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苦难,也是一所大学——高尔基直面苦难周国平主讲:夏正兵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含义;积累生字词
2、过程方法
分析文章特点,了解各个层次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苦难态度
题解
何为苦难?那种造成巨大痛苦的事件和遭遇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等。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78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
哲人笔下的“哲理散文” 浑浑噩噩
荒谬
慰藉
旋涡注意字音èmiùjièwō
运用对比手法:
1、经受自然悲剧与经受社会悲剧不同在于人们没有任何慰藉。
2、人在自然面前力量渺小,人在自然悲剧面前无奈。作者把苦难分成两类:
一类是社会给予我们的苦难即社会悲剧;
一类上自然给予我们的苦难,即自然悲剧。直面苦难面对社会悲剧:
面对自然悲剧:挺住,不倒下,维护了
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含笑受难,慷慨赴死
—— 还“苦难”以真实面目——还“英雄”以真实面目
否定世俗对英雄的错误期待 否定美化苦难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否定美化苦难这种做法?它着重强调“人天生是软弱的,唯其软弱而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用意是什么?
2、作者否定世俗对苦难英雄错误期待,意欲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提示:
作者指出我们面对的是“平常的苦难”,“它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不要对我说”,彻底否定,语气愤激,“何必用”包含作者不满和感叹,否定对苦难美化后,作者对比中强调“人天生是软弱的,唯其软弱犹能承担起苦难,才显出人的尊严”,作者先肯定人性软弱,用“唯其……犹能……才”,突出苦难中的尊严,有力表达了对苦难的辨证认识。返回思考意欲说明苦难英雄也只是我们芸芸众生中一员。生活在世俗旋涡中,面对大大小小的日常平凡苦难,因此面对苦难最深刻生命体验,藏在日常生活的不为人知角落里,藏在我们心灵深处,常不为人知,也无法言说。文章特色
哲学与诗的结合诗歌样语言具体化形象论述启示:
面对苦难,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1、不美化苦难
2、不畏惧苦难
3、遭遇苦难要勇敢面对
4、只要肯努力,任何苦难都能化解
5、忘记苦难,开拓未来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