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25 20: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 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新的基因(  )
A. 叶肉B. 根尖分生区C. 茎尖D. 花药
2.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B.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
C. 诱发突变对生物体不利D. 自然条件下,突变频率低
3. 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上的重要事件。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B. 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
C. 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不同D.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H基因的长度较h基因的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均可诱发基因突变。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X射线B. 紫外线C. 亚硝酸盐D. 病毒
5.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B. 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型发生改变
C. 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D. 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
6.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结肠癌及其成因的叙述,最不合理的是(  )
A. 人体正常结肠细胞的DNA上本来就有与癌变相关的基因
B. 结肠细胞的原癌基因一旦突变或者过量表达,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C. 结肠细胞的抑癌基因一旦突变,也可能引起癌变
D. 结肠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增强
7. 下列有关生物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B. 基因重组并非只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移接属于基因重组
D.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子代表现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8. 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 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9. (2018·全国Ⅱ,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下列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2·1·c·n·j·y
A. 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
B. 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 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
D. 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10. 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养到第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  )
A. 显性突变(d→D)B. 隐性突变(D→d)
C. 显性突变或隐性突变D. 人工诱变
11. 检测癌细胞有多种方法。切取一块组织鉴定其是否发生癌变,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
A.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否改变B. 细胞原癌基因是否发生突变
C. 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D.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2.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 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导致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3. 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甲图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B. 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C. 丙图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 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14. 在某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21·cn·jy·com
A. 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 花色基因的碱基序列
C. 细胞的DNA含量D. 细胞的RNA含量
15.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四种配子且AB∶Ab∶aB∶ab=1∶1∶1∶1,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www.21-cn-jy.com
D. 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不能
16. 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关系的三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②c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③青霉菌在诱变剂的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www-2-1-cnjy-com
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
17.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些病毒感染人体后能把病毒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B. 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一定关系
C. 发生癌变的细胞代谢旺盛,细胞周期延长
D. 正常细胞中与癌变有关的基因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8. 人的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血红蛋白β肽链从N末端开始的第6位的谷氨酸被缬氨酸所替代。研究发现,携带者(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表现镰状细胞贫血症状,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 B基因突变为b基因后,基因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发生了改变
B. 携带者不表现镰状细胞贫血症状,表明B基因影响了b基因的表达
C. 携带者对疟疾具有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
D. 若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父母均表现正常,则患者患病一定是自身基因突变的结果
19. 实验表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时出现的一对染色体的异常结果(其他染色体不考虑),字母所示白色部分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4种基因型的成熟生殖细胞
C. 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
D. 经甲紫溶液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
20.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注: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红蛋白β链第6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G变成GUG,导致编码的谷氨酸被置换成缬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 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变异改变了DNA碱基对内的氢键数
B.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③④过程无法完成
C. 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D. 图示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控制代谢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1. 已知小香猪背部皮毛颜色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共有四种表型:黑色(A_B_)、褐色(aaB_)、棕色(A_bb)和白色(aabb)。请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如图为一只黑色小香猪(A ( http: / / www.21cnjy.com )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基因,2位点为a基因,某同学认为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21*cnjy*com
①若是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是发生基因突变,且为隐性突变,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对上面的假设进行验证并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用该黑色小香猪(AaBb)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雌性个体进行交配,观察子代的表型。
结果预测: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为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22.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子;最早在子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子。
23. 2005年9、10月份间,我国发射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此之前,我国“神舟”五号航天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16日首次载人飞行成功,与航天员杨利伟同搭乘的还有河南省的100余克作物种子,其中主要是彩色小麦。“彩色小麦”是我国著名育种专家周中普和李航经过数十年潜心钻研,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三结合”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彩色小麦”蛋白质、锌、铁、钙的含量远远超过普通小麦,并含有普通小麦所没有的微量元素碘和硒。据李航介绍,“三结合”育种法采用的是一种单一射线,而种子进入太空后,经受的是综合射线,甚至是人类未知的射线辐射。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给种子创造物理诱变的概率,从中产生的二代种子可以选择无数的育种材料,丰富育种基因资源,从而可能创造出更优质保健的小麦新品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彩色小麦”在宇宙空间要接受________,以通过物理作用引起遗传物质的________,从而为育种提供可选择的________。
(2)这些“彩色小麦”返回地面后,是否均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有益的变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生物随飞船带入太空,可进行多项科学实验。如将植物经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发现该植物某隐性性状突变为显性性状。
①表现该显性性状的种子能否大面积推广?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简要叙述获得该显性优良品种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对该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其在染色体中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如果你是其中一员,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且位于______________;
③如果A=0,B=_________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________,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A
【解析】小麦植株的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很难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和茎尖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花药中能进行减数分裂,都需进行DNA分子复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
2.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B正确;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自然条件下的突变频率是很低的,D正确。
3.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可知镰状细胞贫血属于单基因遗传病。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由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成了弯曲的镰刀状,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形态,A正确;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序列的替换,即碱基序列由突变成,从而引起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改变,B错误;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因此A+G=C+T,即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比值等于1,因此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相同,C错误;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错误。2-1-c-n-j-y
