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知识点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练习1.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2.探究“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如图)时,同学们得到如下结论, 错误的是( )
A.控制小车从写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让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实验中主要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理想实验法
D.通过(a)(b) (c)三次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 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知识点三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练习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火车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C.羽毛球容易被扣杀是因为它的惯性小
D.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没有惯性
练习2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练习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
练习4.下列现象中,利用惯性的是
A.用力压吸盘使它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B.用力捏自行车的手刹使它停下
C.用力向下砸锤柄使锤头套紧 D.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落下
练习5.如图2所示,小车上的木块突然向左倾倒,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小车突然向左运动 B.小车突然向右运动
C.向右运动的小车突然停下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
练习6.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知识点四: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课本上研究二力平衡条件)
⑴ 由实验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⑵由实验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⑶实验中的木块换成两个木块分别受力,得到的二力平衡条件是: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一、等、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
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练习1小明同学在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了以下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推出去的铅球能继续在空中飞行,是由于铅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C.静止在水平课桌上的饮料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慢慢停下来
练习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 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
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 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_。
练习3.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不一定受力 D.足球踢出去后继续运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
练习4.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练习5.关于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与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
课后训练题:
1.如图10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杯中,鸡蛋没有飞出是因为鸡蛋具有 ;硬纸片被击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如图4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毽子被踢出后,由于 会继续向上运动;在____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3.公共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会倾倒;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
在这两种情况下 ( )
A.前者乘客有惯性,后者没有 B.前者乘客没有惯性,后者有
C.两种情况下乘客都有惯性 D.两种情况下乘客都没有惯性
4.关于小车的运动和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有力作用在小车上,小车才能运动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小车就会静止
C.小车不受力的作用,它一定静止D.要使小车拐弯,一定要对小车施加力的作用
5.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 )
A、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 B、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C、上岸后的鸭子,转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D、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
7、2010年广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
C.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 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
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推力为60N,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对乙的推力与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乙向后退,且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0.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1小星一家开车去旅游,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
B,以路旁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星是运动的
C.汽车紧急刹车时,小星一定向后倾
D.汽车行驶过程中使用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12.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m/s,乙的速度是5m/s,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 )
A.3:5 B.2:5 C.5:3 D.1:1
13.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
14.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不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不平衡力作用 D.甲受不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15.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选手王蒙一人获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王濛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的原因
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王濛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提升能力
16.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一杯水,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 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匀速行驶突然向右加速运动
D.列车向右匀速行驶突然向右作减速运动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在斜面小车的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前进的距离最短,表明小车在毛巾表面速度变化最大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规律。
(3)由于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不易刹车,所以一些路段对汽车限速。
(4)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外力一定越大。
18. 一氢气球吊着一个重物以1米 / 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大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 / 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
19.如图4-1-2所示,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水平仪的气泡突然向前移动,由此可知,列车的运动状态发生的变化是( )
A.突然启动 B.突然制动
C.突然加速 D.突然减速
20.飞机水平匀速向西飞行,从飞机上间隔相等的时间内后落下a、b、c三个小球,若不计空气作用地面上的人看到三个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位置应是图4-1-3中的(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21.正在匀速向右直行的火车车厢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甲,乙两个球,并且如图4-1-4所示,当火车突然加速时( )
A.两个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减小
B.两个球都向左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C.两个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不变
D.两个球都向右运动,两球间距离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