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人教新版下册第九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人教新版下册第九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3-09 21: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九章 压强
主备
教师
学科
主任
第一节 压强




1.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 习 过 程




什么叫压力和压强?
理解计算压强的公式,并且会简单计算。
说明1Pa的物理意义。
4.设计一个“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5.说明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师生
标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9-32页回答相关问题
一、压强: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观察教材第29页的图9.1-1、9.1-2,说明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包括: 、 。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以下实验方法是 )
甲:把小桌放在海绵上;
乙: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新 课标第一网
丙:把小桌反放并放一个砝码;观察三次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①甲、乙说明在 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②乙、丙说明在 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3.压强定义:物体 叫做压强.
4.物理量含义:压强是表示 物理量.
5.公式: ,变形公式 、 。
6.压强单位: ,简称 ,符号是 。
7.1Pa=1N/m2,物理意义是 .
8.阅读例题。
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当压力一定时,减小 可增大压强;增大 可减小压强.
2.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 可减小压强;增大 可增大压强
3.解释生活、生产中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①履带式推土机:
②篆刻刀:
③破窗锤:
④火车轨道下铺枕木:
⑤多轴平板货车: www.Xkb1.coM
师生
标注




1、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小于/等于/大于).新 课 标第 一 网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2.一位同学赤脚在松花江边湿地上漫步,他观察到双脚陷入松软的泥土中,用力拔起一只脚时,另一只脚却陷得更深了,原因是 .
3.有一辆被查堵的核定载重20t的大货车,连车带货超过100t,车辆超载问题严重,路面和桥梁不堪重负,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说车辆超载的危害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1) ;
(2) .
4.为了安全,现在的轿车上一般都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 压强;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 而撞到车身上。
5.计算:石头重2000N,与地接触面积是5m2,机器重5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100m2,比较一下石块与机器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
6.计算:一辆履带式拖拉机质量5150kg,它的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 m2,这辆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10N/kg)
新|课|标 | 第|一|网
师生
标注
作业
教材第32页1、2、3、4题
x k b 1.c o m
课题
第九章 压强
主备
教师
学科
主任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
深度的密切的关系。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学 习 过 程




1.为什么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用什么仪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3.会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会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解释船闸工作过程及生活中的连通器。
师生
标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3-36页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生活现象,举例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1)由图9.2-1可知:液体对 有压强;
(2)由喷泉水柱上喷可知:液体内部 也有压强;
(3)塑料袋盛水后底部下凸,说明液体对 有压强;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液体受到 力的作用,并且具有
,所以液体内向 都有压强。
实验: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演示图9.2-2)www.Xkb1.coM
①了解微小压强计的结构,微小压强计是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
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
次数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盐水
液面高度差/㎝
液面高度差/㎝
1
3
朝上
2
3
朝下
3
3
朝侧面
4
6
朝下
5
9
朝下
③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液体内部存在
(2)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
(3)深度越 ,压强越 。
(4)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新 课 标第 一 网
1.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2.由公式可以看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3.讨论交流:(1)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有没有关系?
(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重力大小有没有关系?
4.阅读例题
三、连通器压强
1.定义: 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的是 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 总是相同的。
四、阅读:科学世界---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师生
标注




1. 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
  A.喷泉. B.钢笔吸水.C.茶壶 D.液体压强计.
2.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的A、B两个容器中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的关系为:PA_____PB,FA______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倒入等质量的三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则液体对烧杯底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甲>P丙>P乙
B.P甲<P丙<P乙 C.P甲=P乙=P丙 D.因密度未知,所以无法比较
5.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填“>”、“<”或“=”)
6.某自来水龙头离地面高度为1米,测得水龙头处水的压强为1.96×105帕,则水塔里的水面离地面高度为______米。(g取9.8N/kg)
7.将10kg的酒精倒入底面积为100cm2的容器中,酒精深1dm,则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大?(g取10N/kg、ρ酒精=0.8g/cm3)
新 课标第一网
师生
标注
作业
教材38页第1、2、3题
课题
第九章 压强
主备
教师
学科
主任
第三节 大气压强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学 习 过 程




1.举例说明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
2.知道大气压强存在的原因。
3.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
4.大气压强随着高度怎样变化?标准大气压是多少?
5.会解释生产、生活中由于大气压所产生的现象。
6.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原理。
师生
标注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39-42页回答相关问题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w W w.x K b 1. c om
1.观察并演示图9.3-1中的三个实验,通过这些实验证明:
。大气压强简称 。
2.存在大气压强的原因: 。
二.大气压的测量
1.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并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2. 标准大气压:
3.大气压的计算:p0=
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 。
4.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否是真空?
若混入空气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的原理是 。
(3)实验时若玻璃管倾斜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
(4)若使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
(5)若水银槽中液面高低不同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
(6)若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一些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
(7)实验时若将玻璃管最上端凿开一个小孔,水银能否喷出? 。
(8)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试用计算说明。新 课 标第 一 网