4. 【答案】D
【解析】X射线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因素,A错误;紫外线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B错误;亚硝酸盐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化学因素,C错误;病毒属于诱导基因突变的生物因素,D正确。【版权所有:21教育】
5. 【答案】C
【解析】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胞中,A错误;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个体表型发生改变,如AA→Aa,生物性状不变,B错误;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可引起基因突变,C正确;根细胞的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D错误。
6. 【答案】D
7. 【答案】C
【解析】可遗传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能使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产生极其丰富多样的变异,故可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A正确;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自由组合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者都是基因重组,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8. 【答案】D
【解析】甲图中的“a”基因是从“无”到“有”,属于基因突变;而乙图中的A、a、B、b基因是已经存在的,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9. 【答案】A
【解析】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并不是单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从而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A错误;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例如,体外培养的呈扁平梭形的正常成纤维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后变成球形,B正确;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染色体,使正常细胞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C正确;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即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使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D正确。
10. 【答案】A
【解析】若为隐性突变,性状只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即可稳定遗传;而显性突变中表现突变性状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若为杂合子,则需要连续培养几代才能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11. 【答案】C
【解析】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而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B错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其癌变后变成球形,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但糖蛋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21cnjy.com
12. 【答案】C
【解析】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则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比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导致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13. 【答案】D
14. 【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因中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A错误;基因突变是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其结果是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正确;基因突变不会改变细胞中DNA分子的含量,C错误;细胞中RNA的含量与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功能强弱有关,D错误。
15.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四种配子且AB∶Ab∶aB∶ab=1∶1∶1∶1,是因为在产生配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A和a、B和b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a)与B(b)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该自由组合也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会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16. 【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d产量最高,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②错误。
17. 【答案】C
【解析】有些病毒感染人体后能把病毒基因整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人的基因组中,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癌变是细胞畸形分化的结果,B正确;发生癌变的细胞代谢旺盛,细胞周期缩短,C错误;癌变是正常细胞内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D正确。
18. 【答案】C
【解析】突变后的基因仍然遵 ( http: / / www.21cnjy.com )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基因中嘌呤数(A+G)始终等于嘧啶数(C+T),A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Bb的携带者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即B基因不影响b基因的表达,B错误;携带者(基因型为Bb的个体)对疟疾具有较强抵抗力,表明基因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C正确;若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父母均表现正常,双亲的基因型可能均为Bb,患者患病不一定是自身基因突变的结果,D错误。【来源:21cnj*y.co*m】
19. 【答案】A
【解析】减数分裂交换是指四分体中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若交换发生在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则该细胞产生4种精子,基因型分别为DEF、DEf、deF、def;若交换发生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则该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只有1种基因型,即DEF或DEf或deF或def,B错误;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两个子细胞,只有2种基因型,即DEF/def、DEf/deF或DEF/deF、DEf/def,C错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是经过甲紫溶液染色的死细胞,因而不能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D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20. 【答案】D
【解析】镰状细胞贫血是由于血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蛋白基因中T—A碱基对被替换成A—T,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均不变,故氢键数目不变,A错误;人体衰老引起白发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的,不是无法完成③④合成过程,B错误;镰状细胞贫血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C错误;由基因1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的替换造成基因结构改变,进而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2突变导致的白化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
21. 【答案】(1)①AB、Ab、aB、ab ②AB、aB、ab Ab、ab、aB
(2)aabb ①出现黑色、褐色、棕色和白色四种表型 ②出现黑色、褐色和白色或棕色、白色和褐色三种表型21教育网
【解析】题图中1与2为姐妹染色单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正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位点的基因是相同的,若不相同,则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若是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B、Ab、aB、ab 4种基因型的配子,与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结合,子代出现黑色、褐色、棕色和白色四种表型;若是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即A→a,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AB、aB、ab或Ab、ab、aB三种基因型的配子,与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结合,子代可出现黑色、褐色和白色或棕色、白色和褐色三种表型。
22. 【答案】(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 ( http: / / www.21cnjy.com )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染色体变异往往会改变多个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所以与基因突变相比,后者所涉及的碱基对数目更多。(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发生隐性突变后基因型变为Aa,而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后基因型也可变为Aa,该种植物自花受粉,所以不论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子一代为Aa时,在子二代中的基因型都有AA、Aa和aa三种,故最早可在子一代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A_);最早在子二代中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aa);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均出现于子二代,且隐性纯合子一旦出现,即可确认为纯合,从而可直接分离出来,而显性纯合子的分离,却需再令其自交一代至子三代,若不发生性状分离方可认定为纯合子,进而分离出来。
23. 【答案】(1)综合射线 突变 材料
(2)不会。因为在各类外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下产生的变异:一是不定向的;二是绝大多数变异是有害的,只有在地面种植过程选择有益的变异,淘汰不利或有害变异,才能培育出新品种
(3)①不能。因为显性杂合子的杂交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发生性状分离 ②a.将变异后的显性个体自交培养;b.选择后代中的显性个体连续自交;c.选择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的显性个体的种子作优良品种
【解析】(2)由于基因突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不定向性,且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故这些“彩色小麦”返回地面后,不一定都是有益的。(3)①由于显性突变的个体为杂合子,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故表现该显性性状的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②欲获得显性纯合子,可采取连续自交的方式,具体途径如下:a.将变异后的显性个体自交培养;b.选择后代中的显性个体连续自交;c.选择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的显性个体的种子作优良品种。
24. 【答案】(1)让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
(3)①Y染色体上 ②显性 X染色体上 ③0 ④显性 常染色体上 (4)显性性状 XDYd或XdYD
【解析】(1)由题干可知,这只突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型小鼠是雄性的,所以应该让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然后根据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来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位于哪条染色体上。(3)①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②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③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也全为野生型小鼠;④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子代雌雄性都有突变型小鼠和野生型小鼠。(4)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后性状发生了改变,说明突变性状为显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