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带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6 11:5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狼牙山五壮士
一、选择题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屹立 挺立 矗立
①巍巍宝塔________在高高的山冈上。
②五位壮士________在狼牙山上,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③昏黄的天地间,几棵小树苗倔强地________在寒风中。
保护 掩护 爱护
④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________任务。
⑤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严格________。
⑥我们要________学校里的一草一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走了许久,(我)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草原》)
B.(他)然后走到悬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狼牙山五壮士》
C.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丁香结》)
D.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
3.“千钧一发”中“钧”的意思是( )
A.三十斤 B.十斤 C.一百斤 D.三万斤
4.下面几个词语中不能和“依托”搭配的是(  )
A.地形 B.资源 C.故事
5.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
① 疗养院依山傍水,环境____ (幽、优 )静舒适。
② 小力在生人面前有点羞 _______(涩、愧)。
③ 毛竹扁担非常坚 韧______ (韧、硬),我已经用了三年多了,还是完好无损。
④ 他多次立功受奖,但从不在别人面前夸_______(奖、耀)自己的功劳。
二、填空题
6.给加点字注音。
日寇( )  冀州( )  瓜葛( )
7.多音字组词
中zhōng________ zhòng________ 转zhuǎn________ zhuàn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现在的中小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周末安排得满满当当,语数英的补习班让孩子叫苦不迭。可是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面对残酷的社会,生怕比别的孩子落下。欣欣酷爱舞蹈,可是到了六年级,她的爸爸妈妈停掉了她的舞蹈班,换成了作文提优班,请你帮欣欣设计一段话和爸爸妈妈协商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要求写句子。
1.敌人非常凶狠。(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位战士完成了任务。(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0.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_。
11.“居高临下”中的“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临”在字典中的解释: A.靠近,对着; B.来到,到达; C.将要,快要; D.照着字画募仿 E.姓。“居高临下”应选( )解释,“临别”应选( )解释。
12.文中画横线的是比喻句,作者把____比作_____,说明石头砸下去_______。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五位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面对英勇献身的五位壮士,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大江保卫战(节选)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提,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官兵们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拉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
④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4.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第②、③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的写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的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第②段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展现了官兵们的英雄形象。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第③段是对“面”的描写。
D.第③段加点词“状”代指了前一句的内容,这样的写法使文章详得当。
17.读了短文,你想对黄晓文叔叔说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矗立;屹立;挺立;掩护;保护;爱护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矗立:指高的物体,一般形容建筑物,如眼前矗立着大厦。如:①。
屹立:指人的面貌,精神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如:②。
挺立:同直立,直直的站,多指人,形容形象高大。如:③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眼睛ㄧ~妇女儿童的权益。如:⑤。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如:⑥。
掩护:①采用某种措施保护队伍或人员的行动安全。②采用某种方式暗中保护。③指作战用的工事、障蔽物等。如:④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2.B
【详解】
本题考查比喻句的辨析。
A是比喻句。把“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
B不是比喻,没有本体、喻体。
C是比喻句。把“小花”比作“星星”。
D是比喻句。把“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比作“一条彩虹”。
3.A
【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千钧一发”:钧:三十斤;千钧:30000斤。千钧重物用一根头发系着。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
4.C
【详解】
5.① 幽 ② 涩 ③ 韧 ④ 耀
【详解】
6. kòu jì gě
【详解】
7. 中国 相中 转身 转圈
【详解】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中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zhòng恰好合上:中选。转zhuǎn迁徙;流亡:老弱~乎沟壑。zhuàn旋转:车轮飞~。
8.示例:爸爸妈妈,我喜欢跳舞,每次上舞蹈班时是我最轻松的时刻。作文我会多读作文书,积累好词好句,争取早日将作文水平提高上去,爸爸妈妈,答应我这一次好吗?
9. 凶狠的敌人像一群豺狼把我们包围起来。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山坡上传来叫声。 五壮士的英勇壮举难道不令我们激动吗? 听了英雄的报告,我深受感动。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练习。
(1)改写比喻句,抓住敌人凶狠的特点,可以把敌人比作豺狼。
(2)考查扩写句子。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什么样的战士怎样的完成了什么样的人物,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3)考查缩写句子。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去掉 “一阵、叽里呱啦的” 两个限定和修饰成分,保留下来的主要成分就是山坡上传来叫声。
(4)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可分为四步:①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在陈述句中加上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③在句末的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5)考查病句辨析。缺少主语,去掉介词“使”。
10.《狼牙山五壮士》
11. 竖 8 A C
12. 石头 雹子 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
13.没有你们的英勇无畏、顽强斗争,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10.
此题考查作品的了解。这段文字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11.
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2.
此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这句话将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五位士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的热爱。
13.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我们可以从五位壮士的英勇无畏、顽强斗争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即可。
14. 保大提 战洪水
15.事情的发展顺序
16.C
17.黄晓文叔叔,您真勇敢,真了不起,您是人民的英雄!
14.
本题考查用小标题概括段落内容。
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写了四百多名官兵是怎么保护大堤的,所以可以概括小标题为“保大提”。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写的是黄晓文连长,自我牺牲,英勇无畏的保护大堤,战胜洪水的事情,所以可以概括小标题为“战洪水”。
15.
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
文章主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1998年洪水暴发,解放军保卫大堤,战胜洪水的故事。
16.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项理解错误,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第二自然段的主要人物就是四百多名官兵,主要事件就是怎么保护大堤,属于“面”。第三自然段的主要人物是黄晓文连长,自我牺牲,英勇无畏的保护大堤,属于“点”。一个是全面的描写,一个是个人的展示,点和面的结合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题,渲染气氛,让人身临其境。
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17.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文中的黄晓文叔叔面对肆虐的洪水,显示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在受伤时并没有后退,而是继续勇往直前,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将自己想对黄晓文叔叔说的话写出来,表达出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情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