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4: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古人谈读书
一、选择题
1.心既到矣,( )?
A.眼口岂不到乎 B.心眼既不专一 C.眼口岂不到矣
2.下面关于书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D.书,是万恶之源,它毒害了无数人的心灵。要不,秦始皇怎么会下令焚书坑儒呢?
3.[字音]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罡(zhèng) 美差(chāi) 报偿(cháng) 自传(zhuàn)
B.地煞(shà) 一沓(tà) 借鉴(jiàn) 试卷(juàn)
C.日寇(kòu) 酵母(jiào) 磁石(cí) 呐喊(nà)
D.呻吟(shēn) 投奔(bēn) 嬉笑(xī) 馈赠(kuì)
4.“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下列词语中“断”的意思与这句中的意思一样的是( )
A.断断续续 B.从不间断 C.独断专行 D.断不能信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报偿 索然无味 B.借签 大显身手
C.过隐 别出心裁 D.述说 无病而申
二、填空题
6.近义词
期待——( ) 堆砌——( ) 栩栩如生——( ) 囫囵吞枣——( )心安理得——( ) 与众不同——( )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这句话写出了“我”____的心理,一个“挂”字写出了____的特点。诗句“遥看瀑布____”写出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的特点。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 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语言综合实践。
请你写一段话,向全校师生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照样子仿写、续写句子。
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暖暖的春风,轻轻抚慰着我们幼小的心田。
母爱是什么?母爱是______,________。
2.我爱春天,爱她的百花争艳;我爱夏天,爱她的_______;我爱秋天,爱她的_______;我爱冬天,爱她的_______。
3.书是良药,因为高尔基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______,因为莎士比亚说过:“_________。”
4.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纪律”;冰雪中傲然挺立的青松让我懂得了什么叫“____”;________让我懂得了什么叫“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郭沫若的“四为”读书法
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是知识分子学习和工作的有益方法。
为学习而读书。郭沫若说,一个人自从启蒙以来,到学成一种技艺、养成一种习惯为止,所受的部分教育,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各级学校的课程,大体上都是带着强迫性的,非学不可。他当年在日本学医时,除了攻读专业课,还自修文史哲和社会经济学等,涉猎极其广泛,后来才成为历史学家。
为研究而读书。只有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为研究而读书,是任何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绕过的。有些学术问题是在不同的见解、声音的碰撞中逐渐水落石出的。而肯于钻研的郭沫若最终也成为研究甲骨文的专家。
为创造而读书。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生命体验来为我们创造文学艺术世界的。文学艺术世界的诞生不是凭空虚拟出来的,有些灵感就是作家在读某一本书时产生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也是读书人的创作的艰辛,锤炼语言的难度。
为教育而读书。身为教育者不读书,实在是令人不齿的。学生的求知欲和日益飞速发展的社会,不断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换代,也促使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既得的知识,不断迫使我们时刻去读书。
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方式,这也是让每一颗心灵休憩、灵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们不要做书奴,而要科学而优雅地驾驭书本,用心读书,学会读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
10.用“____”在文中画出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
11.抄出文中集中体现读书人创作的艰辛和锤炼语言的难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面对“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读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B.读书只有下苦功,才能把书读活。
C.人读书,可以科学地驾驭书本,可以以书为基础,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得出新的观点;而书读人,是说人死板地、机械地去读书,做了书奴,被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左右,结果会导致人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13.郭沫若认为:“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对于读书,你有何看法?请说一说,至少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 )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4.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5.读文章填表。
姓名 ____ _____ _____
读书法 _____ ______ ______
16.联系上下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列举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19.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其他的)
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识记能力,“心既到矣”出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D
【详解】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因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后,需要建立专制体系,所以各国的文化需要进行合并,不利于施政的东西都要销毁。还有就是儒生会运用儒学对秦始皇的专政提出批评,那秦始皇也不会让他们活着。
3.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有误,天罡,读音tiān gāng;
B.有误,一沓,读音yī dá;
C.正确;
D.有误,投奔,读音tóu bèn。
4.D
【详解】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意思是: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断:副词,表示绝对、一定。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从不间断:一直没有中断。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断不能信:绝对不能相信。
5.A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全部正确;
B.有误,借鉴:跟别人的或另外的事相对照,以便从中学习或吸取经验教训。故“借签”的“签”错误。
C.有误,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故“过隐”的“隐”错误。
D.有误,无病而呻:没病却也在痛苦呻吟。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故“无病而申”的“申”错误。
6. 期许 堆积 活灵活现 不求甚解 问心无愧 别出心裁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答案为:期许 堆积 活灵活现 不求甚解 问心无愧 别出心裁。
7. 紧张害怕 石级又陡又险 挂前川 我一会儿大声朗读课文,一会儿用心思考问题。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
我们由句子“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可知,“笔陡”与“挂”体现了险峻的特点,从而突出了我“紧张、害怕”的心理。
《望庐山瀑布》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在仿写句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句子的结构以及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句子结构以及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就能仿写出一致的句子,我们由句子”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可知,该句子要运用”一会儿“”一会儿“的词语,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一会儿大声朗读课文,一会儿用心思考问题。
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丰盈我们的人生。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享受读书的快乐!让读书的身影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风景吧!
9. 甘甜的春雨 默默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接天莲叶 瓜果飘香 白雪皑皑 营养品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坚强 山林中直插云霄的翠竹 正直
10.为学习而读书。 为研究而读书。 为创造而读书。 为教育而读书。
11.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12.C
13.读书不只限于课本,要博览群书。因为不同种类的书会让我们获取不同领域的知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10.考查短文内容。结合短文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内容“为学习而读书。”“为研究而读书。”“为创造而读书”“ 为教育而读书。”可知
11.考查短文内容。结合文段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也是读书人的创作的艰辛,锤炼语言的难度。”可知
12.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结合句子“,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方式,这也是让每一颗心灵休憩、灵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们不要做书奴,而要科学而优雅地驾驭书本,用心读书,学会读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可知C最恰当。
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延伸。作答此题只要符合题意,说出读书的好处即可,还要用上读书名言。
14.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15. 鲁迅 爱因斯坦 毛姆 “跳读法” “总、分、总”三步读书法 “乐趣读书法”
16.如果读书时不思考,不分析,对书本知识全部接受,还不如不读书。
17.①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②不能读死书,要在读书中有收获。
18.B
19.我喜欢鲁迅的“跳读法”。因为长期停留在一个不懂的地方,无论多久都不会懂,我们应当学会跳读法,看到不会的跳过去看下一个内容,也许就会看懂前面这些不懂的了。
14.关联词填空要注意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处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因此填“因为,所以”,第二处则是无条件关系,因此填“无论,都”
15.结合课文内容,找到三个任务,不难找出他们的读书方法。
16.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17.文章介绍了三位名家的读书方法,意在告诉读者读书方法有多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接着话锋一转,告诉我们不论用那种方法,都要把书读活,学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18.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从文章内容来看,列举了三位名人的读书方法,因此属于举例论证。
19.每种读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读者可仔细斟酌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结合这种读书方法的特点来写原因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