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
一、选择题
1.下列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选项正确的选出来( )
①在敌人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沮击战。
② 由于敌机的封索,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③ 让我们在这曾经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④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销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A.激 烽 撒 肖 B.狙 锁 洒 硝
C.阻 锁 撒 肖 D.阻 烽 洒 硝
2.下面句子中省号的用法是( )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A.说话断断续续。 B.转折或转换。
C.话未说完。 D.重复词语的省。
3.对下面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A.鱼钩闪烁着的“金色光芒”,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B.表达了同志们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
C.“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深化了主题。
D.鱼钩虽然生锈了,但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发出了金色光芒。
4.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提高勇气 B.战胜困难 C.改进方法 D.寄托行李
5.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燕山(yān) 收敛(liàn) 威胁(xé) B.坚劲(jìng) 和着(huò) 尽管(jǐn)
C.绞刑(xín)搀扶(chān) 勉强(qiáng) D.铭记(mín) 瞻仰(zhàn) 皮靴(xuē)
二、填空题
6.填一填。
(1)关公走麦城-------
(2)铁打的公鸡--------
7.形近字组词。
鬓( ) 裳( )
鬃( ) 棠( )
搪( ) 衰( )
塘( ) 哀( )
瞻( ) 烁( )
檐( ) 砾(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看到这样劳苦的总理,我们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飞机上看,地上的房子好小。(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
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
4.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为人民服务》告诉我们:人要有正确的生死观、要正确对待批评、同志之间要善于团结。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我也许一定会照着这些要求去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口语交际。
明明在某刊物上发表了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他便得意地把这一消息告诉同学,希望与大家分享他的快乐。这时,军军却说:“就这么小的一个豆腐块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明明听到后很生气,便和军军吵了起来。作为他们的好朋友,你该如何劝说他们两个呢?
对明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军军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0.“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对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的正确理解是( )
A.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11.“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
12.用线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
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3.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深山含笑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 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佩 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竟 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 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
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了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忽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
14.选择文中括号里合适的字。
含笑不_______(以 已) (佩 折)_______服
(竟 竞)_______然 倒(像 向)_______是
15.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喻句。
17.注意划线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①沮击战,应写:阻击战。
②封锁,不是“索”,圭锁,指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
③洒,不是酒。
④硝烟,不是“销”,射击残留物,也称射击物或射击残渣,是在枪支击发时,从枪口中喷出,或从枪管末端逸出的气团中所夹带的火药颗粒和金属粉末等组成的烟灰。
所以B选项正确。
2.C
3.D
【详解】
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此句出自课文《金色的鱼钩》,课文讲了在革命时期,一位老班长不顾自己的安危,用那闪烁着金光的鱼钩,来捉鱼,要把几位革命小同志带出草地。可是,他自己,却牺牲在了草地上。体现了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与大无畏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此句中“金色光芒”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表达了同志们对老班长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升华了主题。故D项错误。
4.A
【详解】
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A:“提高勇气” 改“提高质量”或“增强勇气”。B、C、D正确。
5.B
6.(1)骄必败 (2)一毛不拔
【详解】
分析: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铁打的公鸡,形容一毛不拔的人。
点评:学生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7.两鬓 鬃毛;衣裳 海棠; 搪瓷 水塘;衰老 哀悼; 瞻仰 屋檐;闪烁 瓦砾
【详解】
8. 看到这样劳苦的总理,我们对他的崇敬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 从飞机上看,地上的房子就像针尖一样小。 溪涧流水,潺潺地一路向前 指间的琴声,变换着百般曲调 《为人民服务》告诉我们:人要有正确的生死观、要正确对待批评、同志之间要善于团结。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照着这些要求去努力。
【详解】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
1.题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2.题考查学生对夸张句的掌握情况,夸张句的作用主要是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
3.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语言表达要合理、准确,补充完后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4.题考查学生对修改病句的掌握情况。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多余;用词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此题“也许”和“一定”矛盾,删去“也许”即可。
9. “明明,你真行,祝贺你!你不要骄傲,一定要继续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啊。” “军军,你这样说是不对的。虽然明明写的文章不长,但是文章能够在报刊上发表,说明明明确实写得很好,你要真心地祝贺明明。”
10.A
11.你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分配,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增强他们的信心,你一定要把鱼汤喝了,才有体力走出草地。
12.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舍己为人;忠于革命
13.因为老班长为了伤员能吃好,能顺利走出草地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同时还保持乐观的情绪,写出‘我’被老班长的精神所感动,并为老班长的身体担心。
10.结合课文,利用排除法。
11.联系课文,从课文中心思想的角度分析。
12.可以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13.结合课文内容,从老班长为完成任务所表现的品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14. 以 折 竟 像
15.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16.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
深山含笑散发着弥天的清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
17.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14.
同学们想要做好此类题目,首先应该掌握常见词语的搭配形式。我们平时要多听、多读、多写,牢固掌握常见词语的搭配形式及意义。
1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①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②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③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
16.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17.
通过平时的学习我们知道,此文的尾句与题目形成照应关系,作者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令我赞叹,但我更敬仰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默默作贡献的知识青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