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25 14: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同音字填空。(4分)
【biàn】 分( ) 争( ) 发( ) ( )布
【cuì 】 清( ) 青( ) 国( ) 憔( )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ō li wéi kǒnɡ yán suān mǐn ɡǎn lǐnɡ yù
jiā sù chǐ lún zhěnɡ lǐ chū bǎn chǒu è
3.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表里的生物》一文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 ( )
(2)《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科幻小说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将读者非常熟悉的纸质书、学校教育,作为文中孩子想象和听说的对象。
( )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取的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这一观点。 ( )
(4)《列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 ( )
(5)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后被尊为“亚圣”,于孔子合称为“孔孟”。 ( )
4.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文言文语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B.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C.使/弈秋诲/二人/弈.
D.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对“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这句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B.这句里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句说把标点符号“?”改成“!”,就能找到真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科学家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早就无独有偶了。
D.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
(4)下列关于辩论时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B.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C.自由辩论时,要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D.各位队员要相互配合,抓住辩论机会,要做到条理清楚,用事实说话,最后的总结陈词,要全面总结本方观点也要总结对方的观点。
(5)引号的作用有三种: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③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下面句子中的引号的用法分别是哪一种,在括号里填上序号。(2分)
①“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 )
②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 )
③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 )
④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真理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①改为反问句: .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 .
(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
6.解释文言文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写出文言文句子的意思。(8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 者: .
译文: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斗: 故: .
译文: .
7.欣赏书法作品,完成练习。(9分)
(1)这幅作品是 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 》部分作品。
(2)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还有三位分别是唐朝的 、 、
.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赵孟頫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使字字流美动人。 ( )
②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 )
③书法作品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清俊遒媚而内含风骨。( )
④赵孟頫博采众家之长,其书法作品法度与气度并存,骨气与逸气同飞,精准与意趣辉映。著名的《兰亭序》是其代表作。 ( )
⑤赵孟頫是书法家,同时也是画家、诗人。 ( )
二、阅读于欣赏。(18分)
1.课内阅读。(7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1)“?”指的是 ;“!”指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2)科学家们是如何找到真理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2分)
A.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之后就找到了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很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D.当你把一百个问题解决了,就能发现真理。
2.课外阅读。(11分)
神六飞天九大精彩瞬间
2005年10月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
经典瞬间五
没有什么词语比“飘”和“游”更能准确地描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了。13日14时25分,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随后回到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的动作。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航天员顺利完成了3次穿舱试验。
飞船系统顾问郑松辉说:“试验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而从12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
经典瞬间九
17日凌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时光,飞船在航行了325万公里之后,正沿着既定的返回轨迹,飞向祖国的怀抱。
4时08分,喀什测控站发现目标,飞船飞入祖国上空。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在1 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牵引下,飞船缓缓向预定着陆点飘落。飞船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发动机精确点火。返回舱的速度由8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米每秒,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4时33分,飞船返回舱着陆,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里掌声四起。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由衷地赞叹:“祖国真伟大!”5时38分,身着航天服的费俊龙自主出舱,聂海胜随后走出,挥动鲜花向搜救人员致意,欢呼声惊醒了草原的黎明。
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115个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1)阅读“经典瞬间九”,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神舟六号”飞船到达着陆场上空后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3分)
(在主降落伞牵引下)飘向着陆点→ → → .
(2)通过“经典瞬间二”,你了解到多少有关“‘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知识 (3分)
.
.
(3)假如你在着陆现场,请代表你的同学拟一条赞颂我国航天事业或航天英雄的标语。要求:内容深刻,语言精练。(2分)
.
(4)中国航天日是 月 日,2022年这一天是第 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 ”。(3分)
三、表达与习作。
1.口语交际。(5分)
六(5)班正在举行“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下面给出了正方观点,请你写出反方观点。
正方: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利大于弊”。首先,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摆脱了忍饥挨饿的境地。其次,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的普及,使得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第三,科技保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解决了人类的能源危机。可见,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反方: .
.
.
.
2.习作展示。(25分)
以“如果我有一对翅膀”为题,写一篇科幻故事,将自己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想象合理,情节奇特而又令人信服。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同音字填空。(4分)
【biàn】 分(辨) 争(辩) 发(辫) (遍)布
【cuì 】 清(脆) 青(翠) 国(粹) 憔(悴)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ō li wéi kǒnɡ yán suān mǐn ɡǎn lǐnɡ yù
玻璃 唯恐 盐酸 敏感 领域
jiā sù chǐ lún zhěnɡ lǐ chū bǎn chǒu è
加速 齿轮 系统 整理 丑恶
3.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表里的生物》一文中的“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 (√)
(2)《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这篇科幻小说立足于现实,想象未来,将读者非常熟悉的纸质书、学校教育,作为文中孩子想象和听说的对象。
(×)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选取的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这一观点。 (√)
(4)《列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 (×)
(5)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后被尊为“亚圣”,于孔子合称为“孔孟”。 (√)
4.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文言文语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C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B.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C.使/弈秋诲/二人/弈.
