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巩固“卷、缝、夹”等多音字的读音。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能从文中提取有关裁缝和顾客的表现的信息,并借助关键词复述故事。
二、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借助关键词复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词复述故事。
四、教学准备:课件时间、衣服、复述故事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词语朋友 读出来
生:急性子、慢性子。
师:急性子、慢性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诶,老师想知道,
你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啊
生:我是慢/急性子。
师:能举个例子说明你的急吗 从哪件事上能看出你的慢啊 说说看(评:的确是个急性子的人,老师给你个建议,以后...../你是个慢性子的人,不过慢工出细活/你做事很讲究效率啊)
师:好了,就聊到这。来,同学们,上课。课前我们聊到了慢性子和急性子,这节课我们知道要学的故事,慢性子的是——裁缝,急性子的是——顾客。当急和慢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时,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咱们一块去看看吧!
二、整体感知,识字写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共学单,读准词语。
(2)用”_____”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3)想一想课文中的急性子裁缝和慢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词语认读
【第一组:夹起布料(动作时一声)、夹袄(两层的衣物)、一卷布料、试卷、裁缝、门缝】
【第二组:棉袄、夹袄、短袖衬衫】
3、关注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词语都是顾客要求做的衣服款式。
师:联系课文想一想,还有哪一个款式没出现在屏幕上
4、刚才你还勾画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生说,师黑板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5、顾客要做的衣服款式图片就在老师这里,你能不能把它和时间一一对应起来呢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贴生:(边回答边板贴衣服)。
6、看着黑板上的图片,简单说一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7、师:按照顺序讲得清楚又明白。是呀,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4天内不断地变换要求,从一开始的—棉袄,到接下来的—夹袄,到—短袖,再到—春装。从这些衣服款式的变化中,我们就体会到这是个—急性子的人。慢性子裁缝始终不慌不忙地回应,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你看,我们借助黑板上的词语,就能把故事内容有顺序地概括性地梳理清楚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对文章内容的简要复述。简要复述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课文脉络,那要想更好的走进人物内心,我们还得细细的,抓住关键语句来品读。
三、品读关键语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找出描写他们的性子急和慢的词语或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2、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3、交流:哪里能看出顾客性子急,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或词语
(1、)“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从噌、跳可以看出他性子很急”
(2、)“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
(从“夹”这个字看出)
(3、)生3:请同学们看第11自然段,“那当然,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从不愿意体会到他性子很急)
(4)“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 夏天 春天 ......”关注标点,你发现了什么 连用三个问号,感受到顾客强烈的快点想要拿到衣服的心情。除了问号,还有一个——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对,时间。都有什么时间?
生:两个月,一个月,十天,五天,明天。师:看来你才是那个急性的顾客啊,你能把他迫不及待拿到新衣服的心情读出来吗 因为他着急、迫不及待,读这段话的时候语速要快一些!
4、生朗读表现顾客的着急、迫不及待
5、师:我们抓住语言动作以及标点体会到了顾客的性子急,那从哪里能看出这个裁缝性子慢呢
6、“不,就在冬天。”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明年冬天,“补充”)
7、指导朗读
8、师:说的慢悠悠的真好!通过快和慢这样一对比,我们的感受就更强烈了。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出他们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吧,谁想当顾客?谁想当裁缝?老师来读旁白,其他同学认真听,我们读的怎么样
9、师生三人分角色朗读,一生当顾客,一生当裁缝,老师来读旁白。
10.那急性子顾客为什么要选择在慢性子裁缝这里做衣服呢 (季节合时,美观大方)
11、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讲述第一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借助表格或同学的板书,想一想急性子顾客的要求与表现,慢性子裁缝的反应。
(2.)抓住关键词语,有顺序地讲故事,重要的情节不要遗漏。
12、生:上台复述故事(师录音)
13、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刚才这位同学借助黑板上的这些词语,就把第一天故事复述得比较详细了,像这样来讲故事,我们就叫详细复述(板贴:详细复述)
14、他讲的这么好,你有没有注意他跟课文内容讲的不一样的地方?