(9)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 ,包括 和 。
(10)演示图9.3-5,实验表明 。
(11)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 ,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水的沸点也会 。
三.阅读:科学世界---活塞式抽水机
师生
标注




1.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2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应用了大气压的知识,例如:抽水机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请你仿照示例另举出有关大气压应用的实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3年5月21日,我国业余登山队A组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值为24cm水银柱高,约合__________kPa.
4.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 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值可达______N,足以被掀飞.
5.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www.Xkb1.coM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能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B.钢笔从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上窄下宽
6.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7.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 )
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  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
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      D.在玻璃管中混进少许空气
8.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18N。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为10cm。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新 课标第一网
师生
标注
作业
教材43页第1、2、3、4、5题
x k b 1.c o m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整体构思】
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相关的现象。
3.学会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预习提示】
1.流体。 2.流体与压强的关系。 3.升力。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据报道,在成都红砖桥附近的铁路桥道口,一名小女孩在火车疾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便躲在距离铁轨很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的长发卷起,将其拖入车底,女孩当场死亡。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火车驶近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 ,气体压强 ,气体压力差就会将人推向火车,引起事故。因此,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车。
2.用嘴巴对着两张竖直放置的纸吹气,两张纸会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配合铁路第六次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公告,指出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lm安全线外,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二、目标定向
课件展示三个生活情景
1.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舞起来。
2.冬天,风越刮越大,带烟囱的炉子里的火越着越旺,火苗越蹿越高。
3.居室前后两面的窗子都打开着,过堂风吹过,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被吹开了。
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同学们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吗?科学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实验揭示这个小秘密。
三、学生自学
自学指导
任务一:自学课本框题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流体?
2.观察课本图示,凭你的经验,猜想一下实验的现象:
实验一:猜想:两乒乓球会 。
实验二:猜想:两只小船会 。
任务二: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一的实验结论: ,
表明 。
2.实验二的实验结论: ,
表明 。
上述结论的应用:
1.根据以上结论,解释一下课本图的实验现象:


2.从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进行第6次大提速后,将进一步增大铁路边上行人的危险性。这是由于行人和高速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 ,压强 ,由此产生的压力差将人推向火车,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车。
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上述结论有关?怎样解释?说给同学听一听
[来源:学科网ZXXK]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任务三:理解机翼产生的原因
1.仿照下面的做法完成小实验:
沿着下垂的纸面从上方吹气,如图所示,你观察到
的现象是 。
2.探究:用手拿着试卷纸相邻的两角,让试卷自由下垂,用嘴
分别向试卷的两侧吹气,观察、对比、分析两次吹气时,试卷运动情况、受力
情况有什么不同?
(1)在试卷上侧吹气时的受力情况;
(2)在试卷下侧吹气时的受力情况。
3.结合上述现象自学课本第二框题[升力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 ,下面 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
速 ,机翼上方的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压强,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 。
五、答疑解惑
1.把两只杯子并排放在一起。
2.把乒乓球放进其中一个杯子里面。
3.对着球的上方持续地吹气。
这时你会看到,乒乓球慢慢地浮起来,然后
跳到另一个杯子里去了。
注意:要对着乒乓球的上方吹气,
如果从其他角度吹气,实验不容易成功。
试一试,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六、反馈评价http://www.xkb1.com
1.王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2.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去,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因为( )
A.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3.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 如图所示, 一阵大风吹来, 伞面可能被“吸”, 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4.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汽车上与空气磨擦而吸引雪
B.车上原来有雪
C.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5.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B.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是某草原发生的一起龙卷风
C.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6.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人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是因为 ( )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迷信说法中的“龙’把物体“抓”到空中。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抽油烟机在工作,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9.小明坐在汽车上,汽车行驶过程中,开了车窗小明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向 飘动(选填“车内”或“车外”);这是由于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________车外的气压而造成的(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在两枝玻璃棒中间吹气,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 。
11.由于轿车形状的原因, 在高速行驶中, 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会   。
七、知识整合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八、课外作业
练习册 每天1练 教材课后经典习题。
【中考宝典】
1.把长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高度(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判断.
2.为了保护轮船在河道中安全行驶,当两船交会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应使两船间距离大些 B.两船应减小速度
C.两船应超出原有速度 D.以上措施都可以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风声是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声音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屋内空气不流动,压强大
D.风使屋顶产生的升力大于屋顶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