上游地区过度取水。
(2)污染水源; 污染土壤; 污染大气; 占用耕地; 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3)引进技术,提高处理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排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科学利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教育手段。
考查区域水污染及其原因,固体废物的影响,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
【详解】
(1)雄安新区周边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大量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富养化问题突出。由于华北地区降水较少,白洋淀上游地区过度取水,入湖水量小,周边过度抽取地下水及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造成水资源不足。
(2)雄安新区固体废弃物污染带来的问题包括固体废弃物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会产生水体污染。随着水的下渗,会导致土壤污染。露天堆放,会产生大气污染,同时会占用耕地。所有污染类型,都会对人类健康带来影响。
(3)针对水环境问题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治理措施主要从减少排放、分类回收、法律管理及提高环保意识入手。具体包括提高废弃物的技术处理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减排废弃物;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加强立法与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