15、师讲解什么是复述故事:他不是一字不差的背诵故事,可以改动,可以概括,还可以有一些省略,复述故事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
四、自学后三天,复述故事
1、师:就这样,做衣服的事就定了,后面三天,故事的发展更加精彩。接下来,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又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第一天的方法,来自学后三天,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天”复述故事。从你要讲的那一天中,找找对你复述故事有所提示的关键词,把它写在共学单的表格中,一会我们尝试借助关键词来复述。
2、生自学师巡视
3、师:选第二天的同学,谁来讲一讲 第二天发生了什么 第二天是棉袄改夹袄,这里边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讲清楚什么呀 拽掉棉花,行,谁想来试一试 带着你的共学单,到前面来讲。
4、生:讲第二天
5、师:很好。关键词找的准,讲得好。像这样,我们也来讲讲第三天,的故事吧!第三天是要把—— 夹袄改短袖,选择第三天的同学谁来讲 好,请你来生:拿着共学单上台讲。
6、师:第四天是最精彩的,大家一起说,这一次要求短袖改什么呢 春装。短袖改春装要说清楚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要把袖子接上去,围绕着接袖子,他们的对话很精彩,我们先不急着讲,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对话的精彩,我请男同学来当顾客,女同学来当裁缝。
7、角色朗读
8、师:同学们读的真精彩,谁能把第四天的故事精彩的讲出来?生讲第四天的故事:评价
五、回归总结,续编故事
1、四天的时间,顾客的服装要求接连发生四次变化,从一开始的—棉袄,到接下来的—夹袄,到—短袖,再到—春装。然而慢性子裁缝却连料子都没有开始裁,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呀,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要有固定的目标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拖拖拉拉
2、同学们,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性格各有优点和缺点,急性的人直率,但比较急躁,行动迅速,但考虑问题不够周密,慢性的人沉稳,但显得有些拖拉,考虑问题比较周详,但效率不高,如果我们能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把事情办好,那是最好的。
3、师:故事写到第四天就没有了,其实它还远远没有结束,急性子顾客最终穿上慢性子裁缝做的衣服了吗 我们来想象一下,第五天、第六天,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 顾客还会要求做什么样款式的服装 马夹、袜子、帽子、领结
4、师:同学们的想象可真丰富,根据课本的内容把第五天、第六天急性子顾客的要求与表现和慢性子裁缝的反应展开想象创编成了故事,这就是创造性的复述,(师贴)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创编成文字故事,也可以利用图画进行续写,当然,你也可以创造性地换个角度,假如裁缝是个急性子,顾客是个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希望这个故事在你的创造中变得更加精彩。下课!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反思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故事语言表现力强,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我围绕本课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一、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课文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在教学中,为了把学生带入文本,更好地体会两个角色的特点,我首先让学生圈画出两个人物的不同表现,分开体会,并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读急性子顾客就读出急性子的语气,读慢性子裁缝就读出慢性子的语气。课文对话很多,教学设计中我着重指导第2~7自然段的这一次对话,体会顾客焦急的心情与裁缝的不紧不慢。
二、由扶到放,方法引领因为本文篇幅较长,不能通讲.所以我设计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思路,重点讲解第一天的故事,指导讲述第一天的故事,提示学生借助表格里的关键词语讲故事,在练习复述时,就地取材,将学生讲的故事进行录音,再一次播放,让学生了解复述故事对原文可以有改动,可以概括的讲,还可以有一些省略,进而明确复述故事不是一字不差的背诵故事,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出来。之后,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天,尝试借助你在共学单中填写的关键词来复述课文,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既有学生自己填写,又有教师的指导,多方位引领学生提取信息,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搭好桥梁。
三、放飞想象,创编故事本课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知识性内容,也有书写能力、语言能力的训练,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最后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和改编故事,为学生发挥想象力提供空间,为学生发散思维指明方向。学生思维活跃,各有各的想法,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四、不足之处:
但由于时间关系,在如何创编故事上,没有进行方法指导:如,给出关键词,让学生结合人物特点发挥想象。所以,只好以作业的形式出现,引导孩子拓展想象,讲给同学听。