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25 13: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导 入
1949
1953
1954
195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建国初期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1971.10
1979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的席位。
2.知道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新成果。
3.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了解中国全方位外交的新进展。
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左)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放声大笑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上空冉冉升起
思考:图片与中国外交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第一篇章 恢复席位创新机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5年4月25 日,董必武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占据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等一些国家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蒋介石集团长期窃据。
(1)背景:
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2)时间:
1971年10月
(3)会议: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4)结果: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你从乔冠华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一篇章 恢复席位创新机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重返联合国对中国、世界的意义?
①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新中国。1950—1953年,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我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材料三:毛泽东后来对此评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材料四: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的军事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
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什么对策?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1.中美建交
建国初期,中美关系紧张时的宣传画
外交孤立;
封锁禁运;
包围威胁。
中美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
第二篇章 破冰之旅改格局——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二 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②中苏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可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因为越南战争,军事、经济实力受到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为了摆脱困境,尼克松试图改善冰封已久的中美关系。
③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欲改善中美关系,增强对付苏联的实力。
中国方面(主观)
美国方面(客观)
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需求!
国家利益
材料研读:想一想,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第二篇章 破冰之旅改格局——中美、中日建交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破冰之旅
敌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正常化
2、中美建交过程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小球转动大球”
乒乓球
“中美外
交关系
基辛格
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先后经历了敌对—正常化—建交的过程。
敌对
正常化
建交
中美双方签署《联合公报》
2、中美建交历程
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材料一:美方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对比两份公报,美国态度有何变化?
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吗?
台湾问题
是关键!
合作中摩擦不断
看图,分析当前中美关系:
聚焦热点——中美关系:
有合作、有竞争
从中美之间外交关系的变化,你有何认识?
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3.中日建交
中美关系改善冲击了追随美国的日本,促使日本积极谋求发展与中国的关系。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中日两国政府签约仪式
时间:
1972年
人物:
田中角荣(日本首相)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注意:中日建交的时间早于中美建交!
第二篇章 破冰之旅改格局——中美、中日建交
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4. 70年代出现与中国建交热潮
第二篇章 破冰之旅改格局——中美、中日建交
①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外交原则:
1.背景:
问题探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采取了哪些外交举措,取得哪些成就?
第三篇章 大国外交谋共赢
——全方位外交
第三篇章 大国外交谋共赢
——全方位外交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
大国外交
莫迪(印)
马克龙(法)
普京(俄)
特蕾莎·梅(英)
举措一:积极推进与主要大国的关系
特朗普(美)
举措二: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睦邻友好
表现: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八十年代),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中 国
周边国家
美日
睦邻友好
政治经济
合作
发展
发展中国家
欧盟
稳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伙伴
政策
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中俄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举措三: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举措四: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等
(1)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第四次亚信峰会(2014.4)
(2)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11)
(3)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6.9)
(4)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5)
(5)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7.9)
多边外交活动
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举措五: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3.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
5、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
4、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1)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中国举办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活动二:概括中国近、现代外交特点。根据所学,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1、特点:
近代-屈辱外交;现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现代全方位外交
2、认识:(1)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2)国家利益是制定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3)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4)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承担起大国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6)和平外交,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活动二:概括中国近、现代外交特点。根据所学,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一带一路”
本课小结
1949
1953
1954
195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1971.10
恢复中国在两国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华
1972.2
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
1972.9
1979
建国初期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睦邻友好
全球伙伴
人类命运共同体多边外交
多边活动
......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出发点
国家利益
决定因素
综合国力
单元小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开创外交新局面
建国初期的外交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