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5 22: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训练题
选择题
1.文学作品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李白的诗特点是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下列说法中符合李白的是( )
A.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的名句
C.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D.他被后人尊称为“诗仙”
2.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写道:“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诗句可印证当时( )
A.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B.商品买卖有严格的限制
C.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发达 D.商业发展冲击坊市制度
3.唐太宗在位期间(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4.下图是鉴真东渡后研制的“奇效丸”,它反映出鉴真东渡促进了 (  )
A.中印间医学交流
B.中日间文学交流
C.日本佛教的发展
D.中医药学的传播
5.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日本 B.新罗 C.印度 D.波斯
6.小丽在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③属于 (  )
①开元末年以后,唐朝朝政日趋腐败。②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最终于763年平定叛乱。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A.历史原因 B.历史意义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7.古代某伟大工程有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的誉赞,此处所指为( )
A.秦长城 B.大运河 C.缫丝机 D.明故宫
8.唐代诗人刘得仁是皇亲国戚,其兄弟也是达官显贵,而他却“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主要反映了唐代 (  )
A.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的才能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扩大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9.文成公主嫁给吐蕃人松赞干布,据你所知,吐蕃就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
A.回族 B.藏族 C.满族 D.汉族
10.“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这副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对联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
A.朝鲜 B.日本 C.天竺 D.越南
11.“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场战争造成的惨状,这场战争打破了盛唐的升平景象,使唐朝国势急转而下,进而走向衰落。这场战争是(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李自成农民大起义
12.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B.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C.世界领先、无私奉献 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13.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下列关于黄巢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黄巢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
B.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875年,最终因兵败自杀
C.黄巢起义军曾占领长安,建立了大梁政权
D.黄巢起义军是在唐军的多路大军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1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曾用下图表示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中国绘画约每200年出现一个高峰期。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有(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王羲之 D.柳公权
15.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分析它们铸的时间,不能得出以下的结论的一项是( )
A.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的铜钱铸造的 B.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C.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D.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16.下图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  )
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
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
A.兴盛的原因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
17.看图后回答问题:
(1)此印刷品的名称是什么?
(2)它雕印于868年,属于公元几世纪?当时我国处于哪个朝代?
(3)该印刷品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712—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
材料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
(1)材料一中唐玄宗设置节度使最终导致了哪一动乱 这一事件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与哪一次农民起义有关 这次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下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
(1)写出开通大运河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隋朝大运河南北两端分别是什么城市?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
(3)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1)上述三则史料都与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系?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5DBBDB 6-10DBDBB 11-16BDCBCA
(1)《金刚金》
(2)9世纪 唐朝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8、1)安史之乱。影响: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19、(1)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洛阳、余杭、涿郡
(3)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0、(1)科举制度
(2)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3) 形象刻画出进士及第的难度,同时也说明了科举制是士人入仕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重要手段。
(4)说明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