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土地的誓言》(第1课时)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8《土地的誓言》(第1课时)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5:38: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感知品读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和呼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3.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土地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和呼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2.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学习难点】
1.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难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歌唱出了辽阔的东北沃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美好家园被日本侵略者强占。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带着我们一起了解那个年代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中华儿女的苦难与挣扎,以及热血青年们对关东原野的深深眷念。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作品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20 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散文集《憎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科尔沁旗草原》,传记小说《曹雪芹》。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预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辘辘( ) 白桦林( ) 镐头( ) 挚痛( ) 嗥鸣( ) 斑斓( ) 谰语( ) 亘古( ) 污秽( ) 怪诞( ) 默契( ) 田垄( ) 泛滥( ) 蚱蜢( )( ) 丰饶( )
答案:lù huà gǎo zhì háo lán lán gèn huì dàn qì lǒng làn zhà měng ráo
2.解释下列词语。
⑴挚痛:
⑵嗥鸣:
⑶斑斓:
⑷谰语:
⑸亘古:
⑹怪诞:
⑺默契:
⑻泛滥:
⑼丰饶:
答案:⑴诚恳而深切。⑵(野兽)大声嚎叫。⑶灿烂多彩。⑷没有根据的话。⑸远古。⑹怪诞:荒诞离奇,古怪。⑺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⑻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⑼富烧。
三、整体感知
仔细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听读时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①文章很有震撼力,听后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②文章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挡。
③感觉作者的心在不停地跳动,好像是一口气写完的,或者说一气呵成。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并思考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 为何选不同的景物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1段:写“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2段:写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萦,“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感情的冲击力。
后者选取春秋两季的景物,抒情较舒缓,在深情怀念中暗含忧伤、愤怒。
四、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嗥鸣( ) 谰语( ) 挚痛( ) 亘古( ) 污秽( ) 镐头( ) 斑lán( ) 田lǒng ( ) 丰ráo( ) 默 qì( )
答案: háo lán zhì gèn huì gǎo 斓 垄 饶 契
2.解释词义。
⑴嗥鸣:
⑵谰语:
⑶挚痛:
⑷亘古:
答案:⑴(野兽)大声嚎叫。⑵没有根据的话。⑶诚恳而深切。⑷远古。
3.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泛滥(làn) 嗥鸣(háo) 斑斓(lán) 参天(cān)
B.斓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gēng) 浆液(jiāng)
C.田垄(lǒng) 污秽(suì) 蚱蜢(měng) 高梁(liáng)
D.碾压(niǎn) 辘辘(lù) 默锲(qì) 丰饶(yáo)
答案:A【B.斓-谰,亘(gèn);C.秽(huì),梁一梁;D. 锲-契,饶(ráo)。】
4.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在横线处。
⑴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 (平静 宁静 安静)。
⑵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 (升 飞 飘)起。
⑶禾稻的香气是 (强烈 热烈 剧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票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答案:⑴平静⑵飘⑶强烈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B.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C.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D.不管我走到哪里,因为我睡得很沉,所以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答案:B【A.“无时无刻”后面应加上“不”;C. 缺主语,在后半句的前面加上“我”;D. 关联词误用,将“因为”改为“即使”,将“所以”改为“或者”。】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感知品读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和呼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3.通过朗读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土地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和呼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2.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
【学习难点】
1.揣摩欣赏精彩语句和段落。(难点)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松花江上》这首歌唱出了辽阔的东北沃野的富饶美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美好家园被日本侵略者强占。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带着我们一起了解那个年代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中华儿女的苦难与挣扎,以及热血青年们对关东原野的深深眷念。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作品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20 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著有散文集《憎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大江》(科尔沁旗草原》,传记小说《曹雪芹》。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预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辘辘( ) 白桦林( ) 镐头( ) 挚痛( ) 嗥鸣( ) 斑斓( ) 谰语( ) 亘古( ) 污秽( ) 怪诞( ) 默契( ) 田垄( ) 泛滥( ) 蚱蜢( )( ) 丰饶( )
2.解释下列词语。
⑴挚痛:
⑵嗥鸣:
⑶斑斓:
⑷谰语:
⑸亘古:
⑹怪诞:
⑺默契:
⑻泛滥:
⑼丰饶:
三、整体感知
仔细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听读时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并思考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 为何选不同的景物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嗥鸣( ) 谰语( ) 挚痛( ) 亘古( ) 污秽( ) 镐头( ) 斑lán( ) 田lǒng ( ) 丰ráo( ) 默 qì( )
答案: háo lán zhì gèn huì gǎo 斓 垄 饶 契
2.解释词义。
⑴嗥鸣:
⑵谰语:
⑶挚痛:
⑷亘古:
3.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泛滥(làn) 嗥鸣(háo) 斑斓(lán) 参天(cān)
B.斓语(lán) 怪诞(dàn) 亘古(gēng) 浆液(jiāng)
C.田垄(lǒng) 污秽(suì) 蚱蜢(měng) 高梁(liáng)
D.碾压(niǎn) 辘辘(lù) 默锲(qì) 丰饶(yáo)
4.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在横线处。
⑴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 (平静 宁静 安静)。
⑵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 (升 飞 飘)起。
⑶禾稻的香气是 (强烈 热烈 剧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票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无时无刻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B.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C.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D.不管我走到哪里,因为我睡得很沉,所以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