D.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对“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D )。
A.这句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B.这句里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句说把标点符号“?”改成“!”,就能找到真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科学家对科研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早就无独有偶了。
D.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
(4)下列关于辩论时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B.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C.自由辩论时,要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D.各位队员要相互配合,抓住辩论机会,要做到条理清楚,用事实说话,最后的总结陈词,要全面总结本方观点也要总结对方的观点。
(5)引号的作用有三种: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③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下面句子中的引号的用法分别是哪一种,在括号里填上序号。(2分)
①“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A)
②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C)
③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C)
④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B)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真理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①改为反问句:难道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吗?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真理没有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2)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6.解释文言文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并写出文言文句子的意思。(8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下棋。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辩斗:辩论,争胜负。故:缘故。
译文:孔子向东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便问他们争论的缘故。
7.欣赏书法作品,完成练习。(9分)
(1)这幅作品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三门记》部分作品。
(2)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还有三位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赵孟頫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他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使字字流美动人。 (√)
②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 (√)
③书法作品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清俊遒媚而内含风骨。(√)
④赵孟頫博采众家之长,其书法作品法度与气度并存,骨气与逸气同飞,精准与意趣辉映。著名的《兰亭序》是其代表作。 (×)
⑤赵孟頫是书法家,同时也是画家、诗人。 (√)
二、阅读于欣赏。(18分)
1.课内阅读。(7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1)“?”指的是 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指的是经过长期的不断试验、研究、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得出结论 。这样写的好处是指出中心论点,概括中心,总结全文 。(3分)
(2)科学家们是如何找到真理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2分)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B )。(2分)
A.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之后就找到了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很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D.当你把一百个问题解决了,就能发现真理。
2.课外阅读。(11分)
神六飞天九大精彩瞬间
2005年10月12日黎明出征,17日黎明返回——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从黎明到黎明的神舟5日之行,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
经典瞬间二
灰白色的低云层层叠叠,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回响在空旷的发射场上。12日9时整,轰鸣声中,托举着“神舟六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喷着金黄的尾焰,稳稳地离开了发射台。几秒钟后,火箭破云而入,随即消失在云层里。第一次安装在火箭上的摄像头,把火箭的一路飞行画面实时传送到飞控中心的屏幕上。“助推器分离成功!”“一、二级分离成功!”随着火箭的每一个完美动作,掌声骤起,人们大声叫好。583秒后,船箭分离,飞船入轨。两度金秋,两度飞天。继杨利伟之后,两位中国人再次叩启了苍穹。
…………
经典瞬间五
没有什么词语比“飘”和“游”更能准确地描述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运动状态了。13日14时25分,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地进入轨道舱,随后回到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的动作。以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般的姿势,航天员顺利完成了3次穿舱试验。
飞船系统顾问郑松辉说:“试验表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而从12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轨道舱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的国家。
…………
经典瞬间九
17日凌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牧场的主着陆场星光灿烂。这是一段令人焦急的时光,飞船在航行了325万公里之后,正沿着既定的返回轨迹,飞向祖国的怀抱。
4时08分,喀什测控站发现目标,飞船飞入祖国上空。一朵“彩云”出现在广阔的草原上,在1 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牵引下,飞船缓缓向预定着陆点飘落。飞船距离地面1米时,反推发动机精确点火。返回舱的速度由8米每秒迅速下降到1米每秒,如同一片羽毛,轻轻地落在草原上。4时33分,飞船返回舱着陆,航天员报告身体感觉良好。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里掌声四起。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由衷地赞叹:“祖国真伟大!”5时38分,身着航天服的费俊龙自主出舱,聂海胜随后走出,挥动鲜花向搜救人员致意,欢呼声惊醒了草原的黎明。
这一刻,距离“神舟六号”发射115个小时又32分钟,距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顺利返回两年又22个小时,距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13年又26天。
(1)阅读“经典瞬间九”,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神舟六号”飞船到达着陆场上空后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3分)
(在主降落伞牵引下)飘向着陆点→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着陆→宇航员出舱.
(2)通过“经典瞬间二”,你了解到多少有关“‘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知识 (3分)
飞船位于火箭的顶部。火箭共有三级,还有一个助推器,在飞行中能逐步自动分离。火箭上装有摄像头,能实时向控制中心传送飞行画面。
(3)假如你在着陆现场,请代表你的同学拟一条赞颂我国航天事业或航天英雄的标语。要求:内容深刻,语言精练。(2分)
梦启九州,壮凌空之志;缘定寰宇,铭空天之魂。
梦启九州,星河灿烂;神舟飞腾,砥砺前行。
(4)中国航天日是4月24日,2022年这一天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3分)
三、表达与习作。
1.口语交际。(5分)
六(5)班正在举行“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下面给出了正方观点,请你写出反方观点。
正方: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利大于弊”。首先,科技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摆脱了忍饥挨饿的境地。其次,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的普及,使得地球日益成为一个村;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第三,科技保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解决了人类的能源危机。可见,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反方:示例: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比如手机、电脑等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越来越淡薄。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一部分青少年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些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2.习作展示。(25分)
以“如果我有一对翅膀”为题,写一篇科幻故事,将自己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想象合理,情节奇特而又令人信服。字数不少于5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