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3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教案(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3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教案(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3-10 11:2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能和势能》教案
教学目标: 1.说出能量的初步概念。
2.归纳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归纳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概述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
教学重点: 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判断物体所具有的机械能。
教具: 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沙,小木桩、铁架台、小车、木板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1、知识回顾: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对物体要有( ),二是物体要在上通过一定的( )。
2、生活感知:运动着的锤子能将钉子钉入墙里面,说明( )的锤子能对钉子做功。
3、基础知识:(1)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 )。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
二、新课教学:
能量
演示:A玩具小车拉木块;B举高的钩码拉木块(通过铁架台和滑轮)C伸长的橡皮筋拉木块。
问:三个物体是否对木块做功?(学生回答:做了功)
归纳:(1)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物体能做的功越多,它的能量就越大。(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有能量?看它能否做功。
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决定动能大小因素
演示实验:如下图
实验方法:
a、让小车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1所示),比较木块被小车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b、将不同质量的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如图2所示),比较木块被小车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实验总结(板书):
实验
次数
控 制 变 量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固定量
变化量
1
质量相等
速度较小
木块移动距离较
????? 在小车 相同时,速度大的小车的动能较
速度较大
木块移动距离较
2
速度相等
质量较小
木块移动距离较
?????? 在小车 相同时,质量大的小车的动能较
质量较大
木块移动距离较
小结(口头表述):
质量相同,速度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
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做的功越多,动能越大。
结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
3.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1)重力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②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演示实验:如右图
结论: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
高度和质量有关。
(2)弹性势能
①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②弹性势能大小决定的因素:形变的大小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它的单位是:焦耳
5.巩固练习(按剩余时间而定):
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它做的功越多 B.物体有了能就一定正在做功
C.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 D.物体做功的多少与它具有的能无关
2.下列物体中
A.挂在屋顶上的电灯; B.被拉开的弹簧门;
C.飞行的小鸟; D.在平直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 其中只具有动能的是_______;只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________
3.火车进站时做减速运动,它的动能变_____。火车停止后,它的动能为_____。
4.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____________的动能大。在同样的道路上,
不同车型的限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______(大/小)
5.一辆洒水车在马路上匀速前进并正在洒水,它的动能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从飞机上空投的救灾物资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减小的物理量是 (???????? )
A.动能?????????? B.重力势能?????????? C.重力?????????? D.质量
7.质量较大的喜鹊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_______飞得快。
8.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铁球静止,木球运动,_____球的重力势能大,_____球的动能大。
9.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
A.增大惯性???????B.增大势能????????? C.增大动能????????? ?D.减小阻力
1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滚下,打到一个木块上,推动木块做功。
(1)让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沿斜面自由滚下,看哪次木块被推得远。这是控制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_,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_________的关系。
(2)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沿斜面自由滚下,看哪个钢球把木块推得远。这是控制_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_,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
(3)通过该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布置作业: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